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集体性腐败的产生原因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集体性腐败的产生也有其复杂的原因.它是诸多不良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不良现象,其有着不同于一般腐败存在的特殊因素。  相似文献   

2.
公职人员腐败渎职问题研究综述亦冬公职人员腐败渎职问题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腐败问题的研究中,存在不少争议,如腐败的定义是什么?产生腐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等等.兹将其主要观点作一简述,以...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极为丰富,其特点是:综合各种因素揭示腐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张不搞群众运动,而是从完善政治体制与法律制度来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坚持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邓小平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反腐倡廉的正确道路,把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产生腐败的根源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自从产生阶级和国家以来,腐败问题就一直是困扰统治者的难题之一。纵观古今中外,历代国家兴亡,无不与清廉或腐败直接相关。古代中国,伦理学发达,政治学贫困,对于腐败根源,长时期内只从个人方面找原因,认为腐败是昏君、奸相、贪官造成的,从而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贤相、清官身上。清朝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贿随权集”,认识深化了一步。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1748年发表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权力如果失去制约必然产生腐败,并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  相似文献   

5.
腐败现象,虽不能说古今有之,于今尤烈,但其产生历史之悠久,社会危害之严重,抑制禁绝之艰难,却是不可否定之事实。从西周的“五过之疵”,到汉代的“六条问罪”,到唐代的“六赃之罪”,斗转星移,世代更替,腐败现象不但没有绝迹,相反,腐败的病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却迅速蔓延开来,成为危及党和国家命运的心腹之患。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叵对腐败,警钟长鸣”。本文试从腐败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多管齐下根治腐败作一些探索性的分析,以便求教于…  相似文献   

6.
权力的腐败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权力腐败产生的的根源很多 ,但最关键的原因是制度腐败。官本位体制是产生腐败的制度性根源。反腐败应从腐败产生的源头抓起 ,从制度上、源头上防止权力异化 ,确保人民主权。  相似文献   

7.
论南京国民政府腐败的政治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主要弊端之一。其产生和泛滥有多方面的原因,就其政治根源而言,主要有三点:一,国民党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丧失了革命精神与活力;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立党为私,放弃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在思想上失去制约腐败的力量;三,政治体制制度化贫弱,权力制约失衡,基层组织无力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腐败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影响极为恶劣。领导干部腐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法律制度不完善、惩防监督机制不健全,致使权力得不到强有力的监督是重要原因。治理腐败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健全惩防监督机制,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相似文献   

9.
遏制腐败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目前腐败现象的特点,对腐败行为作了新的界定,指出了腐败行为引起的不良后果———阻碍社会的发展,论证了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缺乏制约机制是导致目前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提出了建立制约机制和实施相互制约的诸项举措  相似文献   

10.
龚水平  谭小军 《法制与社会》2014,(14):206-207,210
近年来各地不同程度出现的高校后勤腐败案件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腐败的主要表现,从思想道德、工作作风、管理体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从而探讨了加强廉政教育、加大腐败查处、健全采购制度、完善体制机制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寻租理论,是西方公共选择领域的重要内容。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寻租性腐败也愈演愈烈,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寻租性腐败的危害,产生的原因,治理的对策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用现代经济学的寻租理论分析行政执法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遏制寻租活动,消除行政执法腐败的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面对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腐败产生、发展的规律,科学制定治理腐败的对策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就此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一、转型期腐败现象的认识定位分析研究腐败产生、发展的原因,首先要从腐败产生发展所处的社会背景入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转型期所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非常态非稳定特征,必然会给腐败的发生发展提供时间空间上的条件。我国的社会转型是有限定前提的转型,这种前提就是:政治上,是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国家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从高度集权、人治为主的治理形态向民主与法制的治理形…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形势依然严峻,腐败案件呈高发态势,反腐倡廉工作任重道远。在阐述当前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腐败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腐败的制度根源与从制度上遏制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要反对腐败,首先要弄清产生腐败的最深层次的根源,并从治本上下功夫,才能见效。本文拟就腐败的制度根源和从制度完善上遏制腐败作一些探讨。一、腐败的制度根源(-)腐败根源的理论误区。l、腐败与反腐败现在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话题。腐败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免。一些论者在追溯腐败的根源时,往往只限于从腐化者个人品质和社会意识中找原因。好心人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形象,又往往把腐败只归咎于剥削制…  相似文献   

16.
如何治理村官腐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雪梅 《行政与法》2002,2(2):23-26
本文归纳了当前村官腐败现象的种种类型,剖析了村官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治理村官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腐败问题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其危害极大,让世人深恶痛绝。诱发腐败的原因形形色色,且变化多端。笔者认为对腐败问题的解决不仅要采取多种手段,还要努力构建一种能够遏制腐败产生和蔓延的环境,本文就如何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制及相关配套措施,以预防和消除腐败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近年来腐败犯罪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化、有组织化、跨国化的趋势,腐败问题逐步国际化。单靠一国之力是难以解决腐败这一痼疾的,惟有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框架下,全面加强国际间的反腐合作,才能遏止腐败在全球的蔓延。从全球化视角透视当下腐败产生的原因、存在的类型、表现形式和新的特点以及反腐国际合作的必然要求,就我国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国际反腐合作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许月平 《政府法制》2011,(30):56-56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研究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产生腐败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加大标本兼治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严重的腐败问题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最为不满的问题。本文在目前学界关于县区委书记腐败产生的共性与原因方面所基本达成一致认识的基础之上,对于如何预防腐败、如何有效地监督县区委书记权力方面提出了相关见解,以为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