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晋中地区中小学以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给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据国家教育部人事司介绍,新的世纪我们要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素质良好、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有一系列具体的保障措施。其中包括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和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资格制度作为国家对教师实施的一项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教师聘任、职务评聘等教师管理制度的基础。通过对教师资格的认定,将逐步把不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建…  相似文献   

2.
彭洪欣  李佳孝 《学理论》2013,(23):347-348
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入职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基石,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助力器。近五年研究多集中于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研究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教育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探讨,尝试健全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3.
大学章程是衡量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章程.制定大学章程是国家法律要。求,能推动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完善现代大学法制体系建设,是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治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楠 《行政论坛》2011,18(3):78-81
就法治视角而言,农民工健康权益保护是一个基本人权维护问题。农民工健康权益对法治存在依赖关系,法治通过保护公民健康权为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农民工健康现状及现有法律制度缺陷决定了保障农民工健康权益只能通过法治。加强农民工健康权益保障法治建设,夯实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治根基,是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基础工程。这就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立法工作,明确国家义务与社会责任,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切实实行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邱连波 《民主》2011,(10):19-21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重点高等学校,特别是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都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 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与探索,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局,事关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也必然事关学校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以"依法维权"为己任的工会干部理应密切关注、认真思考、积极参加。本文仅  相似文献   

7.
徐小勤 《学理论》2012,(11):209-210
我国中小学当前正在推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师聘任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解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的解聘已经制度化,无论是解聘理由还是解聘程序,各州法律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而我国目前的法律关于教师解聘的规定尚未完善,因此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制度,从而依法维护我国教师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基本实行以绩效为导向的教师待遇制度,其核心精神是市场意识和公平原则,其实施机制是绩效考核。这种制度安排追求“绩效不同,待遇不同”,以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社会服务。对于发展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而言,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与党风廉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化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保障。高校腐败现象发生的根源在于权力配置和责任不清晰、权力约束机制不健全、权力监督问责弱化等问题。制定和实施大学章程,推动大学治理现代化,从源头上规范、制衡、监督权力,从根本上促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这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走向成熟的标志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论公务员制度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一项政治制度,也是一项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具有权力制衡、权益保障和科学管理的特征。认识和把握公务员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加强新时期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1.
高延龙 《理论导刊》2001,(11):44-46
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校合并与教育资源重组的基点进入九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形成了一股潮流,高等教育的强强联合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多学科教学体系的建立与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促使高校的教学科研力量不断增强,学科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高校合并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自1949以后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应该是以1952年的“全面学苏”为标志,之后,依照苏联教育模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教师文化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教书育人精神颓化、个人主义文化盛行、缺乏进取观念等不良化现象。这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不科学、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教师工作的"无边界性"等原因综合而形成的。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合理的大学教师薪酬分配体系、倡导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优化教师群体素质和崇尚大师精神来重塑大学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13.
孙超  吴秋凤 《学理论》2015,(8):195-197
随着大学依法治校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和完善大学章程逐渐提上了各高校的日程。作为大学的"最高法",大学章程是规范大学办学行为的根本制度,同时也是现代大学制度下推动大学综合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学章程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有着重要的联系,二者相互融合渗透,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致性。现阶段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大学章程的作用,通过章程明确大学内部各权力主体的职责权限,协调大学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之间的关系,转移权力重心,强化校、院、系三者间的权力均衡,从根本上创新大学的治理方式,保证大学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为市场经济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大政府”与“小政府”之争实质上是西方国家问题意识在我国的延续;我国政府职能的根本问题是要在后全能主义政治环境中创建市场经济的运行制度条件;“强化市场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理想模式;当前,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必须进行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公民社会以及进行宪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还是在师资水平、学生人数、教育投资、管理改革上均获得较快发展,但仍远远未能适应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和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当今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现代大学制度作为破解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的制度选择,已经成为各界共识,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更成为公众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9)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普通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制度的变革,认为我国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制度的变革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变迁。首先,把我国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制度变迁的轨迹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至民国初年、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然后,通过分析我国普通高校外教管理制度变迁的轨迹,得出我国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制度变迁的特征: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制度变迁的目标是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的模式是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黄良颖 《学理论》2013,(20):235-236
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中,应以加强和改进教代会工作为重要着眼点,实现党委领导,广大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统一。推进教代会制度创新应找准切入点,从主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创新教代会提案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代表团长联席会议的作用,不断加强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入推进教代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校长作为大学这个组织的管理者,高等教育的改革必然要求大学校长在进行管理架构和治理模式建设的过程中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因此,分析对大学校长角色定位的价值和面临的困境,并在管理角色理论视域下进行角色定位,对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王瑞  王丽文 《学理论》2013,(15):278-279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纳入社会建设范畴。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对于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就"如何认识和理解现代大学制度及影响其建立完善的关键因素"展开论述,以期为高校推进现代大学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5)
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不能只关注人才培养,而是需要弥补当前在管理制度层面存在的不足。法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赖于高职院校为之量身打造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多渠道培养途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