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立极 《两岸关系》2010,(11):46-47
<正>作为新文化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胡适一生颠沛起伏。台湾是他的初始,也是他的结束——1893年,两岁的胡适随母亲探望到台湾任职的父亲胡传,短暂两年的团聚日子,父亲教他识字、为他启蒙;1958年,胡适从美抵台,就任"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院长,4年后,心脏病猝发离世,安葬在"中研院"对面的山坡上。  相似文献   

2.
张天行 《人权》2004,(6):55-56
可以肯定地说,上世纪初,中美两 国间的误解比现在还要多。这从当年 留学生的记述中可以容易地看出来。 就拿胡适来说,1910年9月他抵 达美国留学。出国之前,胡适已经初步 接触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对资本主 义文明产生了向往之情,当他来到美 国,以欣喜的心情注视着这里的一切, 观看造成不久的飞机、男女跳舞、西方  相似文献   

3.
获选"中国12个最伟大人物"的胡适,回国之始曾发誓"20年不谈政治",但他终究按捺不住,政治成了他的"不归路"。也恰恰是在政治上,胡适被年轻人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潮流视为反动。1925年,时代落选了胡适,胡适输掉了青年。  相似文献   

4.
李凤成 《求索》2013,(7):70-73
1917年胡适留学回国后看到的国内政界乱象,促使他立下了20年不谈政治的决心,表示要专门从事思想文艺工作,冀图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但是面对国民党当局执政伊始发出的参与政事邀请,胡适却又深感机会难得,想要有一番作为,救得一弊是一利。他在1929年"应请"代国民党当局"想想国家的重要问题",但是认真参与政事的胡适所言多与当局真实意图不符。国民党内部派系的博弈和国内外情势的发展,导致他"乘兴来败兴归",因为言论遭到打击和迫害。但结合胡适与国民党当局各方就国家建设问题引发的争议,以及事情演变的具体过程来看,国民党当局也难以逃脱"诱民入罪"的指责。  相似文献   

5.
《春秋》2017,(6)
正他是胡适的学生只有他敢"骂"胡适傅斯年,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斯年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傅斯年逝世后,胡适在《〈傅孟真先生遗著〉序》中说:"孟真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工夫,  相似文献   

6.
羽戈 《同舟共进》2015,(4):16-19
关于胡适先生,我有一个偏见,今人读胡适的文章,首先需要注意的不是他说出了什么道理,而在于他如何"说理",换言之,其"说理"的逻辑、风度高于"说理"本身。那么,胡适如何说理呢?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什么是说理。说理是一种双向行为,"兼顾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双方的交流需要";说理必须遵守真实原则,平等相待;必须容许、鼓励对方发问,"释放一种理解、尊重、不轻慢对方的善意,让彼此变得温和而有理性"。(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  相似文献   

7.
胡适对他那个时代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由赞赏到否定,是随着他对个人主义、自由、民主等现代价值的认识深化而引致的。由于学识广博和思想敏锐,胡适的经济思想或者比具有工具理性倾向的自由主义学者更具预见性,或者比崇尚技术分析的经济学者更早发现计划体制的弊端。胡适对自己早年主张的忏悔,是中国现代合理发展的理论现象。  相似文献   

8.
欧阳建平 《求索》2012,(7):192-193,240
波普尔否证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就是科学知识的可证伪性和猜测性。波普尔否证主义视域中的科学理性主义主要体现在波普尔关于"无权威的知识"的观点以及关于"宽容错误"的批判态度之上;波普尔的民主与自由的观点以及他提出的痛苦最小化原则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精神;波普尔的科学理性主义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于他的否证主义的方法论中以及他的乐观主义的世界观中。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许多知名教授的讲课别具一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大致可归为两类:善讲者与口拙者。前者最突出的代表无疑是胡适。他在美留学期间就曾着意于演讲技巧的培养,甚至注意到演说前不要吃太饱,最好喝杯茶或小睡这样的细节。执教北大后,他更是声誉日隆,  相似文献   

10.
孟凡明 《传承》2010,(6):76-77
早年留学归国的胡适"暴得大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当选英国庚款委员是众望所归。英国庚款退还中国,1924年以蔡元培为代表,1926年则是以胡适为代表。胡适本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为中国谋福利的责任,先是参与1926年2月—7月英国庚款代表团在中国的工作,其后旅欧参加英国庚款会议,为教育界争取英国庚款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文勋 《思想战线》2008,34(3):58-63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但其核心是一部人生哲学.庄子所追求的虚无之"道",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之道,又是一种主体性的精神境界;他追求的"逍遥"是无已、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他所说的"坐忘",就是"吾丧我",由"吾丧我"而至物我两忘,以此构建虚静愉悦的精神家园;他倡导一种生死面前的乐观主义及"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的人生情趣.  相似文献   

