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往的研究已经表明,指纹具有遗传性。松仓(1952)将指纹分为相互连续的六型,依此提出了所谓“生物学指纹价的亲子间遗传法则”。此法则已有人用于实际的亲子鉴定,并为一些法医学书籍所采用。本文对412个家族汉族人的指纹遗传性进行了调查,检验了松仓法则在中国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指纹与遗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应该从指纹群体数据中读懂那些蕴涵着的遗传统计学意义,以深入了解什么是正常遗传,什么是遗传变异。本文试从指纹遗传中的数字特征入手,进一步研究指纹与遗传规律之间深刻而又科学的联系。通过对指纹的8个方面的数字特性的阐述,使那些看起来杂乱无章、平淡无奇的"海量"数据,呈现出有序可循的数学特点与规律。它将使我们的认识深化到基因如何指导、控制指纹的发育与遗传,指纹如何"重现"胚胎发育的环境,指纹如何反映遗传中的重大缺陷,指纹遗传中有无定律和定理等等根源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持平 《证据科学》2008,16(4):487-494
实践证明,指纹与遗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应该从指纹群体数据中读懂那些蕴涵着的遗传统计学意义,以深入了解什么是正常遗传,什么是遗传变异。本文试从指纹遗传中的数字特征入手,进一步研究指纹与遗传规律之间深刻而又科学的联系。通过对指纹的8个方面的数字特性的阐述,使那些看起来杂乱无章、平淡无奇的“海量”数据,呈现出有序可循的数学特点与规律。它将使我们的认识深化到基因如何指导、控制指纹的发育与遗传,指纹如何“重现”胚胎发育的环境,指纹如何反映遗传中的重大缺陷,指纹遗传中有无定律和定理等等根源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指纹作为一种人体的具有极高的个体特异性的生物学特征,在刑事侦察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遗传学的广泛深入。对指纹本质的认识也日趋清楚。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都倾向于指纹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一观点,并且相对而言,遗传因素的作用要超过环境因素对其的作用。鉴于这样的观点,考虑到指纹相对于其它生物学指纹来说,更为容易采集,鉴别手段也相应简便,所以一直有许多学者提出  相似文献   

5.
指纹是少数可以直接认定人身的法庭科学物证之一,在侦查破案及法庭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指纹只有三种鉴定结论,认定、否定和不够条件。长久以来,现场指纹存在着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并被废弃不用,但这些指纹具有重要的侦查及应用价值,采用概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这些指纹发挥重要的证据作用。本文阐述了一种对指纹进行扇形分区划分和特征统计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统计了1 500万枚指纹图像的特征分布,拟合出各个扇区内部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并采用贝叶斯准则和添加噪声进行修正,最终得出指纹鉴定结论的概率。本研究所计算出的指纹鉴定概率与指纹匹配特征点的数量、价值及特征稳定度成正相关,与扇区内部特征出现的概率成负相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指纹匹配特征的相似概率问题,为指纹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办法。研究结果能够使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重新发挥证据价值,使指纹鉴定从定性走向定量。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表达方式结合其他法庭科学证据进行量化分析,在认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法庭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指纹是指手指末节掌面,由于真皮乳头突向表皮生发层,所表现的波浪状凹凸皱襞。 每个人的指纹均具有如下3种特性:一是高度特异性,即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这被近百年世界各国指纹档案管理、查对和指纹鉴定所证实。即使是一卵双生子,尽管他们的血型完全相同,但因指纹遗传的复杂性,他们的指纹也不完全相同。二是长期稳定性,人的指纹在胎儿6个月基本形成特征鉴定条件。人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尽管指纹纹线逐渐变粗、花纹面积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指纹状态属性的认定是当前指纹鉴定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指纹鉴定中的押名指印一般情况下都是押名人生前主动捺印形成的,但在实践中有时会出现作案人为了扰乱侦查视线、逃避惩罚或获取某种利益,而利用尸体指纹捺印伪造死者生前的押名指印的情况,因此对尸体指纹种类认定的研究将有助于侦查破案或对事实的确认。早期尸体现象是尸体指纹具备区别于活体指纹的特定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关键,再加上指纹本身所具有的反映性,这"三性"共同构成了尸体指纹种类认定的科学基础,为判定尸体指纹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尸体指纹的研究,一方面须得益于尸体指纹捺印外观特征规律的深入总结,而另一方面也需要将微观层面的尸体指纹汗孔特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总之,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尸体指纹种类认定的科学可靠性,进而使这一认定结论能作为一种科学的鉴定意见在诉讼中运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潜指纹具有独一无二、终生不变的特点,且包含了人体丰富的化学信息(如内源性物质、外源性物质),故常被称之为个体“信息银行”。指纹的检测已不仅在法医鉴定、个体识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检验和访问控制等领域。尽管DNA分析对个体识别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对潜指纹的显现和分析,仍然是公安技术人员获得个人可靠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朝着无损、快速、简易和高效的实现对潜指纹显现的目标出发,开发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潜指纹显现材料对人体伤害较大(如粉尘污染、光学伤害等)的问题,但潜指纹显现在灵敏度及无损检测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通过对近年来指纹显现材料与潜指纹的相关成分在溶液中通过疏水-疏水作用、静电作用或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等,在指纹的嵴上聚集后显现潜指纹的角度出发,对该类潜指纹显现材料的设计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综述。  相似文献   

