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温州农村商品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八年时间面貌大变,令人刮目相看,引起国内外的瞩目。温州农村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不到半亩)、资源贫乏、交通闭塞。建国30年来,靠单打一地种植粮食,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1977年温州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仅有14亿元,30年来年均递增5.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被压抑多年的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迸发出来,温州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1979年后的八年,温州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就翻了两番多,1982年达到28亿元,1986年达到65亿元,这八年年均递增了19.4%。地方财政收入也翻了两番多,1977年只有0.71亿元,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被人们称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三大模式形成于80年代初期,为了能够在不断深化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模式所在地区从来没有停止过所有制的改革。为积极探索深圳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转型问题,深圳市委组织有关专家“三大模式”进行了充分调研。本刊发表这一组文章,希望为深圳农村改革的深入与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6,(2)
过去一年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以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农副产品购销制度,扩大市场调节,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这是农村改革的第二步。 经过一年的实践,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其主要标志是:农村  相似文献   

4.
农村改革将在3个层面突破据新华社10月7日电,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谈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农村工作文件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时说,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中央农村工作文件特别是10个"一号文件",很好地把握了这条农村改革的"红线"。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农村商品生产的大课堂里,如何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苏南、温州通过办工业创造的成功经验,已被人们广为称道;但搞农业,能不能致富,许多人还不敢作肯定的回答。然而,山东省诸城县这几年的实践却向人们表明:只要按照商品生产的观念指导农业生产,把农村的活力和优势充分引发出来,搞农业同样可以尽快致富。  相似文献   

6.
农民大幅增收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又跨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标志。当我们将昂首跨进2004年之际,凝视这一年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经济热点,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们的改革,必须在农村、金融、财税等几个事关全局的改革难点上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王振耀河北省固安县韩一村村委会选举会场在农村实行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是继农村经济改革以后所进行的重大政治改革。这一制度实行14年来,全国928312个村委会、400万名村委会干部承担着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并办理农村的公共事...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龙岗区横岗镇对原农村股份合作制抓试点进行改革,正是遵循了这一指示精神。一、原“横岗模式”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88年下半年,横岗镇首先在保安新被塘自然村集体经济组织试行股份合作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989年在全镇49个自然村辅开。1990年初,9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股份合作制,同期,在镇一级成立了镇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有益的探索     
王珏 《瞭望》1991,(38)
从山东的周村、安徽的阜阳和浙江的温州等几个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股份合作制来看,尽管情况还很复杂,大多属于初级形态,但从中不难看出,股份合作经济这种制度,可以成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较好的途径。 股份合作制的出现是我国农村改革进程的合乎规律的现象 我国广大农村在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成就的主要表现是各类专业户的大量出现,从而打破了农村长期以来自然经济的旧格局,开始了向商品经济的转化。这种转化是朝着大量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方向前进的。于是,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促  相似文献   

10.
吴象 《瞭望》1994,(32)
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广大购销员为骨干,以市场为纽带,这是温州模式的三大特色.进入九十年代,温州进行“第二次创业.”温州模式又有新的发展,内涵非常丰富.重新认识、剖析温州模式,对总结农村改革经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很有必要,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改革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是先从农村做起的。农村经济改革又先是从搞活农村经济的“细胞”——农户开始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文章是自下而上做的,这也是一种“反弹琵琶”。这样,农村改革就成了整个经济改革这篇大文章的上篇。上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49)
中国政府的扶贫行动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85年以前,中国政府虽然没有针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采取专门的反贫困行动,也没有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但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一直在大幅度下降。1978年以前,在人民公社体制下,中国农村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和“五保”制度。这种制度在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低下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了农村的贫困问题。1978年发动的农村全面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贫困发生率急剧下降。在这一阶段,缓解贫困的成就完全是借助全面经济增长,特别是全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的。———随…  相似文献   

13.
温州无模式     
全国都知道有个温州模式。可温州市市长钱兴中却 说,温州既无模式,更坚决拒绝模式,模式是一种 套路,如果有了模式,温州的发展就有了限制,就会放慢发展的脚步。温州人的创业之路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与别的城市相比,温州有着自身别具魅力的活力。漫步街头,沿街的门面无一不是市场──皮鞋一条街、服饰一条街、眼镜一条街。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人第一次抓住发展机遇,形成了“千军万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局面,家家户户都是前店后厂的小作坊,“温州货”名扬天下,“作坊经济”则被局外人冠之以“温州模式”。 正当全国各地竞相学习…  相似文献   

14.
孙仪 《瞭望》1985,(36)
一九八三年以来,中央就有关农村经济改革问题连续发了三个一号文件。这期间,宝坻县委从群众的来信来访中发现,有关农村经济改革和政策等问题逐渐增多。一九八四年竟增加到三百九十二件,占全年信访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五。他们便针对信访中的这一新动向,认真分析研究,认识到现在  相似文献   

15.
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 ,中国走过了近 2 0年的漫长道路 ,然而 ,为解决中国的短缺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中国农民在走出短缺经济的阴影后 ,又被过剩经济的浓雾所困扰。笔者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对现代农村进行了一些分析与研究 ,旨在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对策。一、过剩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心理具有多重性、复杂性的特质2 0年前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线的改革 ,把中国农村带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中国农村从总体上摆脱了贫困 ,走出了短缺经济的阴影 ,这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 ,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然而 ,正…  相似文献   

16.
中央1984年一号文件传达贯彻以后,在忻县地区农村,特别是地处盆地的几个县,掀起了办合作工业、合作商业、合作运输业的热潮。这是继农村实行大包干之后,农村经济改革出现的又一个新潮头。据忻县地委今年一月至四月上旬统计,全区已发展合作经济的实体一万五千多个,约有二十六万名农民不同程度地转入合作经济实体。这个经济发展的新潮正处在方兴未艾之中。当地群众叫这种  相似文献   

17.
田庄 《瞭望》1986,(16)
去年是我国农村第二步改革的第一年。这一年,农村经济改革、调整成效如何?我们想用湖北的一些事实,来回答这个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不妨先看一看下列一些数字: 粮食,总产四百四十三亿斤,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棉花播种面积作了有计划的控制,总产九百八十四万担。 油料,总产一千四百多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四月四日,万里、郝建秀对温州农村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考察。万里、郝建秀认为,要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就应当各地发挥各地的优势;只要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符合群众的利益和意愿,顺应改革的潮流,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大胆去干。  相似文献   

19.
2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而且催生出了新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体制。从获得经济自主权到获得广泛的政治民主权利,中国农民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这也成为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侧面。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面以...  相似文献   

20.
探索和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面临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建设正处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变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全面展开、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阶段。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是探索、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主线,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使改革深入、健康、顺利地进行。下面,从七个方面来谈谈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一,从八年多的改革实践看探索创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八年多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到1984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成功。通过普遍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