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以动物保护组织及媒体在动物保护运动"抵制狗肉节"中的框架整合和框架争夺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动物保护组织"抵制金华狗肉节"运动的成功主要源于政治机会结构的存在而非文明进步框架的运用;"抵制玉林狗肉节"运动经历了价值性框架(动物保护价值框架、文明进步框架)不断隐藏,现实合法性框架(法律框架、食品安全框架)不断凸显的过程。媒体对"抵制狗肉节"的报道经历了从报道者和建构者到参与者和调停者的角色变化过程。在"抵制玉林狗肉节"运动中,媒体对运动开展框架争夺,突出自由权利框架,并实现了对市民社会框架解释权的争夺。框架争夺激化了公众对"是否取消狗肉节"的争议,使"抵制玉林狗肉节"运动遭遇与"抵制金华湖头狗肉节"运动完全不同的负面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黄冠乔  王蕾 《学理论》2015,(2):138-140
西方的中国观往往在"乌托邦化"和"意识形态化"两个极端之间摇摆。近十多年来西方媒体中国观的意识形态化愈演愈烈,到了北京奥运会时期爆发了空前的虚假报道丑闻。作为了解中国的知识分子,奥多·考波反思西方媒体的中国观,并从现代的、经验的知识立场通过详实的数据材料批驳西方媒体报道中国时的偏见和谬误,集结成《西方眼中的中国:走不出陈词滥调?》。作为近几年来具有再启蒙性质的严肃作品,它的学术话语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有助于我们在一个对等的平台上和西方知识界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讨论媒介变革中的两种范式--"数字革命范式"和"媒体融合范式"加以比较,并从媒体融合范式的理论框架出发,试图重新阐释中国媒体融合进程的主要特征与政治逻辑。从这一框架理解政府主导下的媒体融合进程,能够清晰地辨析出,这种政治与技术、产业间的互动可以有效地纠正技术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偏向"。中国的实践也反过来丰富与拓展了媒体融合范式的涵义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在对一些西方媒体肆意歪曲报道中国的愤怒以及"抵制家乐福"的一呼百应中,公共舆论悄然走上了冷静与理性。新华社一篇以《建设好国家是表达爱国热情的最好方式》为题的报道,成为4月20日各大网站的头条。  相似文献   

5.
误读一:伊朗人真的恨透美国吗?西方媒体对伊朗的报道喜欢带着有色眼镜,大多数国内媒体又很容易"跟着西方走"。国内媒体上的伊  相似文献   

6.
动荡不安的2007年已结束,西方媒体在报道过去一年国际形势与未来趋势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与巨大变化十分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年终评论,有几点与往年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媒体对中国从零星报道向主动策划的全方位深入报道转变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误读":这其中既有像日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某教授抛出的《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之类的别有用心,也有像美国《华盛顿时报》炒作"中国潜艇威胁"这类的添油加醋,还有"中国环境污染危害全球"等过分担忧等。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08,(2):50
动荡不安的2007年已结束,西方媒体在报道过去一年国际形势与未来趋势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与巨大变化十分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年终评论,有几点与往年不同: 一是担心中国超越西方.中国在过去一年与一代人时间内的发展,是与时间赛跑,以速度取胜.  相似文献   

9.
"媒体审判"源自西方,中国是否存在"媒体审判"尚存争议,但互联网时代媒体对司法介入范围更广、层面更深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媒体不当报道予司法造成的消极影响需要规避。"媒体审判"现象的出现是传媒与司法角色定位失当导致的,对所谓的"媒体审判"不应简单予以认定,应该采取更为严格的标准,从主客观两方面结合予以衡量。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不宜过分夸大,还媒体真实传播功能,实现"各归其位、各司其职",才是媒体与司法应有的关系定位。  相似文献   

10.
作为西方资产阶级新闻价值核心理念与话语方式的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主流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但是在坚持中立、平衡的报道原则背后,由意识形态倾向所导致的价值偏见并未消除。《纽约时报》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的报道中,采用了较为平衡和多元的视角,对事件进行了相对公正和客观的报道,但同时却潜藏着一定程度价值偏见。在全球传播时代,如何认识与理解西方主流媒体新闻专业主义与价值偏见的矛盾,对于化解国际舆论冲突、打破国际失衡以及构建正面涉华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西方媒体大量刊载关于中国统计存在水分的报道,并据此质疑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率的真实性。这些报道,主要引用关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家托马斯·罗斯基的观点,认为1997年~199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正负2.2%之间。应当说,罗斯基的研究本属学术范畴,但经西方媒体的炒作,便转而成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怀疑。  相似文献   

