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卫国 《中国法律》2004,(6):24-25,90-92
管理人的性质,学理上存在着不同的学说,如“债权人代表说”、“债务人代表说”、“财团代表说”、“受托人说”和“法定机构说”。在新破产法起草过程中,主导性意见是法定机构说。  相似文献   

2.
对犯罪故意是否含违法性认识,我国刑法界通说采否定说。但违法性认识肯定说已为众多国家刑法学界所接受。面对当前法治现状,应在坚持否定说的基础上,谨慎借鉴肯定说部分观点,逐步实现刑法的中国化与现代化接轨。  相似文献   

3.
财产罪的保护法益之上存在所有权说、本权说与占有说的对立。所有权说、本权说存在保护范围过于狭窄的弊端,占有说又存在保护范围过于宽泛的缺陷,处于本权说与占有说之间的修正说成为主流立场。占有原为所有权的权能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已具有独立的价值和地位。不过,并非所有的占有侵害都成立财产罪,基于占有说的立场必须对财产犯的保护范围作出适当限制以合理划定财产罪的成立范围。合理对抗本权的占有是我国财产罪的保护法益。  相似文献   

4.
关于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民诉法学界,出现了诸多不同的见解。有学者曾将其进行了归纳整理,列举出九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司法行政手段说;2、制裁说;3、排除手段说;4、强制手段说;5、强制教育方法说;6、强制教育手段说;7、强制手段和强制教育方法说;8、强制或处罚手段说;9、有制裁性的强制手段、教育手段说。  相似文献   

5.
试析心理学历史编纂学的内在说和外在说马向真心理学史家在编写历史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对立的倾向,诸如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厚今说与厚古说,内在说与外在说,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等。心理学史家如何处理这些倾向,会影响和决定他们怎样编写有关的历史。因此,每个心理...  相似文献   

6.
一民 《政府法制》2013,(5):19-19
一天,胡乔木来到机要室,说要查找一份电报,是中央工委发来的,内容是关于土改方面的。我说,工委的所有电报都马上给主席送,一刻都不能耽误,这你是知道的。他说:“我也记得主席看过这份电报。但他说没见到,还跟我发脾气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监察》2011,(13):53-53
有人说,他是忘我工作的“拼命三郎”,有人说,他是铁面无私的“办案能手”。还有人说,他是敬业奉献的“忠诚卫士”。而更多的人说,他像呵护热带雨林的神鸟,在反腐倡廉的征途上,伴着五彩云霞的起落,伴着万家灯火的明灭,辛勤地奔波在望天树下浓密的雨林……  相似文献   

8.
佚名 《天津律师》2007,(2):32-34
可能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职业比律师更能引起争议的了。说律师铁肩担道义的,大有人在;说律师黑心赚钱的.也确有害群之马;说律师代表了文明社会的进步程度,有道理:说律师也为坏人说话.有这事:说律师赚钱,不错;说律师辛苦劳碌,不假。所有这些说法.都反映了部分的事实,但加起来,也无法反映律师职业的特性.就像瞎子摸象.各执一词.  相似文献   

9.
海棠红 《江淮法治》2009,(20):60-61
孩子入学年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在人们心中的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问题。说不大,是因为孩子如果生在了九、十月份。就意味着要迟上一年学,接受迟上,一切也就迎刃而解;说不小,是因为想要孩子不迟上学,那就得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或者改户口,或者交钱找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为什么要做律师?就如我经常思考的哲学问题一样,确实令人费解!可能有人见到这个问题会大笑,老子说过,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为道。很多人会说,做律师,是谋生的手段,吾业赖是以食吾躯。诚然!进一步者,会说,我喜欢这一行业。古人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辈已鲜矣!  相似文献   

11.
古今学者对孔子删诗说的论争,其分歧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孔子删《诗》说的源起与生成,二是最早否定孔子删《诗》说的是何人,三是孔子删《诗》说可信与否的具体辨析。根据现存文献资料,此说的最早提出者是司马迁,最早的否定者是孔颖达。从古诗三千之数、孔子编选取舍的标准、季札观乐等角度考查,孔子删《诗》说可信。  相似文献   

