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星布罗雌性雏鸡研究了不同硫水平日粮对雏鸡某些淋巴器官的硒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硫显著影响淋巴器官的硒代谢,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并降低雏鸡的淋巴细胞总数、脂酶染色阳性(ANAE~+)淋巴细胞数和颗粒型ANAE~+淋巴细胞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在低硒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饲喂雏鸡,对维生素正在低硒饲养雏鸡体内的含量和分布规律及其与硒代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粮维生素E水平可直接影响雏鸡血液和组织维生素E含量,血液和组织维生素E含量间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维生素正在低硒饲养雏鸡各组织器官的含量依次为肝脏>血液>胰腺>肌肉>脑。在本实验的条件,低硒日粮添加维生素E能影响血硒含量,但组织硒含量则不受日粮维生素E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硒是人与动物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也是一种日益被关注的免疫调节剂,其对人与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在动物使用疫苗免疫之前或同时应用硒制剂可提高动物的原发性免疫反应。本试验拟探讨雏鸡在饲喂不缺硒饲料条件下,在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同时,以亚...  相似文献   

4.
肉雏鸡硒中毒的诊治硒是饲料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缺乏时可导致生长发育缓慢,皮下组织水肿,逐渐消瘦,呈半昏迷状,常引起肉雏鸡腹水症,重者死亡;如果硒含量过高则会引起中毒。豫西某国营鸡场地处缺硒地域,一批3000只肉雏鸡于22日龄...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情况 现有资料表明,我省大部地区是低硒的(饲料含硒量平均0.02~0.05ppm),卢氏、陕县、汝阳、商城、新县等地为严重缺硒区(饲料含硒量0.02ppm以下)。我们通过几年来的调查研究证实,在我省因饲料、饲草低硒、缺硒(维生素E)而引起的动物疾病普遍存在,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如对卢氏县双槐树、杜关等11个乡的统计,每年犊牛、羔羊、仔猪、雏鸡因缺硒发病率在80%以上,死亡率为50%以上,经济损失300余万元,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通过饮水给予亚硒酸钠的方式,测定了硒对新城疫免疫雏鸡血清中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及血清因子变化规律.结果,加硒组与不加硒组相比,血清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活性显著升高,而抑制因子活性无显著变化,表明硒对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起刺激作用;不加硒组雏鸡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活性随日龄增加而升高,红细胞免疫功能逐步增强;硒在促进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上存在一个最佳剂量范围,给硒剂量过大或过小均不能有效的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将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初次感染组、二次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SPA菌体花环、间接ELISA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以研究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对雏鸡外周血液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对ConA或PMA的增殖反应和血清IgG、IgM、IgA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感染毒害艾美球虫的对照组雏鸡。证实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120只,随机分成2组,硒缺乏组日粮由购自西昌冕宁的玉米、黄豆和小麦配制而成,硒含量为0.034 2mg/kg,以亚硒酸钠为硒源使日粮硒水平达0.2mg/kg作为对照日粮,试验期6周,观察低硒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低硒日粮导致雏鸡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IC花环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表明雏鸡长期饲喂低硒日粮可导致原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硒缺乏病分布广泛,世界很多国家均有报道,我国亦有大面积缺硒地区。缺硒病危害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为防治缺硒病,世界各国学者研究了多种补硒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澳大利亚学者发明的硒弹丸剂<硒弹>对放牧反刍家畜效果良好。为了较好的解决我国广大牧区放牧绵羊补硒问题,我们引进了此方法。此实验的目的就是观察自制硒弹和澳大利亚硒弹在我国条件下对提高血硒水平防治缺硒病,提高生产性能的效果,以期能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白肌病乃是幼畜的一种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因缺硒和维生素E所致。文献介绍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部分,该酶又是硒抗氧化作用的主要依据,硒缺乏后能引起酶活性显著降低,从而对肝、心和肌肉发生损害。笔者于1982年在上海市松江县发现哺乳仔猪白肌病,并对晋云县缺硒试验猪的病理组织学、心电图的变化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11.
