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侵华战争给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新中国成立之初,基于内政外交等方面的考量,政府放弃了对日的战争索赔。然而侵略者的种种罪行给受害者的心灵带来难以磨灭的创伤,更是对受害者基本权利的无情践踏,需要侵略者直面事实,并承担责任。为了正义与和平,许多战争受害者踏上了对日民间索赔之路。由于侵害事实的发生已过了半个多世纪,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各种意见也不可胜数。笔者谨从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出发,来简要分析这一问题。一、对日民间索赔的国际法理论依据。根据国际法理论,国家责任的承担有两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2.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对占领地国民实施各种反人道的罪行,产生了各类民间战争的受害者。20世纪90年代起各国民间战争受害者竞相抵达日本起诉日本政府或日本加害企业,他们遭遇的“法理障碍”有:个人不是国际法上救济的主体、国际条约被拒绝适用以及受害者国籍国已经放弃了个人的赔偿请求权。因此,民间对日索赔步履维艰。厘清受害者国籍国在救济民间战争受害者权益中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以国际人道法救济民间战争受害者的实践方面,韩国从过去单一的权利主体逐渐转变为现在的权利与义务兼有的主体,韩国的救济战争受害者的实践为其他受害国提供了新的模式。通过分析韩国启动国内救济途径的法理基础,进而论证国家保护民间战争受害者不仅是一项权利,也是一项义务。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民走出国门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在国外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而如何保护其权益则是我国必须思考的问题。国际法人本化趋向下保护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不仅是国家的一项权利,更是一项义务和责任。目前,我国在保护海外公民权益实践当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因而有必要在我国实行外交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下进一步完善海外公民权益保护的策略,以切实保护其权益不受它国的非法侵害。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民走出国门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在国外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而如何保护其权益则是我国必须思考的问题与人权保护践行的重点。国际法人本化趋向下保护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不仅是国家的一项权利,更是一项义务和责任。目前,我国在保护海外公民权益实践当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因而有必要在我国实行外交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下进一步完善海外公民权益保护的策略,以切实保护其权益不受它国的非法侵害。  相似文献   

5.
一国行使其外交保护权对国外侨民进行保护,既是国际法领域内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领域内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在国际关系实践中,“保侨”事件不时发生,以致在这一领域内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国际法规则。所谓一国对国外侨民的保护,就是指一国对本国侨居在某一外国的国民遭受到来自外国的不法侵害时,在一定条件下依国际法来实施的对其国外侨民的保护行为,即通常所谓的“外交保护”。根据国际法,每一个国家都享有对其国外侨民进行外交保护的权利,这是普遍公认的。在国际关系实践中,一国保护其国外侨民的行为通常是在下列条件下发生的:第一,外国发生了对该国侨民的侵害  相似文献   

6.
王若源 《政法论丛》2011,(1):103-110
外交保护的实施过程可以区分为国内决策阶段和利用国际法向侵害本国人权利的相对国采取措施的阶段。因此,在国内决策阶段中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实践,那就是认为从国内法角度来看国家负有以一切可能方式保护本国公民的义务。但是,实际上外交是国家行为,它代表国民的整体利益。因而在具体个案中可能需要从大局出发采取和缓的方式对权益受侵害的国民进行保护或放弃保护。但,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以沟通被害者和实行外交保护的公权力机构。在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进行取舍时,可能需要考虑相应的补偿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对将以外交保护方式保护国民作为国家宪法义务的国家实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故意传播艾滋病毒(HIV)的行为在国内和国际法上尚没有与之恰当对应的罪刑规定,但HIV及AIDS(艾滋病)的特点使得故意传播艾滋病毒的行为侵害了人类的共同法益,因此有必要将这种行为纳入国际刑法的规制范畴,运用国际刑法这一武器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保护受害者及人类生存的"体液环境",预防可能的新型恐怖主义袭击。  相似文献   

