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全球文化战争的语境中,中国的视觉文化形象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都处于一个滑落的过程。文化形象是国家整体形象中的最具长远影响力的部分,却是当前中国形象的短板。对于中国视觉形象提升而言,在"再中国化"中重新发现遗落已久的东方大国形象,并充分利用影视手段塑造、呈现新的东方形象,进一步进行文化输出,是当代中国文化软着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文学发展历程中,父亲的形象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父亲形象是与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文中阐释了三类父亲形象,折射出社会的嬗变、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文化外交政策,也称对外文化政策,它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两次世界大战使德国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为修复和改善国家形象,赢得欧洲和世界的重新认同和信任,德国确立了文化外交理念,制订并实施了相应的政策,发挥了名副其实的外交政策"第三根支柱"的作用。这对于全球化时代我国加强"软实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之前,我们有没有很清晰地感受一下,或者认识、思索、总结一番:中国文化现在是什么,状态如何,家底怎么样,中国文化有没有整体形象呈现于世界,我们的民族又怎样认识自己的文化,本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哪里,是否存在为人们所共识的文化精神,我们的未来走向清晰不清晰,如此等等,就是在讨论文化发展战略时,首先要把家底盘清楚。  相似文献   

5.
文化和国家形象都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的程度是衡量其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文化作为民族国家的精神体现,直接向世界展示自身形象和释放影响力。因此,文化软实力是塑造国家形象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相关性为切入点,阐释了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国家形象作为一种知识与想象体系,怎样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生成、传播中国自身的特质与价值观,认为发展文化软实力,建构健全、丰满的以民族文化为底蕴的中国形象,业已成为事关我国和平发展与文化复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社院形象是指社院通过自己的行为、产品、服务在全体学员、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社院形象建设是增强社院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手段.面对新时期新任务,社院开展形象建设需要坚持共性原则、个性原则、时代原则、动态原则和群体原则,必须遵循文化规律、依托区域文化和规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龙凤形象的包容性、创新性、完美性、统领性渗透到地域文化、地理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时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人精神的"DNA",是充满鲜活内在生命力的不断发展与累积,是想象力的纵横驰骋,是幻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是创造力鬼斧神工般的巧妙加工,是龙凤文化一次次相互融合与统一的思维和艺术的结晶,是古代先人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关羽的形象得到了极大地演变,最终成为"武圣"而与"文圣"孔子并称。透过关羽形象的演变及被封建社会历代加封这一表面现象,折射出中华民族各个阶层的独特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雾都孤儿》中南希形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触及到19世纪英国下层人群的悲惨境况,被盛赞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犹太女性南希成为带有性别偏见和种族偏见的文化定势化人物形象。南希的形象折射了作为文化和政治边缘群体的犹太民族的辛酸命运,探讨其成因,得出了南希性格形成是当时时代的产物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制度剥削人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是重新审视西方法治思想及其理论涌动的一把钥匙。在审视了古希腊时代、启蒙时代和当代的法治思想之后,以这一视角同样可以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及其时代价值进行反思。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今天,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人的法观念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但这种更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有改革派与保守派的论辩,既得利集团与人民大众的针锋相对的斗争,但我们应当坚持批判传统法文化中与社会悖离的旧观念,坚持并发扬其价值内涵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作为党在今后一时期重要建设任务之一,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公安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更是一种承传,一种精神,一种活力,一种风貌,它以警察组织为对象,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警察精神为灵魂,是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的统一,也是历史精神与时代思想的融合。公安机关是我国社会的管理机构之一,公安民警在工作中要经常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如何建设新时期的公安文化是公安机关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张德才 《理论前沿》2008,(11):37-38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个时代命题的提出,确定了文化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从历史文化的渊源出发,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提高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性别观念中阴柔、脆弱、被动的女性形象正在向阳刚、坚强、主动的形象转变.针对近两年由超级女声引发的女性中性化潮流的趋势,以超级女声电视栏目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为例,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层面加以分析,发现这种女性形象转变的趋势绝非一种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4.
政党文化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瑞典社会民主党于长期执政和自身建设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政党文化:以意识形态为内容的理念文化,以组织制度为载体的制度文化,以政治活动为载体的行为文化,以及以政党形象为表现的形象文化。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政党文化建设为中国共产党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政党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以郴州市为例,就城市文化形象塑造这一主题,从城市文化形象的基本內涵、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主要途径、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医院文化是医院整体形象的外在表现,更是一家医院综合竞争能力、基础管理底蕴和人员向心力的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用先进文化、先进理念打造医院品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是新时期医院建设发展的新潮流.建设优秀的医院文化,是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高校履行“四个服务”职责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被高度重视的时代,聚焦文化之于大学、之于大学治理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回溯大学文化与形象塑造等核心概念的理论界定,梳理文化治理与大学治理的理论关联,从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出发,聚焦当下大学文化治理所面临的独特魅力消减、建设动力缺失和创新活力不足等多重困境,进而将理论脉络与实践困境一体重构,提出以大学形象塑造为核心要素、以“文化激活—文化自为—文化塑造”为实现路径的大学文化治理框架思路,并结合中央财经大学文化治理实践加以阐释,为当下大学文化治理服务于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为顺应新的国情、民情和党情,公安机关正处于全面的变革之中,组织文化必然面临再塑造的问题。科学认识公安组织文化是探讨其再塑造的基本前提,因此,要以国家社会新变化为时代横轴,以警务实践演进为历史纵轴,以公安改革历史机遇为主体坐标,观察分析公安组织文化再塑造的背景。新时代公安组织文化的再塑造,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和政党观即国家维度的"暴力性"和政党维度的"人民性"为基本遵循,把党的建设全方位融入公安队伍建设,突出具有公安特质的文化内涵,建设新时代学习型、创新型的公安组织。  相似文献   

19.
济南交警现象的产生与警察文化建设的提出具有某种同步性,这是两者有本质内在联系的深刻反映。济南交警现象蕴含着交警形象、交警精神、交警效应等多种警察文化现象,这些警察文化现象都具有动态性,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警察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济南交警现象对警察文化建设的启示是:必须把警察文化建设置于战略性的地位,在警察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全面性的观点,且要把握好警察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推进新时代参政党自身建设,应当重视参政党文化建设,充分认识参政党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参政党文化的构成,是与参政党的性质、目标以及功能作用等紧密联系的,是由参政党的性质和目标功能所决定的。参政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升合作履职能力。新时代参政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参政党理论建设、参政党理念建设,以及参政党形象建设等方面。习近平同志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七个着力”的要求,同样为参政党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参政党文化建设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新时代参政党文化建设应当基于这种特点,并根据时代要求,推进参政党文化建设。具体而言,新时代参政党文化建设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参政党文化建设,坚持和发展“探寻真理、崇尚科学、追求民主”的参政党理念,营造独特的参政党精神文化氛围。同时,要加强参政党理论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推进参政议政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