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对天仙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方法 查阅文献,在明确天仙子及其混伪品种类的基础上,应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其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天仙子及其混伪品呈现不同的微性状特征,在性状、大小、色泽、表面光滑程度、表面附属物等方面有较明显的区别。结论 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可以对天仙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准确找出白薇与其混伪品老瓜头、紫花合掌消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鉴别点。方法 在野外调查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和采集药材样品,运用药材性状鉴定、微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等方法对白薇及其伪品的鉴别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白薇及其伪品药材的主要区别在于根粗细均匀,表面有细纵褶皱及点状分泌物,木心颜色淡黄及占横断面的比例较小,表皮下皮层常茎向延长、皮层宽,内皮层类圆以及其内侧石细胞无或偶有出现等。结论 可通过性状鉴别、微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方法将白薇及其混伪品老瓜头、紫花合掌消区别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市场上销售的薄荷及其混伪品留兰香进行微性状鉴别。方法 采用生物显微镜结合显微成像系统,对薄荷及留兰香叶面、叶缘和叶脉的微性状进行观察、拍摄和鉴别。结果 薄荷和留兰香的上表面、下表面、叶缘、叶脉的微性状具有较大差异,薄荷叶上表面的非腺毛明显长于留兰香,薄荷叶叶缘和叶脉主脉存在大量的非腺毛,而留兰香叶缘和叶脉主脉则很少有非腺毛。结论 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别法可以对薄荷及混伪品留兰香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中药材市场中红花及其掺伪品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微性状鉴定法对红花及其掺伪品进行观察鉴别。结果 红花与其伪品、掺伪品存在明显区别,红花花冠颜色和微性状特征可确定是否为正品;花丝与花药颜色及水浸后的花冠颜色可区别是否提取有效成分;红花花冠表面附着物的特征可以区别是否掺杂增加质量,花粉粒颜色为红色即可认定为染色红花。结论 微性状鉴别法可准确区分红花正品与掺伪品,并可作为中药鉴别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白鹃梅花蕾及嫩叶的显微特征,为其生药学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 白鹃梅食用部位具有独特的性状,其叶、花及花的粉末具有独特的显微特征。结论 白鹃梅花蕾及嫩叶的显微鉴别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一项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何首乌饮片与其伪品的生药鉴别。方法:对何首乌饮片与其伪品黄药子饮片进行性状及显微鉴别。结果:何首乌饮片与其伪品的外观性状及显微结构区别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败酱科败酱属6种同属药用植物的原植物及其根药材进行鉴别。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微性状鉴别法和显微鉴别法对6种植物的根、茎、花序梗、花和果实等部位进行比较鉴别。结果败酱无果苞,花序梗单侧具糙毛,簇晶多成排或散聚于细胞中;攀倒甑、斑花败酱茎具两列糙毛,花白色或黄白相间,簇晶少;少蕊败酱无根茎花序梗具柔弱糙毛,簇晶多;异叶败酱花序梗被短糙毛,石细胞多且层纹明显;岩败酱果苞常具3主脉,花序梗被微糙毛,石细胞少。结论通过性状、微性状和显微特征可以鉴别败酱属6种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8.
