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扬民主,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做好高校统战工作 为协调和处理好五大关系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和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强调提出,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是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五大关系,也是统一战线领域需要把握和处理好的五大关系,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这“五大关系”.在2006年10月份举行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在2006年7月.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五大关系”,他说:“要正确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报告指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一 在2006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全面深刻论述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级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五个关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是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促进这“五大关系”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必须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近些年来,丽江市统战工作着眼于推进“五大关系”和谐,谱写了服务丽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宗教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必须把党的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和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相结合,加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引导工作,使之融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近日,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听取省委统战部关于全国统战部长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意见的汇报。孙政才指出,统战工作是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的重要工作,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国际国内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日益加深,我省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统战工作要做到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谋划安排落实。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我们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有关人民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支持和参与。社会和谐稳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统一战线服务发展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统一战线对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和谐之基。统一战线作为最广泛的政治联盟,联系着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和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会,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7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8%。民族工作既有城市工作,又有农村工作,且有民族成分齐全、绝对人口数量大、大分散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城市民族工作在全市民族工作中有带动、窗口、示范、辐射的功能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也必然是我们党领导全体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其特殊的使命,也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必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  相似文献   

14.
当前,海峡两岸关系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可以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下,继往开来,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因为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发挥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的功能。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执政...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协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政党关系、宗教关系、阶级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七大报告这一精髓内容的提出,是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更好地运用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继续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同舟共济     
《协商论坛》2011,(10):40-40
确山县委统战部召开纪念辛亥百年座谈会 10月10日,确山县委统战部召开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全体机关干部及各界人士代表5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表示:纪念辛亥百年就是为了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高立新)  相似文献   

17.
当前,海峡两岸关系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可以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下,继往开来,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因为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发挥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的功能。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中具有诸多特点和优势。这些特点和优势为人民政协按照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这是党对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重要地位与作用的新定位,也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9.
岩采 《今日民族》2008,(2):48-5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相似文献   

20.
促进各政党、民族、宗教、阶层和海内外同胞之间关系的和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当前,我国五大关系总体上讲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着影响五大关系和谐的诸多消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整合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的利益,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