12.
论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当代人文科学中普遍使用的概念。哲学界对价值的含义有多种解说,其中主要有“属性说”、“兴趣说”和“关系说”三种,其中“关系说”在我国哲学界已渐成通说。“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任何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等对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监狱学刊》2009,(2):114-114
游涵在2008年3月1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说,当《闯关东》在中央一台热播时,听到许多人对老朱家哥仨品头论足。其中许多人对老大传文颇有微词,说他性格懦弱。胆小怕事,眼高手低;说老二传武敢作敢当,一点儿也不窝囊,关键时刻能站出来;说老三传杰聪明伶俐,厚道……如果老大真像人们说的那样窝囊,那么当他看到弟弟传武被日本人杀害后,为什么毫不犹豫地向森田开枪?  相似文献   

14.
立功的成立条件再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立功的成立条件,目前有“二要件说”、“三要件说”、“四要件说”、“多 要件说”等观点,其中“四要件说”较为合理。立功的主体必须为犯罪人,时间是从犯罪人到案至刑罚执行完毕时止,立功的内容应真实、有效,立功的实质要件是有益于社会并达到突出程度。非协助司法机关的行为不能构成立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律师》2007,(4):18-18
在十届全国政协近3000位委员中,王林是唯一一位来自基层的专职从事法律援助的委员。每次到北京开“两会”,他都句句不离法律援助话题。5年里,王林觉得自己很幸运,他的有关法律援助的提案几乎都得到了落实。有人说王林了不起,说了不白说,而王林则说,这只是他顺应了政府关注民生,实施民本政策的大潮流。  相似文献   

16.
恿公的智慧     
王学江 《政府法制》2010,(12):47-47
智叟市长刚刚上任,信访局长就打来电话,说有一老头想拜见他。智叟市长一拍桌子说:“什么老头,你们这里有没有规矩,市长也是谁都随便可以见得啊……”信访局长一听,忙颤音连连地说:“市长,他说他和您是亲戚。”“什么,亲戚,我这里可没什么亲戚,异地任职,  相似文献   

17.
关于注意能力与注意义务的关系,学界主要有五种观点:注意能力中介说、注意能力前提说、注意能力与注意义务并列说、注意能力与注意义务分离说、注意能力与注意义务独立说。本文认为,注意能力与注意义务应统一于违反注意义务之中,持注意义务与注意能力对立统一说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他是江淮大地上的吴运铎;有人说,他是农技战线上的“王铁人”;也有人说,他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还有人说,他是活着的焦裕禄、孔繁森。温家宝总理称他:“全国农技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也是残疾人自立的一面旗帜!”而他自己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根在农村,与农村、农业、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肖菲 《法律与生活》2012,(23):23-23
这几个案例不得不说是当下离婚后的典型情况。有人说,这是因为离婚造成了一方的不愉快而继续复仇的行为;有人说,这是因为双方有爱使他们藕断丝连;也有人说,这是双方缘分未尽、情缘未了,也或者说是孽缘。我说,这就是一种折磨,折磨了别人,也折磨了自己。  相似文献   

20.
试论受贿罪中“贿赂”的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贿赂是指“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①。结合这一解释,可以认为通常所说的贿赂具有两个特征:其一,它是一种财物;其二,是用来买通他人的。关于贿赂的范围,自1979年《刑法》颁布以来就有不同认识,进行归纳大致有3种主要的观点②:(1)财物说。此说认为,贿赂应限定为金钱和物品,即财物。(2)物质利益说。此说认为,贿赂是指财物以及诸如设定债权、免除债务、提供劳务或担保、降低贷款利息、提供住房等可以用金钱计算的物质利益。(3)利益说。又称需要说。此说认为,贿赂应指财物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