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知者易,行者难。一年的时间匆匆过去,作为全省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如何抓好党建工作带领群众致富?2009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上下齐心建设基层战斗堡垒,让全州的党建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周旬 《当代党员》2009,(6):66-67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孟子的思想留给我们许多的启迪和借鉴。 孟子言:“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忧民,用今天的话说,即关注民生。纵观历史,“忧民”一直是历代仁人志士所推崇的为官之本。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穷年忧黎元”的杜甫,从“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于谦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的郑板桥,无不以民忧为忧。当今,我们党员干部更当胸怀天下、情系苍生,“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清·魏源)。  相似文献   

3.
李元明:1918年出生,湖南省石门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随红二方面军长征。1936年任红军连长。后任军委炮兵参谋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3年离职休养。1983年,李元明将军从原军委炮兵领导岗位上离休了,这时,他65岁。以后的路怎么走?他苦闷过,也彷徨过,最终他决心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开始新的征程……忧“君”亦忧民宋代诗人范仲淹有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李将军说,我现在既没有居庙堂之高,也没有处江湖之远,但既忧“君”,又忧民。先说忧“君”。李将军虽然不在位了…  相似文献   

4.
感悟忧乐     
一般地说,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的天性,有谁愿意整天陷入忧思之中呢?然而,辩证法的原理却告诉人们,如果你不懂得“忧”,就不会有长久的“乐”,这也是历史的规律。有鉴于此,古今有识之士尢不重视“忧”——忧国忧民,忧时忧己。忧乐意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渊源至深。庄子的“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无不体现出深深的忧乐意识。因此,从  相似文献   

5.
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 “基”、 “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3,(7):57-58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问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相似文献   

7.
说“忧”     
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可以说多种多样,喜、怒、哀、乐,憎。恼、爱、忧,每一种感受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就拿“忧”来说吧,它在字义上无非是忧虑、担心的意思,但深究起来,也有不少值得回味和探讨的地方。大千世界,“忧”时刻伴随着芸芸众生。孔子认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表明“忧”在时间跨度上具有连续性;曹操对“忧”的体会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忧”从内心产生,具有客观性,并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抗拒得了的。不同阶层的人,其所“忧”的内容千差万别。自古以来,忠臣良相忧的是国家社稷,人民疾…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2,(23):32-32
2007年2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7年春节团拜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向大家拜年,并在随后的讲话中强调了“民生”的重要,他说:“‘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尽最大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越来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9.
《新湘评论》2012,(23):32-32
2007年2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7年春节团拜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向大家拜年,并在随后的讲话中强调了“民生”的重要,他说:“‘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尽最大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越来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0.
忧道不忧贫     
在我国传统中,有些闪光的思想,至今仍对人们有所启发。譬如“君子忧道不忧贫”,自古以来就被廉吏所信奉。据记载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诸国贵族言论的《国语》说,晋国的正卿韩宣子因自己财富不多而愁肠百结,害了“忧贫”病。正当韩宣子害“忧贫”病的时候,晋国的大夫叔...  相似文献   

11.
调整农业结构的目的就是让农民发展高效产业,增加收入,尽快富裕,农民岂有不高兴之理,尤其是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到基层,帮助签合同。找市场,更让农民拍手称快。但经调查了解,广大农民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心态并不稳,喜中有忧。有盼。农民忧的是:结构调整后,新产业、新产品如果无市场将会‘读难”;面对名目繁多的特色产业品种“选项难”;市场经济条件下假货。水货、冒牌货多,“买好种难”;特色产业一上,不管收入如何,你收税,他收费,“挣钱难”。农民盼的是:有关部门能全面准确分析农产品市场需求形势,把市场信息及时送…  相似文献   

12.
享利与任患     
《党建》2013,(6):8-8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语出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其意为:享受世间之利,则应当承担天下的危难;获享世间之乐,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4.
“忧”训镜鉴 随着历史的演进,许多政治家和有识之士,都十分注重树立和增强忧患意识,以此来砥砺自己,弘扬政声,警示后人。孟子唱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警世名言;贾谊心系天下安危,秉笔直书《过秦论》;魏征倾心国民,常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声,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一个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履行责任和义务的过程。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肩负着不同的责任,行使权力的内涵也不同。但是不管在哪个时期,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时引用的一句古训。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共产党人情感的最高体现就是对老百姓的赤子深情。当年,毛泽东听到灾区人民受苦受难…  相似文献   

16.
梁衡 《新湘评论》2009,(11):49-53
2.忧君。 范仲淹的第二忧是忧君。他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管在朝在野都不忘君。封建社会“君”即是国,他的忧“君”就是忧国。  相似文献   

17.
管理之道     
陈克鑫 《湘潮》2011,(10):48-49
企业家的人格是“组织灵魂”。“人”之内的忠恕功夫包括:“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恶小人,礼待君子”。因为如果能忍受住让自己难受的东西,那么老天爷必在后面给你以丰厚的奖励。  相似文献   

18.
允冲 《先锋队》2011,(5):62-63
毛泽东同志“三不谈”毛泽东同志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参加革命后,幢给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对革命无利的事情,被同志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相似文献   

19.
韩星 《前线》2013,(10):89-90
忧患就是“安不忘危”或“居安思危”。从周初忧位、忧君,到孔孟的忧道、忧民、忧天下,再到唐宋的治不忘乱、心忧天下,忧患意识充溢整个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一个年届五旬的普通社区民警,3年间收到过辖区群众送来的140多份请柬。谈起这些请柬,他有喜有忧。喜的是群众把他当亲戚,每逢喜事都忘不了请他;忧的是每当工资不能如数交到妻子手里时,总要被妻子“骂”成是个“不合格”的丈夫,被儿子责怪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但社区居民提到他,都会说他是一个好邻居、好警察、“活雷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