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鼐是著名考古学家。一般而言,学者都爱读书,但夏鼐爱读书,却到了痴迷的地步。清华园里好读书读书,对于夏能而言,是治学的需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夏鼐日记》的出版,为我们展开了夏翁在书海中邀游的生动画卷。1938年末,留学英国的夏鳍在日记中写到,“今年第一季以参加发掘,漫游近东,无暇阅书,4月底返英时,一共只阅十来本书。以后又以在校中整理古物,从事于串珠之编目,偷闲读书,一年仅阅过80部书,页数达19534(小说及杂志中论文不算在内)”。一年12个月、365天,阅书80部、19534页,月均读书6部以上,日均读书50多页,若算上小说和期刊论文,数量还要多,这尚属“无暇阅书”之年的“战绩”,实在令人既咋舌又汗颜。  相似文献   

2.
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和书形影不离。吃饭看书、走路揣书、坐公车要读书、上厕所翻书。出门不论去哪,一般要跑一趟书店才安心。身边有书,心中不慌。就这样,我染上了戒不掉的买书囤书癖。有了孩子,上述行为或许就能理直气壮些:买书不光是考虑自己,更是为了孩子。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不爱看书一事非常焦虑,面对自己不读书的习惯却心安理得。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为我们树立了酷爱读书的榜样。有一次,毛泽东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知道我多么难受吗?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又把书放在他身边。然而,一项调查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或许,有人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读书没有以前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4.
《云南人大》2010,(3):1-1
在2010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拉开了序幕,在此,我们特向机关各位同仁发出倡议:以书为伴,书香满身!  相似文献   

5.
《长江论坛》2010,(3):F0003-F0003
爱读书,读好书,是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来临之际,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武汉行政学院开展了“荐书、读书、品书、评书”交流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大家以支部为单位推选出自己喜爱的书籍,并以短小精悍的笔触,勾勒出阅读过程中最精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
开卷有益     
“卷”即书。“开卷有益”的意思是:只要打开书阅读,就会有益处。形容只要读书,就会有收获。 这是一个流溢着书香和含义十分美好的成语,它出自宋人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卷六:“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  相似文献   

7.
解丹 《中国保安》2012,(17):51-52
为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工作之余我经常读书学习。此次读书活动期间,我认真品读了《诚胜于能力》一书,读后很受启发,书中谈到的忠诚与能力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读书·人生》栏目旨在为广大干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激励广大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以学资政,以好书照亮人生。今后一个时期,栏目选题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在您人生、事业有成的关键时期,哪本书给了您有益的知识营养和深刻的人生启迪,结合书的内容写出您的感悟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福,读书有乐之福、智之福、廉之福、苦之福。因此,领导干部要认识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爱读书,善思考,体悟读书带来的福。读书有乐之福。"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读到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令人愉悦,可祛除浮躁之气;读书读到激情处,耐不住拍案而起,令人心潮滚滚,可摆脱世俗之气;读  相似文献   

10.
“异读”谈     
读书是件幸事、福事。毕竟,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但现在的问题是,知识爆炸书太多,工作繁忙时间少。如何在这种多与少的矛盾中去读书,当然有个选择问题。异而读书值得一试。这里说的异读,就是指因书而异,区别对待,不用同样时间与精力读不同的书。  相似文献   

11.
书香中国     
《同舟共进》2021,(4):3-7
说起读书,很多人都不陌生。我们为什么读书?相信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答案。有人认为,读书是一种兴趣,方寸之间遍览人间故事,不胜快哉;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修养,手捧书卷,心安自在,不亦乐乎;也有人觉得,读书是一项投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相似文献   

12.
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科学准确地回答了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样读书等三个重要问题,为引导领导干部坚持读书、在全社会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推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促进作用。但也有基层干部认为,要坚持读书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只要把具体工作干好就行了,读不读书没有什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以其立意深远的战略思维、高瞻远瞩的世界眼光、哲思宏远的理论素养,在全党引起了强烈反响,进而掀起了一股读书学习的热潮,使全党初步呈现出人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这么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局面。基于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和对我党使命的清醒把握,习近平同志高屋建瓴地就学习的重要方法——读书,对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样读好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周国平 《政策》2012,(1):90-92
围绕读书,各地常举办种种热闹的活动。我的担心是,当这些热闹沉寂下去了,那些不爱读书的人一如既往地不爱读书。当然,那些爱读书的人也一如既往地爱读书。我发表这些论读书的文字,意图是和后者交流。好读书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读书的癖好,就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运动会抒怀     
据不久前某大报发表的题为《近半干部一年不读书》的文章称“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达80%的被访干部认为,在当今社会,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仍有高达46%,即近一半的干部在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在不读书的原因一栏中,称没有时间读书的占了63%,没有读书习惯的占了35.31%,不知道读什么书的占了13.44%,而认为读书没有用和没有可读的书的分别占了2.81%和9.06%。  相似文献   

16.
书籍,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赋形,心灵的钟声,宇 宙的精神。读书,尤其是读优秀的书,我们得到的不仅是 增加知识,还有生存的自信,做人必备的才智和勇气。读 书是一种精神沐浴。读书带来丰富的想象,带来舒畅的感 受,来源于心灵与心灵会意的魅力。 寻味读书需要在时间中去寻味,这里有理味、趣 味、情味、艺术之味、乃至人生之味。知识无价,禅宗意趣 陶冶性情,人心趋于雅致而免于流俗。读旧书如见故人, 看新书如遇新知。如陈子昂的愁怀,李白的孤做,鲁迅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安》2012,(1):62-65
开卷有益,读书怡人。至今,本刊已连续三年开展“送书到基层”活动,此活动赢得了广大保安员的欢迎。队员们在阅读中收获了知识、快乐和感动,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读书心得,分享畅游书海的喜悦之情。 活动期间,与本刊记者结成对子的保安班队管理人员也都非常配合,在各自保安班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营造爱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学习氛围,让阅读真正成为队员们的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安》2012,(17):47-49
策划人语:开卷有益,读书怡人。至今,本刊已连续三年开展“送书到基层”活动,此活动赢得了广大保安员的欢迎。队员们在阅读中收获了知识、快乐和感动,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读书心得,分享畅游书海的喜悦之情。活动期间,与本刊记者结成对子的保安班队管理人员也都非常配合,在各自保安班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营造爱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学习氛围,让阅读真正成为队员们的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多读“无用之书”】李浴洋:陈老师,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高兴可以就“读书”这个话题和您做一次访谈。关于“读书”,您先后写过《书里书外》《书生意气》《漫卷诗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与《读书是件好玩的事》等。我注意到,从1990年代开始,差不多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您都会应邀撰文或发表演说来谈“读书”。  相似文献   

20.
柳延延 《传承》2012,(23):67-67
真正爱读书的人常常会说:我们热衷于做某件事情,难道就是因为这件事有什么实际好处吗?难道追求乐趣就不能作为最终目标吗?一个人读不读书、读什么书,常常可以成为了解这个人,以及他的思想水平的一个尺度。成年人将好书引荐给年轻人是最明智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