川贝母与浙贝母是临床常用的两味中药,先秦时期均以“贝母”之名统之,用以疗郁疾。明末以后,川贝母、浙贝母从“贝母”之名的统称下区分出来,其功效也开始独立划分,并经历了从区分到明确、从深入到总结、从矫往到承袭的认识发展过程。与现代记载相较,古代文献对川贝母的“解郁愁、散逆气”之功以及浙贝母的“清降”之性有更明确深入的认识,前者多体现在解气郁、痰郁之疾,后者多体现在宣降止咳、内开郁结、通降痹阻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目前药材市场上流通的金钱白花蛇及其伪品进行鉴别。 方法 利用性状鉴别法对金钱白花蛇及伪品进行性状鉴别,利用微性状鉴别法对金钱白花蛇及伪品的鳞片特征进行鉴别。 结果 4个样品中,仅一种样品为金钱白花蛇,其他3种样品为赤练蛇,其中2种样品为黑漆染色的赤练蛇。 结论 微性状鉴别法可以用于金钱白花蛇的真伪鉴别,市场上流通的金钱白花蛇造假严重,危及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寻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以快速鉴别市售乌梢蛇的真伪。方法 通过微性状鉴定法,对市售乌梢蛇的真伪进行鉴别。结果 乌梢蛇在市场上的伪品有灰鼠蛇、滑鼠蛇、眼镜蛇、赤链华游蛇、白链蛇等。通过微性状鉴别研究发现,湖南和四川产乌梢蛇体背的单鳞蛇皮均呈紫黑色,腹部均呈淡蓝色,具杂乱分布的斑点群,且湖南产乌梢蛇中央纵线处为黄棕色,具整齐分布的黑色斑点群;乌梢蛇伪品的单鳞蛇皮在其色泽与斑纹上与正品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微性状鉴别方法可有效且精准地鉴别市售乌梢蛇的真伪,弥补传统经验鉴别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不同基原败酱药材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应用Phenix生物显微镜对不同基原败酱药材粉末特征进行观察。结果 黄花败酱和斑花败酱非腺毛细胞壁上具有疣状突起,白花败酱和异叶败酱非腺毛细胞壁上不具有疣状突起;黄花败酱中含有复粒和单粒淀粉粒,其他3种皆为单粒淀粉粒;异叶败酱木栓细胞中含有黄色分泌细胞,而其他3种所含分泌细胞不明显或者不含分泌细胞;白花败酱中含有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而其他3种中含有孔纹导管、梯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结论 显微鉴别能够快速、经济、准确鉴别败酱药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枝黄花进行鉴别,从而控制一枝黄花的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显微鉴定技术对两种样品的叶片进行显微制片并对比观察。结果 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叶缘非腺毛的细胞构成数目和叶片下表皮非腺毛的类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一枝黄花叶缘非腺毛常为3~7个细胞,而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缘非腺毛多由2~4个细胞构成,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下表皮具有非鼠尾状的普通非腺毛,而一枝黄花则无。结论 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叶片上的显微差异可以作为一枝黄花药材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同假币作斗争是我国刑事领域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伪造的人民币必然出现一些与真币不同的特征 ,这是我们识别假币的根据。传统的物理识别方法因其固有的局限性 ,往往不能将假币 ,特别是仿真程度较高的假币有效地识别开来。因此 ,必须在传统识别方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处于身份认同模糊的状态,并且大部分农民工倾向于认同农民这一制度性身份。经SPSS统计软件回归分析后发现,务农时间、进城期望、进城时间、市民朋友数量、社会交往情况、生活满意度、相对剥夺感、农村传统生活方式认同度、未来打算这几个变量显著地影响着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状况。  相似文献   

15.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中,有关机关常常被各种规范性文件上授权的词句所迷惑,不能准确识别出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许可权,原因在于我国立法并无具体统一的行政许可判断标准方面的规定。有必要借鉴国外行政许可识别的经验和理论,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行政许可的前提、行政许可的性质、行政许可的类型四个方面来构建我国行政许可的识别理论。依据此理论对实践中有争议的行政权进行类型化分析,提炼出审批、批准、审核、核准、登记五种行政许可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中药微性状鉴定法是近年新提出的一种中药材鉴定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和袖珍显微镜等结合适合的电脑软件,观察、拍摄药材表面的细微特征信息,根据药材表面反映出的不同信息特征达到鉴别中药材的目的.该方法不同于显微鉴定法,是性状鉴定法向着微观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鉴别市场上大蓟及其2种伪品。方法 通过微性状鉴定法对大蓟及其伪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蓟的茎、叶均被蛛丝毛及多细胞长节毛,苞片两面及边缘均被毛,花丝亦被毛,花药顶端呈长三角形,冠毛顶端呈纺锤形扩大或渐细;刺儿菜茎、叶仅被蛛丝毛,苞片内面无毛,花药顶端呈削尖状,冠毛顶端渐细;花叶滇苦菜茎、叶以及苞片均无毛,花丝光滑,花药顶端呈黑色,花冠被长毛,果实边缘具齿。结论 微性状鉴定法可准确、快速地鉴别大蓟及其伪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