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前,建设工程领域大量出现的"黑白合同"严重的扰乱了建筑市场的秩序,虽然最高院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对其效力进行判断,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着问题。本文结合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就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效力问题提出一些见解,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设工程项目"黑白合同"效力的判定历来是司法界一个难题。本文认为实践中应尊重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在合同无违反法定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具体分析"黑合同"与"白合同"的效力,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程施工"黑白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常见现象,其概念应当定义为一种"交易现象",频频发生的"黑白合同"现象争议的焦点是"黑白合同"的效力问题,学界对两份合同的效力存在争议。从合同法的原理出发,对"黑白合同"现象进行深入考察发现,"黑白合同"均属无效合同。  相似文献   

4.
一、建设工程领域"黑白合同"的概念和效力分析"黑白合同"又称"阴阳合同",它本身并不是法律术语,而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概括,尤指交易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为达到某种目的,针对同一标的,共同形成两种不同的意思表示。既然是两种不同的意思表示,则必然是一种属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另一种不属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按照民法的基本原理,只有符合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当事人通过虚伪表示形成的合意,在当事人之间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①那么究竟是  相似文献   

5.
成砾莹 《法制与社会》2014,(1):246-247,253
长期以来,"黑白合同"现象在建筑市场中广泛存在,发包人和承包人为了各种原因就同一事项签订内容不同的两份合同,由此导致建筑工程混乱的合同执行状况和复杂的合同纠纷。为了规范建筑市场的发展,有必要对建筑工程涉及的"黑白合同"的效力进行认定,厘清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有效的权利义务关系。本文首先对"黑白合同"的内涵、特点予以概括,再以此为基础,区分不同的情形,对"黑白合同"的效力认定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黑白合同在大型基本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导致了工程款层层拖欠、工程质量低下等危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不良后果。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含义,明确界定黑白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处理原则,正确理解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对稳定建筑市场、保护交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一、关于"黑白合同"的认定1、"黑白合同"的概念"黑白合同"一词最早见于2003年10月27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相似文献   

7.
"黑白合同"现象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越来越泛滥,本文首先对"黑白合同"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其弊端及其存在的原因、法律适用冲突及处理,经过上述分析之后,提出防范"黑白合同"的措施,以期能够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麒 《法制与社会》2010,(28):71-72
国家于2004年10月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处理国内建筑市场的法制混乱。但该解释处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领域中“黑白合同”现象效果不大,本文从“黑白合同”的产生原因、危害等方面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处理该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晔 《中国律师》2006,(5):58-59
一、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概念、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一)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概念建设工程“黑白合同”又称“阴阳合同”,它是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签订的两份或两份以上实质性内容相异的合同。通常把经过招标投标并经备案的正式合同称为“白合同”,把实际履行的协议或补充协议称为“黑合同”。工程招标中的“黑白合同”问题很突出,危害很大,不仅相当普遍而且难以查处,黑合同违反了《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和建筑法的有关规定,极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隐患,既损害施工方的利益,最终也损害建设方的利益,并产生纠纷和…  相似文献   

10.
龚某诉上海某房地产公司一案,涉及多种法律关系,其中"阴阳合同"效力的认定,是本案的关键所在。在房屋买卖领域,尚无法律对"阴阳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作出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处理"阴阳合同"房地产买卖合同纠纷时,通常认定"阳合同"为无效合同。  相似文献   

11.
杨明 《中国律师》2012,(3):67-69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发包人、承包人出于种种原因和利益考虑,常在签订中标合同前后,就同一工程项目再签订一份或者多份与中标合同的工程价款等主要内容不一致的合同。实践中,一般将备案的中标合同称为"白合同"或"阳合同",而将另一份与中标合同不一致且未备案的合同称为"黑合同"或"阴合同"。"黑白合同"的出现不仅造成招投标流于形式,而且极容易造成建  相似文献   

12.
资质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昌 《法制与社会》2012,(4):244-245,261
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角度,阐述资质的含义,认为资质属于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范畴.在理论上考察强制性规定对合同效力的影响,进而将资质界定为效力性强制规定.探讨未取得资质、超越资质等级、借用资质、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中资质欠缺四种类型对施工合同效力的影响,并论述施工合同无效后的民事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3.
合同合法成立并有效存续是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享有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的前提,不同的合同效力将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不同的影响。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而言,如果合同有效,则工程款作为已合格工程的对价支付:如果合同无效,则工程款作为获取已合格工程的不当得利返还。可见,除合同效力之外,工程质量也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23,(2):110-112
<正>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做好新时代律师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2022年12月30日,司法部发布3个律师代理成功的诉讼案例。此次发布的3个案例均为民事诉讼案例。案例一“律师代理某建设集团诉某置业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二审案”,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涉及工程招投标、招投标过程中备案合同和非备案合同的效力之争以及结算合同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资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工程合同有效成立的主体要件,不仅要考察当事人的一般行为能力,而且要特别注重对当事人特殊行为能力的考察。发包人的主体资格主要是其行为能力问题。发包人未依法取得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执照、缺乏相关的行政许可和民事权利应认定为无效合同。房地产开发企业缺乏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经营未必导致建设工程合同必然无效。未申领施工许可证与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承包人不具备法人资格或者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建设活动是导致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卓洁辉 《河北法学》2011,29(2):163-166
对国家财政投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决算价款的审计是保障国家财政支出合理性的重要制度。这一制度宜放在合同自由与限制理论视野中进行评析。该制度是合同自由的当然内容。相关规范可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或公序良俗原则影响合同的效力,并应视为合同的法定默示条款,限制合同约定的自由并填补合同约定的不足。据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该问题的相关意见有进行修正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效力待定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以及对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的深入分析,发现效力待定合同结出的"无效之果",其实质是合同的未生效。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属性是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过程中的一种效力状态,是合同处于尚未生效阶段。  相似文献   

18.
合同作为很多民商事行为的起点,在民商事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合同的效力又是很多行为是否有效的最终判断依据。合同的效力是民商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此通过分析,给予这个问题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较之于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广泛的行政审批。实践中,很大一部分纠纷表现为股权转让、质押、继承、承包等股权变动合同未报审批。关于未报审批的合同的效力,存在着无效说、未生效说的区别,但不论如何,均认为审批影响合同的生效,因此系为特别生效要件。在另外一些场合中,报批的合同与当事人间实际履行的合同并不一致,如在黑白合同、隐名投资合同  相似文献   

20.
缺失的合同效力规则——论关联交易对传统民法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安生  张保华 《法学家》2007,19(3):59-66
关联交易合同效力规则的缺失,是现行关联交易制度的重大缺陷之一.关联交易合同虽然发生在公司法领域,但仍应受民商法合同效力规则的规范.作为新型合同类型的关联交易合同给传统民法奉行的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及公平原则带来了严重挑战,传统的合同效力规则及代理规则对其并不具有普遍和当然的适用性.为了实现关联交易当事人权益的民商法保护,应当充实关联交易合同的效力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