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人以三种形式存在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类的人,即"人"、"从"和"众".因此诠释人的本质就应该从这三个角度全面理解而非从某个角度单一的去理解,本文旨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研究方面有所尝试,愿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以客观的自然为基础,以人类学取代神学,指出上帝就是人对自身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拥有“理性、意志、情感”三种能力。而马克思以实践为中心线索,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阐述了“人的本质”:即人是劳动实践的人、社会关系中的人、具体历史的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对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许多学者一般从“人性”、“人的本质”上来理解“人”,但是,他们却认为“人性”、“人的本质”是同一个概念,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另外,道德与人性、道德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可以看到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重要影响,但是从手稿开始,马克思已超越了费尔巴哈。两人对人的“类本质”内涵的理解有着深刻的不同,体现了马克思具体的人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之间的对立;体现了对人的本性理解的不同;以及在哲学观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5.
《前沿》最近发表了陈芬博士的文章《论实践视域中人的本质》。陈芬在文中提出:“具体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区别了人与人”。在这里,陈芬是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个体本质。我认为,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群体本质似乎更为合理。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有机统一,人的类本质即“自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只能区别人和动物;人的群体本质即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只能区别此群人和彼群人;人的个体本质即作为实践动因的“人的需要”才能区别人与人。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必然要求重塑个体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新形象,人的价值观念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要讨论“人的价值”,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研究和回答“人何以有价值”的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要在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之中去找答案,只有理清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的关系,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关人的价值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其论述包含着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是通过人的实践性、人的社会性、人的需要表现出来,这对于我们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征,只有自觉地把它运用到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之中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属性准确地揭示人的本质,由之才能建构真正传达出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观 ?是高校“两课”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结合马克思思想变化发展的历程系统地理解人的本质观 ,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准确地把握人的本质的基本特点和科学内涵 ,深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批判、吸收前人的关于人是抽象的、空洞的和思辨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本质的论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扬弃了费尔巴哈人类个体的玄想,剔除了费尔巴哈的个体和类的观点,超越了黑格尔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思辨观点,从而突破了个体和类的旧框框,从人的类本质转向了社会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本质的科学论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其历史意义在于对人的本质做出了具体的历史的科学界定。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从人的对象性活动、社会关系及需要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认识人的本质是人发展的前提、主体需要和终极目标,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实践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变革社会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先进文化,促进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特征范式”向“本质范式”的转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范式转换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新世纪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作为“保护带”保护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范式”的理论硬核——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这一范式转换和保护带的调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指导中国的建设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哲学的层面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展开和展现。人的本质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内容、途径都作了基本规定,可以说人的本质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从人的本质发展的三个向度:实践本质、社会本质和个性本质发展,以及研究人的本质的前提即现实的人四个方面探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本质与“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三个方面的内在规定性,即以生产力为内容的物质根基、以文化为内容的精神指引和以阶级利益为内容的现实动因,这三者紧密结合,从整体上规定了一个政党的本质。“三个代表”综合从生产力、文化和阶级利益的角度,在最深层意义上全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规定性,是对党的本质的科学概括。“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对党的本质的科学揭示成为继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之后,党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它从根本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人的本质问题既是哲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在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我们要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观点,必须从两个层次上进行具体分析:一是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二是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学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对人的本质揭示及人的解放的诉求是马克思学说主线,对“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揭示,是一个正反合的发展过程,而人的本质的内在矛盾、冲突则是马克思学说展开的内在动力。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分为三个阶段,从对人的本质的肯定到对人的本质的异化批判再到现实的人的本质的揭示。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众多哲学家对"人"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了抽象的水平上,忽视了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所处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因而都把"人"理解成了"抽象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萌芽、发展到创立,乃至进一步发展,其对"人"的理解逐渐摆脱了抽象的方面,从自由自觉的劳动和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方面规定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但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本文试图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等方面来揭示人的本质特性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类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作为群体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应从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出发,来理解人的价值为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的类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从案到人”和“从人到案”是刑事侦查工作最基本的模式,但当前这两者发展不平衡,对推行“从人到案”侦查模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强化“从人到案”侦查模式具有必然性,必须加强和规范刑事情报信息工作;组建和壮大情报信息专业分析工作队伍,建立和完善有效线索工作机制和专案侦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