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对于一国刑事政策的走向以及犯罪态势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影响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犯罪态势对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犯罪态势严峻,刑事政策严厉,刑法严酷;犯罪态势平缓,刑事政策轻缓,刑法宽缓。比较而言,刑事法理论与刑事司法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呈现出一种和谐共荣的关系,因而,刑事法理论的变化和更迭一般都会引起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谢冲晓 《政法学刊》2001,18(1):72-75
经济因素是影响犯罪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与犯罪存在必然的联系,经济的增长对犯罪率有直接影响.我国处于经济制度改革的时期,一些制度的不完善必然对犯罪造成影响,尤其对财产犯罪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西方犯罪学中,多因素理论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影响颇大,对其进行研究,对后起的我国犯罪学研究有重要借鉴作用。多因素理论是犯罪原因论中的一种理论,源于“导致犯罪因素”这个概念。它的基本含义就是犯罪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犯罪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一般称为犯罪的根源(或总根源)。但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犯罪行为的产生来说,仅仅是一种最基本的或者说是最根本的因素,并不是全部因素。犯罪行为的产生还与其他各种因素、情况和现象具有更近的、更直接的关系。这些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有着更近的直接关系的各种其他因素、情况和现象,在犯罪学中被称为“导致犯罪的因素”。与研究犯罪总根源相比,研究导致犯罪因素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当代犯罪学的原因论主要就是在这个方向上发展着,对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城市化与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社会犯罪出现了犯罪数量大幅上升,犯罪性质日趋严重,犯罪区位大量增多、犯罪类型发生新变化等特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犯罪原因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结构变革,加剧文化冲突,引发空间环境发生变化,因而使诱发犯罪的因素大量增多。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遏制犯罪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艳丽 《研究生法学》2007,22(5):138-143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而犯罪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反社会的行为。因此,虽然有许多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例如,个体方面的智力因素、人格因素等;环境方面的家庭因素、同伴因素和学校因素;与犯罪情境相关的情境因素、动机与激励因素和犯罪机遇中的决策等等诸多因素。但家庭因素在其中所处的独特地位是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可以这样说。家庭在其中是纽带和核心的作用。所以,本文就要就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做一个总结和梳理。要谈青少年犯罪和家庭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明确青少年犯罪的概念,还要了解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概况。  相似文献   

6.
宋小明  董晓薇 《犯罪研究》2001,(1):36-39,24
当前对我国城市治安影响最大的是流动人口犯罪,而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说到底是进城农民犯罪问题.本文分析了在落后、封闭的农村环境下,农民所具有的特殊社会心理特征,分析了进城农民固有的心理因素,以及在城市环境中引起的心理变化与犯罪的关系.这种分析有助于人们对进城农民犯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的认识,并为制定控制进城农民犯罪措施提供心理学和社会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董桂文 《法学》2013,(1):152-160
随着受贿犯罪的高发多发,加重对行贿犯罪处罚力度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从行贿罪的刑罚处罚结构、刑罚量均值、与量刑因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可以发现我国行贿罪量刑实践存在着趋轻的现象。应该对行贿罪刑罚结构进行调整,增加罚金刑,并在行贿罪判决中首先判断犯罪构成要素,同时注意兼顾各种量刑影响因素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8.
情感性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崔洪栋,昃晶雯,周庆涛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不仅在数量上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在犯罪类型、作案手段上都有新的变化,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青少年犯罪已成了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为此,必须加...  相似文献   

9.
刑侦事业大发展既是现实的要求,又是未来的需要 1.研究刑侦工作,离不开两大基本问题。一是诱发犯罪与制约犯罪问题;二是发案与破案问题。这两大基本矛盾的存在、变化与发展,决定着刑侦事业的存在、变化与发展。我国正处在漫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很好,但诱发犯罪因素大量存在。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带来犯罪的全球化,国际犯罪的渗透与腐朽思想影响增大,危害严重的组织犯罪、涉枪犯罪、毒品犯罪以及采用科技手段作案将会增多。经济与社会  相似文献   