8.
国外公益诉讼制度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赵慧 《政法论丛》2002,(5):22-25
目前,各国都有对公益进行司法保护的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逐渐出现大量的现代型诉讼:无数小额权利被侵害,公害案件日渐增多,国家、集体利益被侵害却无人顾及,等等。这些侵害行为的特点是受害者众多,有的案件受害者竟然达到了上千万人,传统的一对一式的诉讼模式已经不足以保护众多的受害者,惩罚致害者。因此,世界各国在完善对市场个体权利保护的同时,对私法自治进行必要的限制,逐步完善对群体受害者的保护,并且从单纯的救济群体受害者到加强对公共利益的民事司法保护,各国发展了新的诉讼模式,这种诉讼模式旨在对公共利益提供司法保护,即在公共利益受到侵犯时,允许特定的机关、组织甚至任何人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9.
原告资格转移制度是私人权益得以充分保障的前提。相对人的权益侵害和其权益获得救济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差内,权益受害者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死亡或者在法律上消灭,因此有必要规定原告资格转移制度来保障自然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法最深层的根是古罗马法中的万民法,但真正被确认为渊源的国际法始于格劳修斯,但自诞生时起至今,在国际法的主体范围与资格问题上,却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个人在国际法中的主体资格问题,各派学者一直都存在较强烈的抵牾,本文将对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主要主要观点学说进行总结及浅析,通过对各方观点产生的原因及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通过一个重要判例进行解析,从而得出国际法主体范围较为合理的界定标准,推动国际法理论的完善,进而为进一步发挥国际法在保护个人权益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污染受害者的物权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 《法学论坛》2005,20(5):44-48
对污染受害者的权益保护仅仅用侵权行为法救济而忽视物权保护方法,必然导致物权保护的缺位或者对物权采用侵权法保护而放弃更有利于污染受害者的物权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部分能直接带来收益的财产如建筑物可以通过物权请求权予以保护。建立独立的物权请求权较之侵权请求权对污染受害者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戴德生 《法律科学》2004,22(6):109-113
外交保护是指允许一国按照一般国际法对另一国违反国际法使其国民遭受损害的行为要求赔偿的权利。外交保护的行使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在对日民间索偿问题上适用外交保护是符合国际法规范的,中国政府应考虑适时启动外交保护程序以取得对日民间索偿的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律师》2002,(9):17-17
对日劳工索赔诉讼是因日本军队在二战期间所实施的违反国际法和人道原则的严重犯罪行为而遭受人身、财产、精神方面重大损失的各受害国的受害者其遗属,对加害者日本国政府及日本企业和其他日本组织所提起的,要求其承担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并承担其它民事法律责任的民事诉讼。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劳工对日索赔诉讼活动日益活跃,国际上已营造出了一个受害者个人向日本政府及相关企业要求赔偿的氛围。全国律协也专门成立了全国律协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对中国律师代理的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房旭  郭东阳 《华中电力》2024,(2):162-176
专属经济区航行自由适当顾及义务对平衡沿海国和其他国家海洋权利、实现海洋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适当顾及义务的内涵模糊,其基本要求和履行形式并不明确。实践中,沿海国基于污染防控对航行自由的限制程度不同,其他国家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实施军事活动是否违反适当顾及义务存在争议,不同国家对适当顾及义务履行形式的规定也不一致。适当顾及义务的理论共识和实践规律表明,遵守国际法和沿海国法律、不得危害沿海国和平与安全、尊重沿海国为行使专属经济区权利而采取的管理措施是专属经济区航行自由适当顾及义务的基本要求。专属经济区航行自由适当顾及义务的履行可细化为分析航行涉及的沿海国权益、判断航行是否影响沿海国权益、事先与沿海国沟通协商、采取必要的合理措施避免侵害沿海国合法权益等步骤。  相似文献   

15.
吴意 《中国律师》2011,(11):23-26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尊重和维护人权成为国际社会的潮流。日本侵华战争的中国受害者及其家属在中日两国非政府组织和团体的支持下,纷纷拿起法律武器在日本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及关联企业认罪,向受害者道歉并进行损害赔偿。这类诉讼活动,在中国被称之为民间对日索赔诉讼,为受害人代理的大多为中日两国富有正义感的律师。  相似文献   

16.
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个人健康信息遭受侵害的可能性骤然上升。为消除公众不安全感,欧美不但将个人信息保护提升至宪法意义上的人格权的层面,而且努力构建既能有效预防、减少侵害事故的发生,又能充分、及时补偿受害者的综合性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免责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分析,认为将"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将会导致不可欲的后果。因此,在环境污染侵害中,不应该把"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如果非要把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则必须对"不可抗力"作严格解释以保护受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在法国,为了防止行政主体的侵害,公务员具有行政上的保护手段和司法上的保护手段;在中国,公务员只能通过申诉控告维护自己的权益。中法两国在公务员救济制度方面的不同缘于两国在公务员关系理论、权利规定及行政诉讼等方面的不同。借鉴法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完善中国的公务员救济制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摒弃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第二,扩大公务员权利范围;第三,完善公务员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对高校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在立法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实习生的身份无法确定,劳动关系难以建立.现阶段面对着日益显著的侵害大学生实习权益现象的发生最重要的不仅仅是从法律体系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更加需要我们权衡实习生和实习单位的利益、为学生设立完备的保险机制等将保护大学生实习权益的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国内起诉:民间对日索赔的可行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间对日索赔诉讼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因日本军队在二战期间所实施的违反国际法和人道原则的严重犯罪行为而遭受人身、财产、精神方面重大损失的各受害国的受害者或其遗属,对加害者日本国政府及日本企业和其他日本组织所提起的,要求其承担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并承担其它民事法律责任(如公开赔礼道歉)的民事诉讼。这类诉讼有的在日本国内,有的则在受害国或第三国进行,它在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远较一般意义上的涉外民事诉讼复杂。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还牵涉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问题。为了保证诉讼活动能够健康、正确的开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