9.
指纹被称为证据之首。广义的指纹是指人双手乳突花纹,本文所指的指纹是指人体十指第一指节乳突纹线和犁沟构成的纹线组合,是狭义上的指纹概念。众所周知,指纹具有对称性,即指指纹具有协调性和组成指纹的各部分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和谐性。这种对称,除表现在指纹左右手之间的左右对称外,还表现在每一枚指纹的细节特征的互补协调上,左右手之间的对称具有普遍性,但单枚指纹细节特征的对称和互补是特定对称,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审视角度和对称原理[1~4]。1指纹的对称性1.1单枚指纹的图形对称图1长方形具有相当稳定性指纹具有对称性,就必然涉及到对…  相似文献   

10.
指纹鉴定错案的发生引发了对指纹证据科学性要求的提高,伴随着指纹数据库的不断扩增,指纹相似异源问题已经成为指纹检验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对指纹鉴定标准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也给指纹鉴定带来风险和挑战。本文首先介绍相似异源指纹的研究背景以及概念,然后从相似异源指纹的产生原因和鉴定错误率两方面展开综述,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展望,以期补充指纹鉴定基础理论,为指纹证据的量化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已经广泛应用于基因作图、遗传性和遗传相关性疾病的诊断、群体遗传学、药学研究和法医学等领域。SNP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本文简要介绍SNP的特点和几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 R  Wu XY 《法医学杂志》2001,17(4):249-252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DNA多态性类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猛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被发现,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人类遗传性和遗传相关性疾病的诊断、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药物的开发及应用等方面,同样在法医学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合介绍了单核苷酸多态性的一般特性及法医学应用前景,包括其应用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及高通量自动化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淑翠 《刑事技术》2002,(Z1):22-24
COGENT—AFIS具有多项指纹自动识别功能 ,能加快检验速度、扩大检验范围、简化工作程序 ,但该系统人是决定因素。本文从指纹比对检验 5个方面谈谈人为因素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的作用。1 指纹捺印指纹捺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指纹的分类及提取中心、三角、特征点的准确性 ,关系着十指库数据质量。工作中经常遇到捺印质量不高的指纹 ,表现为 :(1)捺印指纹纹线模糊不清 ,(2 )捺印指纹变形 ,(3)捺印指纹不完整 ,(4)捺印指纹反差弱 ,(5 )捺印指纹着色不匀 ,(6 )捺印指纹纹线不连贯 ,存在假特征 ,等等。要提高捺印质…  相似文献   

14.
指纹是手指第一节皮肤乳突花纹的简称。指纹的同一认定是指为解决两枚指印是否同一人手指所留而进行的科学检验过程。现场指印不仅有助于推断作案时间、地点、人数、手段及过程等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来进行人身同一认定,从而为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证据。一、指纹的特定性是指纹同一认定的根据指纹具有极强的特定性。指纹的特定性,是指每个人各个手指的花纹结构和细节特征的总和是特定的,不与任何第二者相重复。父母及其子女之间,甚至孪生兄弟姐妹之间,尽管其相貌特征极相似,然而他们的指纹却绝不相同。长期以来,中外指纹学家曾经对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指纹进行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迄今为止从未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指纹的特定性是指纹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属性,是指纹特定化的  相似文献   

15.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仪军玲  李彩霞  胡兰 《证据科学》2008,16(6):757-763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已经广泛应用于基因作图、遗传性和遗传相关性疾病的诊断、群体遗传学、药学研究和法医学等领域。SNP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本文简要介绍SNP的特点和几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在罪犯的作案手法日益隐蔽和狡猾,这就给侦破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国警方借助DNA遗传指纹,破获了许多疑案悬案。因为DNA指纹分析技术十分正确可靠,所以它现在已获得美国绝大部分州法院的认可,允许作为指控罪犯的有力证据。警方利用此技术,就能从罪犯在作案现场留下的极细微的血迹、精液、唾沫、头发甚至皮屑破译出他的DNA指纹密码,并以此为线索挖出隐藏在深处的罪犯。  相似文献   

17.
1 指纹系统自动查档与人工查档的区别及特点利用指纹系统查档与人工查档有显著的区别 ,认识和了解这些区别 ,对掌握利用指纹系统查档的方法 ,提高查中率会有一定的帮助 ,指纹系统查档有如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1)人工查档时 ,应根据现场指纹质量好坏及档案指纹质量状况 ,做出应检视或避开哪些部位的判断。但在利用指纹系统查档时 ,只知道现场指纹的质量状况 ,对档案指纹的状况不了解。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指纹系统查档时 ,不能以现场指纹条件的好坏来判断查档结果。(2 )指纹系统查档与人工查档选用特征的侧重点不同。人工查档时利用的指纹特…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了青岛地区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以期为群体遗传学、遗传性疾病连锁分析、法医学亲予鉴定和个体识别等研究领域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在指纹检验中,能否在被检指纹中找到有价值的细节特征,对指纹检验的成败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究竟什么是指纹特征?如何对指纹特征进行分类?发现指纹特征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本文参照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出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称之为“指纹假定”,现论述如下: 1 提出指纹假定的思维过程 指纹假定的提出,是从为指纹特征下定义开始考虑的。长期以来,痕检人员在指纹检验中一直沿用九种指纹特征,名称分别是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钩、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安科技的发展,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已经在基层公安机关得到普及应用,并因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以其所具有存储量大、比对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便于网络应用等诸多优越性,使之成为当前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一个“杀手锏。由于系统功能强大,近年来一些技术员在现场勘查中对发现的现场指纹仅仅利用指纹系统中现场指纹正查、串查功能对现场指纹进行比对和串并,虽然这种做法效果明显,但事实上,对残缺指纹、模糊指纹等,自动识别系统是无法识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