12.
外媒一碰到中国政治,"很容易出假新闻",像是中了魔。2008年CNN等西方媒体裁剪现场照片,人们记忆犹新。如今这样的小动作又被法新社等媒体用上了。据一些网友揭发,一些境外媒体近来刊登中国"茉莉花革命"的照片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8,(2):10
西方媒体对"中国工业间谍"的炒作今年(2007)出现了新的高潮.年初,德国媒体一直充当着这场鼓噪浪潮的总领唱,年末,英国媒体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间,美国、加拿大、法国媒体的帮腔附和之声也是不绝于耳,甚至连韩国媒体也声称不应再隔岸观火.西方舆论为何在此时集体爆发,无中生有地指责"中国间谍威胁",根源何在?  相似文献   

14.
壹·侨讯     
《侨园》2013,(6):5-5
<正>西班牙媒体抹黑中餐吃人肉引发华人自省西班牙私营电视台"电视5台"最近播出了一档恶意中伤当地中餐厅的节目,甚至暗示中餐厅用"人肉"做菜,让西班牙人不再吃"肮脏的中国饭"。该报道严重抹黑了中国人的形象,引发西班牙中餐协会和华人社团的强烈抗议。从"埃尔切烧鞋事件"到中餐馆卫生问题,近年来西班牙媒体中涉及到华人的报道大多为负面新闻。有分析称,由于语言、生活习惯截然不同以及华人比较封闭的生活方式,当地的媒体很难真正地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对华人群体有个真实而客观的了解。而华人只注重于生意上的竞争与拓展,忽视回报当地的做法,更加重了西班牙社会对华人所具有的偏见,甚至是敌意。  相似文献   

15.
从“框架理论”角度研究德国;家主流媒体—《世界报》、《时代》周报和《明镜》周刊的官方网站上关于中日钓鱼岛事件的相关报道的倾向性,发现作为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中的“旁观者”,其主流媒体在报道这起国际争端性事件时,对中国关注颇多,并且对岛屿争端的判断有失公正。而这与德国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偏见以及对中国崛起的失衡心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金风 《瞭望》2008,(16)
围绕所谓西藏问题和奥运圣火传递,某些西方媒体的歪态,某些西方政客的鼓噪,近段时间已为公众所熟悉。而在一向以客观公正相标榜的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宣传蛊惑下,国外一些不明真相的普通民众,在对中国真实情况一无所知、连  相似文献   

17.
周辉  鲍卫国 《学理论》2009,(23):35-36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挟其优势的传播资源占据了强势地位。在西方强势媒体中,关于中国的报道大多是负面的,中国的形象被这些媒体有意无意的扭曲、丑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声誉①。我们要通过网络塑造军队良好的国际形象,除了加强军事对外宣传网站建设外,更重要的是立足于现有的传播资源增强网络传播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8.
詹宇昆  肖毅敏 《学理论》2008,(22):77-79
首先,本文通过比较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对其所下的定义来展开阐述并解释"第四势力"与"舆论监督"的概念。其次,探讨二者的相同之处,如:二者都体现媒体的基本职能,二者都不是绝对的自由,二者都体现公益性,二者都来源于公民权利。第三从法理的层面运用阐述二者的不同点:二者的主体性质不同、二者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法律对二者的要求不同,对二者的主要制约方式不同。最后,探求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大课题,这对学界从理论框架和实践方向上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中西方理论语境差异尤其是针对西方社会治理模式中因重返官僚制而导致的内在张力与弊病的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应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体制和"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治理机制入手做出积极应对。值得注意的是,与西方个别专注理论思辨的社会治理理论流派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更应是一种行动纲领。从战略方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破解了以往中国地方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从五个方面为未来深化改革提供了转型出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在新时代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自然也就成为英美为首的西方国际社会抨击的对象。本文以欧文·戈夫曼的“框架”理论为依据,通过LexisNexis数据库,筛选了2016-2021年间英美主流媒体《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关键词的报道样本,对比分析了英美两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框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话语在国际舆情中的发展特点、传播效果、变化趋势进行客观评估,并剖析产生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这对我国制造良好的对外舆论氛围、打造优秀的大国名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