12.
胡适与佛教     
胡适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反对的是宗教迷信,对于宗教哲学和宗教信仰并不完全反对。他的容忍思想体现了科学主义信仰中的准宗教音调;他的新宗教观援自儒家"三不朽";"管取佛欢喜"体现了胡适对佛教奉献精神的吸收;胡适对佛教由神秘体悟到科学研究对佛教转型起到一定作用;他选择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研究佛教。  相似文献   

13.
早年留学归国的胡适"暴得大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当选英国庚款委员是众望所归.英国庚款退还中国,1924年以蔡元培为代表,1926年则是以胡适为代表.胡适本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为中国谋福利的责任,先是参与1926年2月-7月英国庚款代表团在中国的工作,其后旅欧参加英国庚款会议,为教育界争取英国庚款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的中国学者中,胡适所受到的"礼遇"无疑是最高级别的:推崇他的人将他抬到与神圣仙佛齐平的地位,批判他的人将他打入与魑魅魍魉等同的行列。这么极端的褒贬,多半由于情感天平和政治杠杆在起作用。其实,胡适的头脑显然比他的崇拜者和敌手要清醒许多,也要诚实许多,他只想做一个对国  相似文献   

15.
戈尔丁现代寓言的秩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连丰 《求索》2010,(2):189-190,131
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是一部现代寓言。作者揭示了人类本性中黑暗的一面。经研究发现小说中有一条连接整个内容的主线——秩序与反秩序。整个故事情节就是在“维持秩序”和“打破秩序”的较量中展开的。小说中两派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较量,揭示了作者威廉·戈尔丁摇摆不定的秩序观。戈尔丁似乎一直在思想上在秩序与反秩序之间作着斗争。他认为“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它是反秩序的根源。所以,他对人类的本性持有极为悲观的看法,但是,拉尔夫的获救表明了戈尔丁对人类并没有完全的绝望,这是他对人类保持的一线希望。因此。可以说戈尔丁是一位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胡适日记中有不少剪报是既无日期也无报名的,1928年的胡适日记中就附有一封张竞生的公开信。想必是已经发表过的,但是胡适在日记中并没有注明出处。长于"考据"的胡博士大概没有想到他这样做会给后世的治学者带  相似文献   

17.
【胡适:"我没见过他"】1958年9月,钱锺书《宋诗选注》出版。书出版不到半年,遭到批判,被认为是一本用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来编选的书,书中贯穿着一条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路线,是打着反对形式主义的旗帜来贩卖形式主义的黑货,"这面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白旗"必须要坚决地拔掉。有境外媒体对此次批判进行了报道。胡适老友程靖宇看到报道后,在香港买了两本《宋诗选注》寄给胡适,其中一册托胡适转送另一友人。1959年4月29日,胡适收到寄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安》2005,(6):39
无论是乐观态度,还是悲观态度,都是人们心态中最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两种倾向,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美国医生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让患者服用安慰剂。当患者对安慰剂的效力持乐观态度时,治疗效果就比不相信显著。如果医生自己也确认这个处方,疗效就更为显著了。一个乐观主义者总是假设自己是成功的,也就是说,他在行动之前,已经有了85%的成功把握。而悲观主义者在行动之前,却已经确认自己是无可挽救了。心理专家指出:“乐观是成功的一大要诀。”失败者通常有一个悲观的“解释事物的方式”,即悲观者遇到挫折时,总会在心里对自己说:…  相似文献   

19.
蒋光慈,安徽大别山区人,祖籍六安县徐集。1921年生于山区今天金寨县白塔畈一个轿夫家庭,乳名小巧子,学名用过蒋如恒、蒋宣恒,还有侠生、侠僧、光赤等诸多笔名。中学时,他曾是陈独秀、胡适、章士钊、柏文蔚、苏曼殊等名师的学生,在莫斯科留学期间,瞿秋白教过他俄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大将萧劲光、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任弼时等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为:在失意处境中始终自信、在戎马生涯中奋力自强、在复杂困境中保持自立、在胜利喜悦中注重自省。之所以具有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他领导和所在的中国共产党赋予他真理力量、主体力量、实践力量和道德力量。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各种困难挑战、攻克各种艰难险阻、努力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具有巨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