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4月8日至11日,全国地名工作会议在泉城济南召开.会议总结了自1991年全国地名管理工作会议至今13年来的地名管理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地名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樊文 《中国民政》2024,(1):50-51
<正>车桥镇、卢滩村、大胡庄、横沟村……一个个有地方特色的地名,讲述着一段段红色历史故事,传递着催人奋进的力量。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22年,淮安区以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为契机,不断深挖地名文化资源,加强红色地名保护,发挥地名产业价值。2023年,淮安区创新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进一步提高地名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指法定的或未法定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当今社会,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一种宝贵的资源而被人们所认识,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起来。地名管理工作的总量加大了,内容增多了;但是另一方面大多数地区没有把地名管理工作列入当地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上地方财政普遍紧张,致使地名经费相对逐年减少,有的地方干脆革除了地名资金调拨项目。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好日益严重的地名经费紧缺问题呢,笔者认为,目前可采取的一个办法是发展地名经济。发展地名经济就是变传统地名工作的无偿服务为部分的有偿服务。其可行渠道很多…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曾说过: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地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了千百年的情感传承。取好新地名,留住老地名,才能守护住我们共同的回忆与温度。日前,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组织召开地名用字与地名文化保护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解决地名用字中的特殊读音和特殊书写,进一步加强地名保护展开讨论。专家一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地名管理工作基本情况甘肃省地名工作起步较早,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全省14个地(洲、市)76个县(市、区),均设有地名管理机构,并都配备了专职干部。甘肃省地名办公室立于1981年,机构改革后划归省民政厅,现为省勘界办公室(正厅级)下面的一个处室。近年来,他们重点抓了:一是地名法规建设,已拟定《甘肃省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待省人大批准后,将正式颁布执行。二是根据国家四部(民政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通知要求,已完成了全省的国道地名设标工作。三是对城市各类建筑物名称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甘肃省…  相似文献   

6.
正地名是承载历史和凝聚认同感的"容器"。在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上,地名被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据2014年全国地名普查发布数据显示:近30年来,伴随基层行政区划和建制村调整,我国约有6万个乡镇名称、40多万个村名被遗弃,它们的名字永远地躺在了故纸堆里。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迫在眉睫,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  相似文献   

7.
<正>地名,是每一个乡村的独特印记,地名文化是乡村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根”与“魂”。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以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为总抓手,探索实施“地名+”创新工程,深挖历史文化、红色地名、乡村地名等地名文化内涵,坚持乡村振兴地名先行、数字赋能、文化助力目标任务,构建“一路一带一脉”建设美好家园新路径,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地名工作特别是城市地名工作日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更与群众的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连。人们不仅需要传统的地名标牌导向寻址,也需要通过地名追寻文化的足迹,还需要通过准确的地名电子信息获得导航、定位等"互联网+"的优质服务,更需要通过精准和现势的地名信息为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312号《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已经2023年12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市长殷勇2023年12月13日第一条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国际交往的需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广东民政》2011,(3):26-28
一、规划理念和内容 2008年9月,南海区民政局通过公开招标,由中山大学编制了该区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地名规划,并于2009年11月通过专家评审。南海区地名规划的区域范刚为南海区行政管辖范围,覆盖了全区八个镇街,土地总面积1073.82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07,(2):41-41
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后,根据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总体部署,从2005年开始,民政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县乡镇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名标志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为进一步加强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管理,以维护地名标志作为国家法定标志物的严肃性,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12.
正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吐鲁番市在圆满高效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基础上,又完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一定研究难度的地名故事调研和重点地名的考证工作,撰写了20余万字的系列地名考证《吐鲁番市地名故事集》,成为新疆第二次地名普查标准化工作的示范性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出席会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时间和内容。宫蒲光介绍,2014年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从2014年7月1日开始,到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部署要求和云南省地名普查成果规划,2018年,云南省地名普查办提前筹谋规划,积极争取经费支持,开展调查论证,扎实有序推进"三个一"(一本故事书、一个档案管理系统、一个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工作。 一是建设区划地名档案管理系统。积极推进地名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地名普查档案管理,建设云南省区划地名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案卷电子化管理、检索以及档案统计和调阅打印等功能,无缝对接省级区划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签字结束,历时14年之久。在这14年中,特别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抗战开始后的8年中,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分民族、阶级,不分宗教信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投身到波澜壮阔的抗日洪流中,共同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抗战乐章,第一次取得了100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  相似文献   

16.
为总结城市地名设标工作,推动地名设标工作向县乡镇地区扩展,进一步建立、完善全国城乡地名标志服务体系,8月12日,民政部、交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召开了“全国城市地名设标总结暨部署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总结了5年城市地名设标工作的成果和经验,表彰了69个“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先进城市”和189名“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先进个人”,四部(局)领导同志为地名设标先进城市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发了奖牌。会议部署了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李学举部长对做好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希望各地重视做好地名标志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地名标志体系长久发挥作用。罗平飞副部长总结了5年来城市地名设标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成果和基本经验,并对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做了具体安排。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李东升、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葛志荣出席了会议。民政部等四部(局)领导同志及有关人员,部分省区先进城市和先进个人代表,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交通、工商、质检四部门领导,设标先进城市代表和先进个人及相关人员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地名管理既是社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当前,地名管理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民政部门如何才能搞好地名管理?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8.
<正>国发[201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掌握地名基本信息,提高我国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定于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地名普查的目的是查清地名基本情况,掌握地名基础数据,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开展地名普查,有  相似文献   

19.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它在许多时候也是人的"名片"。当主持人自豪地称自己是"某地之人",更多的潜台词是——我身上有某种与"某地"相关的优秀品质。这种以地名代表人之品质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成长。《中国地名大会》不但展现了地名蕴含的文化,也展现了地名蕴含的文化地理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在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重庆地名工作紧紧围绕新时代"大爱民政"建设,梳理地名溯源,夯实地名普查,规范地名管理,弘扬地名文化,延伸重庆文脉,推动重庆发展,着力打造方便快捷的地名公共服务,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一是推进地名服务"信息化"。实施"数字地名"工程,启动建设地名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编制《地名普查数据脱密技术方案》,建成省级地名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区划地名数据库、普查网站群、区划地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