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 0 1年开始 ,全国各地普遍进行了新一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 ,亿万农民群众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 ,实现了“自己的干部自己选 ,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这在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它不但关系到村民自治能否顺利进行 ,也关系到农村的稳定 ,关系到各项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从各地的选举情况看 ,总体上是健康有序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认真分析和解决好这些问题 ,对搞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说 ,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健康有序的 ,但一些地方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是全国村民自治工作推进得较好的省份之一,为了了解苏中地区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状况,我们于1999年春进行了社会调查。调查中,我们试图在宏观上了解整个苏中地区村民自治工作开展的现状。在微观上通过纵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个环节,解读出具体村落场域中村治的运作机制;横向上,力求探究出村委会与村镇政权、村党支部、普通村民和村民代表会议之间的关系。此间恰逢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通过较为深入的调查,我们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村民自治的现状考察 村民自治就是本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3.
村民选举权利保障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金辉 《唯实》2005,(3):16-18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保障村民的选举权利,必须从制度安排上予以保证。一、选举前:严格相关程序,使村民选举权利不受侵犯在村委会选举之前严格相关程序,使村委会换届选举活动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是保证村民选举权利不受到侵害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4.
通辽市奈曼旗共有529个嘎查村委会,2000年底全部进行了换届选举。村委会“直选”后,一大批年轻、有文化、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当选为村委会干部,为跨世纪的农村工作注入了活力。奈曼旗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践表明,上级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的推荐人选与村委会选举结果不尽一致。有人因此担心,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会受到削弱。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怎样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统一思想。解决认识问题是贯彻好村委会组织法的前提,必须强化三种思想观念。首先,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它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5.
乳山市税务局办公室卓越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后,一些地方陷入误区:有的村出现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谁大谁小的纷争;有的村支部继续包办一切,村委会只是个摆设;极个别的甚至出现村支部从属于村委会开展工作的情况,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行。实行村民自治前后,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应管好三件事:  相似文献   

6.
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怎样把真正公道正派的人选入村委会,让村委会真正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呢?我认为应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的《选举法》《刑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虽有对贿选等破坏选举行为的处罚规定,但贿选标准的界定、贿选行为的具体认定、具体处分规定等,都缺乏可操作性。村民直接选举信赖的人去实现自己的权利,是村民自治的首要和核心问题。但实际中却存在着村委会换届选举不规范、不合法的现象,尤其是有些地方的"贿选—被贿选"现象,严重违背了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村委会选举是当前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部分。在村民选举中,由于许多地方片面重视村级换届选举,忽略了其他制度建设,因而产生了不能正确评价村委会选举效应的现象。本文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从对村委会选举正负效应进行分析的视角对其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较客观的评价,以期对基层民主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法律的保障,调动了村民自治的积极性。但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由于群众对村民自治组织的性质认识不足,所以在理顺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关系不顺。虽然在《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X(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法规文件上,已经明确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不少群众仍认为村委会是自治组织,村委会主任是由全体…  相似文献   

10.
一些地方村“两委”之间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有的村委会不服从村党支部的领导,片面强调村民自治;另一方面是有的村党支部书记独揽大权,忽视村委会的法定地位和职能作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切实理顺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十年试点,村民自治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在村民自治进入全面推开阶段,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加以防范,以引导村民自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1.民主渠道不畅,自治流于形式。 据村民自治的原则精神,村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自治,村民应该是自治的主体。但一些地方的村委会选举没有严格按照民主原则进行,村干部的产生受上级直接干预,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上级直接干预堵塞了民主渠道,一方面,与村民的心态不合拍,另一方面,村务透明度低,村民自治事实上成为少数村干部的自治,村民对村里的公务知之甚少,干群之间无形中存在着互不信任的隔膜。上级直接干预还诱发了“选时往下跑.选后眼朝上”的现象,一些村干部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听命于上级,为村民服务少,向村  相似文献   

