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向上 《江淮法治》2011,(16):58-59
重庆大轰炸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的中国重庆进行的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此段期间15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  相似文献   

2.
《法人》2008,(8)
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然而,这部被看作经济宪法的法律的推行并没有使大多数人感到欢欣鼓舞,长达数年的争论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没有让这部法律变得更加完善,相反倒是给即将到来的实施过程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与难题,许多人对这部法律最初的憧憬和期待也渐渐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3.
钮京晖 《法人》2008,(8):48-50
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然而,这部被看作经济宪法的法律的推行并没有使大多数人感到欢欣鼓舞,长达数年的争论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没有让这部法律变得更加完善,相反倒是给即将到来的实施过程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与难题,许多人对这部法律最初的憧憬和期待也渐渐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办公室1月9日发表报告,援引多名目击者描述指称,以军在一次加沙行动中将100多名巴勒斯坦人集中到一处房屋内,禁止他们离开,24小时后即对这所房屋实施多次轰炸,致使约30人死亡.  相似文献   

5.
关山远 《政府法制》2013,(26):30-31
1945年8月9日这一天,日本小仓城里有人清楚地看到天空中一架巨大的飞机打开了舱门,但接着飞走了,什么都没有发生。当地人后来回想起这一幕,都会冷汗淋漓。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05,(9):7-7
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受害劳工今天终于可以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的支持下到日本进行诉讼,讨回正义与公道了。2005年8月22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在全国律协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向中国律师从事的民间对日索赔诉讼捐助30万元人民币,支持中国律师和侵华战争中的受害者到日本进行诉讼。在日本群岛县法院起诉日本鹿岛公司的中国劳工张智有、袁吉寿等人得到首批法律援助资金6万元,以支付去日本诉讼的交通费。这是中国民间对日索赔开展多年来,受害者第一次得到法律援助基金的支持。于宁会长说,中国律师从事的民间对日索…  相似文献   

7.
王工 《中国律师》2002,(4):60-62
20秒钟的宣判近60年前,日本国侵略者无差别轰炸中夺去高熊飞教授的右臂。近60年后,日本国的法官再次加深对高熊飞的精神损害。“不管侵害行为如何非人道,都不能接受对此要求赔偿的请求……进一步说,如果说尽力避免战争的再度引发,是人类至高无尚的使命,那么不承认个人的索赔请求权是具有合理性的。”这是什么话啊。不,千真万确,这是新世纪来临前日本国的司法判决。请原谅直言不讳,这是绝不应当见到的日本国法院和法官对神圣国际法和日本法的公然背弃。这是借尸还魂的军国主义强盗逻辑。时间:1999年9月22日13时30…  相似文献   

8.
日本刑事法律援助的现状和问题点[日]鲶越,溢弘,张荆译一围绕刑事法律援助的争论与背景对于任何国家而言,法律援助都是必要的,这是刑事司法制度所固有的机能,因此要了解日本的刑事援助的争论点,就必须要先了解日本的刑事援助的特征。日本刑事司法的显著特征是被地...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全中国都注视着南京市玄武区法院;媒体早早留出版面,记者们四面出动收集各种相关背景资料和新闻线索。2006年8月23日,玄武区法院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起诉日本人东中野修道,松村俊夫、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侵犯名誉权的两个案件在同一天做出庄严判决,判令三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出版《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10.
1986年,一个叫王明成的男子为其身患绝症的母亲实施了“安乐死”,其后他和医生被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此事在全国引起了对“安乐死”的激烈争论。17年后,当身患胃癌晚期的王明成再次要求给自己实行“安乐死”时,却没有医生再有勇气。8月3日,形如  相似文献   

11.
1936年9月,因为“成都事件”(1936年8月。成都人民为反对日本在成都强行设领事馆,而自发殴毙两个日本人),中日双方重开外交谈判。日本企图借此机会压迫南京接受“广田三原则”(由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1935年10月提出,其实质就是要求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接受日本的侵略“提携”,承认日本对华北的权益)。而南京则针锋相对,提出“取消上海塘沽两协定”等要求。双方互不让步,谈判陷于僵局。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劳动法学界对于我国的劳动标准是高还是低发生了激烈争论,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这一争论更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话题。争论的两派之所以会产生上述争论,是源于对劳动关系的属性和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的认识不同。  相似文献   

13.
李明胜 《政府法制》2014,(23):34-34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尼米兹海军上将临危受命,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迅速组织力量轰炸东京,震动了日本朝野,刺激了山本五十六,使他更加坚定了要进攻中途岛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停战诏书,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我国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2014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简要摘录我参加审判日本战犯的部分回忆,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5.
19145年8月15日是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我国东北作为抵抗日本侵略者时间最早以及最长的地区,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于1986年1月31日和1987年8月29日先后颁布了《关于诉讼前扣押船舶的具体规定》和《关于强制变卖被扣押船舶清偿债务的具体规定》两个重要法规。这两个法规在当时我国《民诉法》和《海商法》尚未颁布、实施的情况下,对我国的海事审判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物介绍:王选,53岁,上海人,祖籍浙江义乌,上世纪80年代赴日本留学,精通英语、日语,通晓日本法律。在近10年间,她放弃工作、不计报酬,奔波在中国的乡间大地,收集证据,联络受害者,组织起诉日本政府,显示了一个理性和血性兼备的爱国者的品质。2002年8月27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在判决中终于第一次承认:侵华日军曾对中国平民施行细菌战。让这段只是中国人集体记忆的历史,成了不容更改的事实。2005年5月6日,忙碌中的王选女士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电话采访。记者(以下简称记):据知,日军细菌战180名中国受害者于1997年8月第一次在东京起诉。2002年8月27…  相似文献   

18.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卢沟桥挑起事端,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据不完全统计,日本侵华战争造成3500万中国人死伤,仅在南京大屠杀中就有30多万人死于日军的屠刀下。按1937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彭珊珊 《政府法制》2014,(36):28-29
《人民日报》:加强国防建设,保卫世界和平!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当天傍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喜讯,《人民日报》随即出了号外:《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成就,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二天的头版头条也刊登了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20.
1999年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馆舍严重破坏,三名记者罹难,二十多人受伤的极为严重的后果。消息传来,全民愤慨,举世震惊。正如我国政府声明所严正指出的,北约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是对国际法的肆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