将1日龄艾维菌肉鸡健雏3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基础日粮(含硒0.2mg/kg)和高硒日粮(含硒1、5、10、15mg/kg)饲喂6周,观察研究了高硒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当日粮中硒含量超过5mg/kg时,IC花环率升高,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表明,雏鸡摄入过量硒会导致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降低,并表现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探讨了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对家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硒后家兔外周血液非特异性酯酶阳性(ANAE~+)淋巴细胞百分率和E-玫瑰花环试验形成率均从试验第7天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这些变化可能与补硒后体内GSH—Px活性的变化有关。另外根据Ⅰ和Ⅱ组比较,VE和亚硒酸钠配合应用在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用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观察了兔外周血液和淋巴器官中T淋巴细胞变化动态,发现兔瘟病毒可引起外周血液中醋酸萘酯染色阳性(ANAE~ )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它表明血液中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也可能反映淋巴细胞功能受损而导致酶活性消失(《中国兽医科技》,1989,7,25~26)。为了探讨兔瘟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是否受损,本项研究用形态学方法对兔瘟病兔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实验病理学原则和分组对比方法,用1日龄雏鸡30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低硒(0.0289mg/kg)日粮、不同水平加硒(0.07、0.10、0.15mg/kg) 日粮以及以植株叶面喷硒玉米(含硒0.07与0.15mg/kg)为主的基础日粮,研究了8周龄内雏鸡对不同日粮硒的反应。结果表明:低硒日粮组雏鸡临床及病理学上呈典型的硒缺乏症病变,而加硒与喷硒各组均未见有明显变化,说明均有一定预防效果。但从血硒、组织硒(心、肝、胰、骨骼肌、肌胃)水平和血液与组织(同前)Se—GSH—Px活力及增重效果来看,以0.15mg/kg水平硒,特别是其喷硒日粮组的效果最好。检测、统计结果:各组血硒与血液Se-GSH-Px、组织硒与组织Se-GSH-Px活力间均有较强的相关性,为硒与Se—GSH-Px的抗氧化学说及其在该病的病因、发病和预防机理提供了理论佐证。 喷硒与加硒日粮组比较结果:喷硒玉米日粮中的硒在雏鸡体内的吸收、蓄积以及有效地转变为Se-GSH—Px的量比加硒日粮为多;且对肉鸡的增重效果也好于加硒组。组织硒含量测定结果证实,喷硒日粮饲喂肉鸡8周间,其可食性组织硒含量符合人的食品卫生要求。进一步说明植株叶面喷硒的可行性。检测、统计结果还说明:不仅血硒、血液Se—GSH—Px活力可做为该病的病原和亚临床诊断指标,血清LDH活力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乳酸菌等益生菌在雏鸡抗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以150只1日龄肉雏鸡为试验动物,以2×10~8CFU/200 L鼠李糖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制剂饲喂雏鸡,并设红、白对照组。于攻虫前后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IL-2、IgG和SIgA水平,雏鸡血液中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并对攻虫期间增重情况、卵囊排出数量和盲肠病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制剂显著提高了IFN-γ、IL-2、IgG、SIgA水平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数量,从而增强了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P0.05)。此外,该制剂可以显著减轻球虫感染对雏鸡增重的影响,降低卵囊排出量和盲肠病理损伤(P0.05),ACI值达到中等抗球虫效果,有望成为鸡球虫病新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6.
硒是畜禽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硒已成为世界性的畜牧业问题,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外有关科学家对硒的致病性及其防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现就硒对畜禽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硒对畜禽血液学及其它生化指标的影响、硒在畜禽体内的代谢、硒在畜禽组织中的含量、畜禽硒的缺乏与防治、畜禽对硒的需要量及中毒量等问题综述如下: (一)硒对畜禽生长发育、生殖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Byers等(1980)采用Vepe中。p工coil品种阉牛,活重平均为227公斤,饲喂55%玉米秆、玉米、添加矿物质、蛋白质与硒,经98天试  相似文献   

17.
对严重缺硒地区绵羊投硒弹后2个月,血硒含量达到正常水平,5个月达到高峰,12个月后虽降到临界水平以下,但还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投硒弹后的1~4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间体重差异不明显(P>0.05),从第5个月开始,试验组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从第9个月后虽逐渐缩小,但至第12个月试验组总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14 900只缺硒病羊应用硒弹后,羔羊白肌病完全得到控制,春乏死亡率降低6.55个百分点,流产率降低8.06个百分点,羔羊繁殖成活率提高23.09个百分点.试验羊比对照羊平均多增重3.06 kg,多产毛0.11 kg.研究表明,冬春枯草季节是绵羊缺硒病高发季节,选择每年10月份投硒弹,在来年春乏和育羔阶段,羊血硒水平即可达到高峰,从而发挥明显的补硒作用,完全能控制羔羊白肌病发生,有效防治成年羊缺硒性拉稀、消瘦和春乏死亡,提高绵羊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氟化物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以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在4~42日龄时分别饲喂含氟量为300和500mg/kg的饲料,43~56日龄时饲喂常规饲料,对照组在整个试验期内饲喂常规饲料。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氟化物能促进ND病毒抗体和血清球蛋白的产生,显著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在较长时间内鸡增重减慢,器官指数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下降,而对ND病毒抗体及血清球蛋白含量的产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硒对慢性氟中毒鸡免疫组织中Cu-Zn-SOD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将8日龄海蓝褐雏鸡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氟组,硒拮抗组.分别于分组饲养后第30、60、90 d检测血清和免疫组织中MDA含量、Cu-Zn-SOD活性以及免疫组织中Cu-Zn-SOD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清及免疫组织中硒拮抗组较高氟组MDA含量降低,试验中后期Cu-Zn-SOD活性较高氟组高,免疫组织中硒拮抗组Cu-Zn-SOD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氟组的水平.结果显示,氟可诱发鸡免疫组织氧化损伤,降低Cu-Zn-SOD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硒可提高Cu-Zn-SOD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干预免疫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减轻氟所致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20.
感染IBDV的雏鸡在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后血液中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变化李晓明(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侵害雏鸡免疫系统,引起免疫抑制,使其对多种疫苗的应答能力降低。但有关IB-DV感染鸡群在接种传染性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