12.
《村委会组织法》规定了乡镇政府具有监督村民自治的“责令改正”职责,但在履责方式、程度、法律后果等方面的规定缺失,导致实践中监督流于形式,且司法机关很难统一审查标准,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损害了村民合法权益。该制度缺憾实质源于理论实践中对“责令改正”的行为类型认知混乱,基层政府难以把握行政管理权和村民自治权的边界。为此,应认识“责令改正”在法理上是一种单独产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行为,将其视为要求村民自治组织履行“第一性法律义务”的工具,具有行政裁决的行为结构。据此,在司法审查中应明确《村委会组织法》两处“责令改正”的适用区别,确立实质性审查标准,乡镇政府既应对村规民约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合法性落实,又应恪守权力边界、敦促村民自治组织作出最终决定。  相似文献   

13.
被老百姓俗称为“印把子”、“钱把子”的村委会印章与账本,是农村基层组织行使权力的必要用具。然而不少地方实行村民自治后,“海选”出的村委会却因拿不到公章、接不到村账,上任后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湖北武汉市中胜村就发生了这样一桩怪事:5名村民新当选为村委会成员。不久,村委会拟定了计划生育等工作的通知,准备盖章后执行。但公章却在非本届村委会成员的村会计手中,拒绝交给新村委会使用。新村委会当初向村民许诺要办的几件实事,皆因盖不成公章泡了汤。 “村官” 交接难,到底难在哪里?在200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公安部《关于规范村民委员会印章制发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是什么?有人马上会想到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的确是村民自治的重要一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村委会成员由以往的“内定”到大规模“海选”,推动难,阻力大。 但是,如果以为只要民主选举成功了,村民自治就到位了,那是片面的。 村级管理相当复杂,不是一件简单事。民主选举上来的村委会成员动机不同,能力各异。比如一些第一次当上“村官”的人,虽然在老百姓中有威信,但领导能力却有待提高。尤其对部分怀有各种私心杂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中理顺村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基层组织事实上是农村的行政权力实体。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试图通过适当划分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的职能边界,重新调整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但却带来了村支部领导核心的削弱以及村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的紧张等新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采取的"一肩挑"、"一体化"等办法,表面上看是改善了村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但却有悖于实行村民自治的初衷。从推进村民自治、保证村民自主地决定和管理本村事务的目的出发,理顺村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的思路和重点,不是将村支部与村委会"一体化",而是将村支部融入村民自治系统之中,从而实现村委会、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的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16.
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后,偏关县针对村委会直选后农村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党支部核心作用弱化、村民自治不规范的新问题,围绕发挥村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在全县村一级建立了“三汇报二评议、一公开”制度。“三汇报”即每季度村委会向村支委会汇报一次工作,村委会  相似文献   

17.
殷欣 《支部生活》2004,(9):38-39
从2000年5月至2001年8月,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农村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办法》、《云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改革村级体制,撤销了13000多个村公所、办事处,实行村民自治,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健全、落实农村基层各项民主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农村村级管理体制和村干部任用机制。截至2004年6月30日,全省13172个村委会换届选举已完成99.7%,各地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8.
自治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农民寻求政治民主形式的伟大创举。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其先决条件和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于1999年在基层锻炼中,恰逢当地村委会换届选举,通过与乡镇领导、村干部和村民的广泛接触,对村民自治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既看到广大农民对村民自治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衷心拥护,也体会到广大基层干部对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底,某县某村通过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产生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该村80多位村民联名上访该村没有严格按照《村委会选举法》、《村委会组织法》规定进行选举:一是未经村民推荐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而是由原村干部和少数党员推选通过;二是参加投票的选民未超过选民总数的半数。全村选民1318人,参加选举大会的只有527人,委托票高达771票,且未办理委托票手续。该市民政局立即进行了调查处理,对该村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结果宣布无效,并作出重新选举的决定。类似于以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走过场,流于形式的案例在我国农村实行民主自治…  相似文献   

20.
“两票制”是近年来村民自治中的一个新名词。 这是一种用不同以往的选举程序,产生农村党支部的新办法。简单地说,即在农材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先组织民意测评,让村民对党支部委员候选人投“信任票”;信任票过半数以上者,才能成为正式候选人,由全体党员投“选举票”。 过去,村“两委”班子的决定权,完全由乡镇党委掌握,因此“两委”之间,没有明显的矛盾。村民自治后,村委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对村委会比较信任与支持;而支部是由几十个甚至几个党员选举产生的,群众参与不够,因此对党支部信任度相对降低,甚至产生消极和抵触情绪。 由于对“两委”职责没有明确的划分,因此就出现了两个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