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逻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从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以来,精神分析运动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循着内部和外部两条路径.内部发展路径指的是,精神分析内部的不断分裂与重组、演变与发展.其逻辑线索是,弗洛伊德所倡导的驱力模式,经过荣格、阿德勒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分别对应着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学派和自体心理学等,它们从学科内部推动着精神分析运动向前继续发展.外部发展路径指的是,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从外部学科,如医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语言学等积极汲取养分,一些精神分析学家把传统精神分析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分别出现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存在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解释学精神分析以及后现代精神分析学等,它们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继续向外发展.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是现代精神分析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其创立与发展依赖于两次大的转变,一是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的转变,二是从成人精神分析向儿童精神分析的转变.其基本思想内涵主要表现为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以及社会文化学派等各自对儿童内在心理世界的理解、对心理结构的理解、对心理发展动力的理解以及对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儿童精神分析的出现被视为是精神分析"新范式的开始".儿童精神分析学的方法主要来自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与临床发现,迥异于学院心理学的方法,有其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其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二是治疗方法.儿童精神分析学最主要的方法包括重构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以及游戏疗法.纵观儿童精神分析学的主要方法,我们会发现它们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发展心理学则更多地是进行标准化研究和对发展过程的详细描绘,而儿童精神分析学者更多研究心理发展动力与潜意识的影响.二者在研究结果与研究内容方面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儿童精神分析学的研究主题,如母婴关系、自我功能、自我发展、分离与剥夺、受挫与攻击性等逐渐纳入发展心理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论科赫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科赫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论,剖析了科赫特对精神分析实质的论述,具体阐述了科赫特对神入这一概念的澄清,分析了科赫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论对其所发展的精神分析自身心理学和整个精神分析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科赫特对精神分析实质的界定,为精神分析自身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证明了自身心理学仍然属于精神分析传统,确保了精神分析是一门纯粹的心理学,为反对精神分析的生物学化倾向和社会学化倾向提供了依据。科赫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论也导致科赫特的自身心理学只描述个体早期心理发展的般状况,而不关注其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自身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新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科赫特的自身心理学同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指出自身心理学对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及其动力的解释 ,所采用的精神分析研究和治疗的方法都不同于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它不但能够解释传统精神分析所不能解释的自身障碍 ,而且能够涵盖、解释传统精神分析理论能够解释的现象 ,是一个精神分析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析与诠释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多元、双向的。传统诠释学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古典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和发展,而在现代诠释学家那里,精神分析既被当做重要的"文本"来解读,又被视为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工具。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成为现代诠释学创立过程中重要的理论工具和解读文本,例如,现代诠释学的创始人利科和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哈贝马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解读,以揭示精神分析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融合的过程,以及它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经久不衰的多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析运动的百年发展历程是一种不断分裂与整合的过程.其整合过程就是不断地克服片面性、极端性从而逐渐地走向互相吸收、融合的历程,表现在它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其内部的各种模式之间以及它与外部诸多学科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精神分析运动的整合逻辑与其发展逻辑相一致,也循着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两条路径.内部整合路径是指精神分析内部的各种模式之间的整合,即对驱力或本能、自我、客体关系与自体模式之间的不断整合,包括雅可布森的自我理论整合、克恩伯格的客体关系理论整合、科赫特的自体理论整合和米契尔的关系理论整合等.外部整合路径是指精神分析与外部邻近学科,如社会学、文化学、哲学、语言学、医学和神经科学之间的整合,包括社会文化学派的文化理论整合、存在精神分析的人本主义理论整合、拉康的语言学理论整合和神经科学的科学化整合等.回眸精神分析运动的百年历程,无论是内部整合还是外部整合都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沙利文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人际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反对弗洛伊德强调个体的内部心理机制即由本能驱力决定的内部心灵的观点,转而强调人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人际关系或相互作用关系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表现为人际关系。他从人际关系的视角解释了人格含义、人格动态过程、人格结构、人格认知水平和人格发展各阶段。他认为个体的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不良人际关系造成的。他将精神病院视为人格成长的学校,将精神病学家视为人际关系的专家,将心理治疗视为教育。沙利文开创了精神分析和精神病学研究的社会文化方向,也对这两个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并通过他的中国学生对中国早期的精神分析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析自身心理学的出现,因应了美国人精神状况的深刻变化.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这导致了美国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变化,导致传统家庭结构的解体.享乐主义疏离了人际关系;性解放思潮一方面破除了性禁忌,另一方面导致离婚率上升;女权主义运动一方面使妇女走出家庭,获得独立,另一方面淡化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关系.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导致结构性神经症越来越少,自身障碍越来越多.精神分析从研究心理冲突,特别是从研究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的心理冲突,逐渐转向研究自身的发展,从而导致精神分析自身心理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0.
解释学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纵观西方心理学百年发展史,解释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尤其对理解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西方心理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文本”为对象,以理解和解释为方法,重视整体性和历史制约性原则等四个方面。解释学方法论作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第三势力”,支持了人文科学倾向的心理学的发展,但同时它自身又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