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公职人员财产状况问题颇受争议。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未能完整构建。通过研究财产申报制度基本理论和地方性实践探索情况,借鉴国外财产申报制度规定,还原财产申报制度的应有内涵和范畴,理顺财产申报和财产公开的关系,并设置相关制度予以规范,有助于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财产申报制度作为反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起来,是有效规范公务员行为的一项基本制度和国际惯例。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而且有关财产申报制度的文件和规定也未彻底的实施到位。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到底面临怎样的阻力和困境,有待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保障政府的廉洁、高效、公正,各国普遍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遏制腐败的法律制度,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实践证明,它在保障政府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许多国家从源头遏制腐败的利器。本文试图借鉴国外相关财产申报法律制度与经验,从分析现有干部收入申报制度的利弊角度出发,提出用现代信息公开的手段重整我国财产申报制度以构建财产公开制度并使其法治化的构想,以期对完善我国财产申报和财产公开制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预防腐败,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全球公认的对腐败能够有效预防和惩治的法律制度。本文针对推进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讨论了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发展概况,提出对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立法意见。  相似文献   

5.
财产申报公开制度来源于西方,是许多国家预防公职人员腐败行为的一种常用手段,被誉为"阳光法案"。而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在借鉴国外经验过程中也出现制度"水土不服"现象。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如何完善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并从不同方面对该项制度的建立提出明确的建议与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主权在民共识是建构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的理论起点。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具有矫正权力、遏制腐败、提升公务员职业伦理的现实意义。公务员隐私权应予克减,这是对该职业群体的正当伦理要求,一旦个体与该职业分离,对其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即应回归常态。基于身份的联系也应对公务员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予以适当克减,但这种身份关系的辐射半径要作控制。公务员从事事关国家秘密之特殊职务,其财产公开问题当以国家秘密优先,但“国家利益”、“国家秘密”等的界定应慎重。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侵犯商业秘密则是一个伪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职人员是社会的精英和国家的财富,须以制度对精英进行保护,以防其腐败。国外不少国家财产申报制度在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上已日趋完备,在防止公职人员腐败(保护公职人员)方面成效显著。因此,有必要从财产申报的主体、内容、时间、受理与审查、资料的公开、处理等方面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健全我国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反腐败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千呼万唤出不来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健全。当前公务员财产申报配套制度建设的客观生态条件已然成熟。现有研究对配套制度这一领域作专题探讨的还十分有限。通过调查研究,笔者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配套制度的构建提出合理化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回应人民的要求,加快了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的步伐。在中华文化圈内,港澳台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并发挥了其预防与遏制腐败的功效。港澳台与大陆同种同文化,其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的成功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大陆更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国的公务员制度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统一、完整和较为科学的现代人事制度,内容全面涉及公务员的地位、权利义务、分类、录用、考核、晋升、物质利益、奖励处分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特色鲜明的内容值得我国吸收借鉴:对公务员依法管理、注重协商;成熟完善的公务员培训制度;公开透明的财产申报制度以及公务员的权利救济方面的充分保障等。  相似文献   

11.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信息公示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信息公示机制,作为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中的一项制度安排,其本质在于通过对申报资料的公开,以便于人们判断公职人员的私利与公职之间是否存在冲突,从而实现对公职人员财产变化的社会监督。国外的实施经验以及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党政机构的探索表明,必须健全财产申报制度的监督功能,发挥其独特的政治功效。为此,应结合中国的政治体制与现实情况构建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12.
构建我国切实可行的财产申报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务员财产申报未纳入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对于促进勤政廉政、惩治腐败极为不利。文章试探讨了我国现有的财产申报制度的现状及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实践中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央层面"上行下效"的财产申报制度的缺失。上行才能下效,为此,中央高层作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的政治决断,是构建"上行下效"官员财产申报的前提;中央高层财产申报的实际行动是构建"上行下效"官员财产申报的关键;增强财产申报受理机关的权威性与执行力是构建"上行下效"官员财产申报的保障;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是构建"上行下效"官员财产申报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终端反腐利器。广东省作为全国开展官员财产申报的省级试点地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与经验,但试点尚存在申报主体和内容过于窄小,层次地位较低、缺乏法规强制性,申报公开时间短、不完全透明,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为此,下一阶段需完善申报的主体和内容,解决实际操作的难点;自上而下,推动财产申报有效进行;科学设计申报公开的时间,避免不透明问题;完善监督,辅助财产申报顺利进行,逐步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广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长足和稳定发展,以发挥好辐射全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既打"老虎"也拍"苍蝇",成效显著。公务人员财产申报是从源头处预防腐败现象发生需要规范化、常态化的一项制度。我国公务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申报主体方面规定范围不全面、需要进行申报的财产种类和类别略显狭窄、受理审查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对主体不如实申报的违规行为处罚不当等问题。导致这一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既包括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也包括与之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务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就要从申报主体、申报客体、受理申报机关和事后责任进行细致化、具体化规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财产申报制度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历程和瓶颈,同时提出了财产申报制度在我国全面推广和实施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反腐制度体系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由刑法规定的、相对于其他反腐罪名处于附属、补漏性地位的一项制度安排。其具体政策作用在于防止放纵一定犯罪(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贪腐行为),解决一些关联犯罪可能的证明难题,防止案件拖延。作用有限已难以满足目前反腐斗争需求,在实务中还产生不少负面影响。财产申报制度的创设能够使该罪获得相对独立地位,充分释放其反腐能力,并消除其负面影响。在我国财产申报制度注定出台的情况下,应考虑重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或其替代性罪名(包括其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早在25年前,中央就开始关注和研究财产申报法制建设,出台过规定“草案”,也曾列入“八五”立法规划。近年,地方相关“立法”活动频繁,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若没有中央立法顶层设计之决心,地方实践恐难继续往下推动,现有制度也恐难落于实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现代反腐、防腐的有效而必要的制度,契合庞大文官群体反腐之需要,是透明政府理论延伸及公职人员个人生活的体现。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制化路向,应从三个方面重点突破:扩展申报主体的范围,穷尽申报内容,明确申报时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随着反腐倡廉的新进展,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全面实施,有赖于能否摆正制度与道德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与道德的恰适关系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问题。本文试结合国外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成功理论和经验,从制度和道德的关系上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进行理论探析。我国拥有深厚的道德哲学和道德实践的历史传统,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必须围绕本国的道德资源和制度环境来建构。同时,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不仅是道德责任与政治义务的辩证统一,而且还是民主政治和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促进机制。因此,只有把制度规范与道德约束结合起来,才能构造合理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和有效的反腐倡廉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现行夫妻财产制是以法定财产制为主、约定财产制为辅的夫妻财产制,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家庭财产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其不足之处已经充分显露出来,完善之势在必行:规定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健全约定财产制,作为法定财产制的有益补充;建立夫妻财产登记制度,区分婚前财产登记和婚后财产登记;认定夫妻共同财产期待权;在夫妻财产关系中纳入公证程序,对婚前财产契约、夫妻财产契约、房产继承、股票继承、受赠或受遗赠、婚后财产登记等方面设置公证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