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政府保障     
《公民导刊》2013,(11):6-7
<正>河北:政府先行垫付被拖欠农民工工资近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河北省农民工权益保障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民工工资清欠应急周转金制度,用于先行垫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由于欠薪群体性事件90%发生在建筑领域,为此,条例规定,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2.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宝龙 《政策》2004,(11):35-36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探寻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治化之路,建立杜绝欠薪现象发生的长效机制,非常必要。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治层面原因(一)有的建设单位存在的违法行为。一方面,前期投资不足。根据规定,建设资金落实后才能申领建设许可证,而一些建设单位前期投资不足。在一些工程的发包和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对  相似文献   

3.
为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内蒙古在建筑行业中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  相似文献   

4.
八闽     
福建省劳动力市场将公示欠薪企业据悉,福建省近年来出现的"招工难"情况,一定程度上与用工环境、企业拖欠工人工资有关。福建省将逐步把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省劳动保障厅要求各地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工资预警和欠薪保障制度,对有欠薪苗头的企业,要及时提出预警,指导和帮助企业解决;对存在重大拖欠或恶  相似文献   

5.
报载:9月8日,北京市首家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式成立,该工作站将免费帮助农民工打“欠薪”官司(《北京青年报》9月9日)。近年来,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上下的共同关注。至今,一些地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仍然严重。令人忧虑的是,不少农民工并非通过选择法律途径讨回公道,而是通过“私了”甚至采取暴力、黑势力等非法手段讨薪。各地已经发生多起由于欠薪导致的凶杀、绑架、纵火和影响极坏的自杀案件。前几日,媒体披露的王斌余事件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许多农民工面对“欠薪”等问题,没有选择法律途径,究其原因有很多。…  相似文献   

6.
姚争杰 《政策》2004,(7):33-34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近些年进城务工的农民日愈增多。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已达1.2亿人。近年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也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工资保障长效机制,从制度上杜绝欠薪。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省自2003年11月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劳动保障、工会、建设、司法等部  相似文献   

7.
据悉,福建省近年来出现的“招工难”情况,一定程度上与用工环境、企业拖欠工人工资有关。福建省将逐步把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省劳动保障厅要求各地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工资预警和欠薪保障制度,对有欠薪苗头的企业,要及时提出预警,指导和帮助企业解决:对存在重大拖欠或恶意拖欠隐患的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同时提醒各级劳动监察机构,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在全省建筑业企业建立农民工工资监控和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取得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2月13日,柳州市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强调,柳州市今年将推行农民工工资由银行代发等举措,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一般都由包工头发放,一旦包工头方面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欠薪,甚至出现工资无处追讨的情况。今年,柳州市对农民工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  相似文献   

10.
雇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渐进式体制转型中刚性的二元结构是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根源,并直接体现为对农民工歧视等一系列不合理制度安排的后果。本文通过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协调以及强制实施等三个方面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的分析,探讨了农民工受歧视而遭受工资拖欠的机制。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与排斥,统一和完善城市劳动力市场,建立起由政府、工会和农民工自组织组成的三方维权机制,才能真正根除农民工欠薪这一顽疾。  相似文献   

11.
从前年总理亲自关注农民工欠薪问题,到去年建设部、司法部等通知各级为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再到今年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清欠”举措,应该说加在农民工讨薪上的筹码已经不少了,然而现实却总也不能让人乐观,农民工们为讨薪仍在不断地上演一幕幕“跳楼悲喜剧”。"“欠薪——跳楼——解决”,一场闹剧;“欠薪——跳楼——不解决”一场悲剧……"难道就没有办法制止这样的悲喜剧继续上演?"近日,欣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新举措为农民工讨工资。据北京高院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法院受理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日益上升,这其中有相…  相似文献   

12.
“追薪”龙卷风席卷各地2003年10月24日,重庆云阳县农妇熊德明向温家宝总理反映她丈夫的2240元工钱被拖欠,此事引起温总理的高度重视,指示地方政府要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熊德明一句“实话”引发的总理为农民工追回工资一事,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重庆市率先开展百日欠薪大检查活动。随即,北京市政府部门也宣布,凡是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将被逐出北京建筑市场。江苏无锡市规定,欠薪的企业主不得出国。广东、湖北等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追薪”龙卷风迅速席卷全国各地。“清欠”工作形成浩大的声势…  相似文献   

13.
正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是当前农民工管理中经常遇到且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联合整治、预缴工资保证金、对欠薪企业媒体曝光等多项有效措施,促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为改革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建设环境更加复杂,企业管理中的劳资关系问题更加突出,农民工一旦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没能得到保障,往往就会采取集体上访、聚众堵塞交通、跳楼等较激进的方式进行"讨薪",从而引发了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亟须引起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工伤维权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国家极为重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在农民工工伤方面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说,欠薪问题多是生活问题,而工伤则更多的是生存危机。实践中,工伤农民工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工伤维权也成为中国农民工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难题。应采取措施,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宁夏政报》2014,(21):34-35
<正>宁政办发[2014]198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严格落实建设工程领域农民21231资拖欠处理责任制,加大源头治理拖欠农民32211资问题的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现就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一)增强解决欠薪问题责任感。农民工工资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与保障》2006,(1):11-12
专题报道之三去年底,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公安部、监察部、司法部等九部委发出《关于进一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后,我国各地均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追讨欠薪,有效地保护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但是,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仍然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社会问题。今天,就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拖欠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赖诗卿,他指出:  相似文献   

17.
陈文辉 《新东方》2008,(12):46-47
一、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拖欠 农民工工资是最近几年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一个话题,在建筑行业这一现象非常普遍。每逢年关临近,全国各级政府采取许多办法为农民工讨要工资,然而拖欠事件却依然在发生,此起彼伏,沸沸扬扬。据资料显示,建筑行业欠薪超过50%,从事建筑行业的民工占8000多万进城农民工的1/3,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8.
两了期间,农民工工资问题又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但在连城农民工追讨“血汗钱”有了依靠,连城采取“三招”打造“清欠防火墙”。2005年连城共受理农民工欠薪案件78起,涉案金额150余万元,追回95%以上。近年来,赣龙铁路、冠豸山机场、龙长高速公路等一些国家、省、市级重点工程项目纷纷落户连城,每年吸引了五六千农民工,一些用工单位存在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业内人土分析,清理用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难在,农民工法律意识普遍较淡薄,没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耍赖,卷款逃跑等。  相似文献   

19.
聚焦欠薪     
近年来,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一到年末,有些黑心老板欠薪潜逃甚至“人间蒸发”,辛苦一年的农民工却拿不到血汗钱,从而引发了一些恶性事件。为此,如何遏制恶意欠薪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在为广大劳动者送去新年祝福的同时,也把目光再次聚焦欠薪现象。  相似文献   

20.
要破解农民工欠薪难题,政府部门要落实好中央有关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相关文件,在预防欠薪机制上下功夫。要增加对农民工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签订劳动合同的比率,增强维权意识。最关键的还是要消除城乡二元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