10.
犯罪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犯罪现象的产生与社会分层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作为社会分层中重要因素的经济状况与受教育程度与犯罪的相关系能进一步体现社会分层对犯罪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犯罪行为人的经济状况与受教育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经济状况与受教育程度分别与犯罪有着何种关系,以期进一步从优化社会分层角度预防与控制犯罪。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1978-2005年间收入差距、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因素对财产犯罪的影响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全国、城镇内部、农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对财产犯罪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经济增长与财产犯罪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中国的财产犯罪还表现出明显的惯性特征。而诸如人均GDP、城市化、福利开支等虽然对财产犯罪产生了影响,但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赵辉  江帆 《河北法学》2015,33(2):107-117
近年来,我国集群犯罪频发,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试图挖掘集群犯罪成因间内部联动关系,借鉴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之理论观点,探索集群犯罪的形成机制,构建集群犯罪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将集群犯罪的成因分为"带菌集群"、"致罪因素"与"突发因素"三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述集群犯罪爆发过程中各犯罪成因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力。  相似文献   

13.
2021年我国犯罪学研究主要讨论了犯罪学学科发展路径、犯罪测量与犯罪趋势、犯罪人犯罪倾向的影响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情境因素、网络犯罪防控、青少年犯罪治理、大数据技术与犯罪预防等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犯罪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需求。当前及未来我国犯罪学研究在全面加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犯罪测量研究、我国犯罪下降现象研究、犯罪原因理论的整合应用、犯罪预防措施的科学评估、犯罪科学或犯罪预防学科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对越轨同伴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个体调节因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实证研究显示,多种个体心理、生物因素会调节交往越轨同伴和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需要拓展调节因素的考察范围,加强对各影响因素的综合考察,更多探索非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15.
论被害性、犯罪动机与被害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赛宜 《政法学刊》2011,28(2):35-38
被害人的被害性是指在犯罪过程中与犯罪的发生有关的条件中属于被害人的各种条件的总括,被害人被害性成为犯罪人挑选被害人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被害性对犯罪动机的形成、发展、变化都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犯罪动机的发生、发展、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被害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论情绪的刑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对刑事责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强烈情绪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和引发情绪的被害人过错对犯罪动机的影响。对情绪进行刑法评价的考察因素主要有:刺激因素的范围与真实性、情绪的强度以及情绪行为的指向与持续性。在刑事立法上,可采取两种方式对情绪加以评价:总括式立法,在刑事责任能力条款中增设情绪犯罪责任的规定;分散式立法,在具体制度和犯罪中规定情绪犯罪的责任。我国刑法可采取总括式立法对情绪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刑事政策下的非犯罪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犯罪化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刑罚改革思潮,对我国的刑事法治改革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我国理性的刑事政策的改革方向。本文从非犯罪化的基本理念入手,论证了非犯罪化思潮与刑罚轻缓化及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之间的关系,并最终指出非犯罪化应当是当下我国司法界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犯罪地理学的兴起,犯罪聚集分布及热点相对稳定分布的原因亟待释疑。鉴于热点的空间属性,从空间相关性出发,在制图验证犯罪聚集性和热点稳定性的前提下,以回归分析筛选空间变量,发现标志性建筑等五种因素在63.7%的程度上影响盗窃密度变化;创建空间滞后模型,量化犯罪自相关对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发现标志性建筑对盗窃犯罪有较强吸引力,商业点密度等因素与犯罪呈线性正相关,公交站点密度等因素与犯罪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犯罪临界值。这种从相关到因果的分析思路为犯罪原因研究带来了经验到量化、模糊到精确、定量到定性的方法论改进,从聚焦稳定热点、依靠数据决策、评估犯罪风险、借力城市设计方面为创新立体化防控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网络金融犯罪化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目前,由于我国计算机技术相对落后,且我国相关法律亦显滞后等等因素,我国对于网络金融犯罪的打击尚显力不从心。因此,有必要对网络金融犯罪进行深入的探讨,准确审视、界定网络金融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加大打击网络金融犯罪的力度,保障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翟中东 《法学评论》2005,23(2):60-66
在当代中国社会 ,财产性的外在因素与关系是诱引犯罪增长的主要的直接拉动因素。诱引行为人犯罪的财产性的外在因素与关系同行为人犯罪行为结合的机制通常是行为人通过“发现”自己的贫困与“发现”财富的重要 ,产生对财产的需要。犯罪控制应当将绝对贫困治理、相对贫困治理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