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洁韵 《新青年》2015,(4):16-17
海拔接近4千米,异常寒冷的丘陵草原上,凌晨一点,通常只有天空明亮的月和闪烁的星,但今天,黑暗中却多了一簇昏黄摇曳的篝火。当远处响起火车的呼啸,篝火前两个单薄的身影猛然起身跑向山顶,按下早已架在那里的相机快门,用慢快门,超长时间的曝光记录了一条闪亮的钢铁巨龙在围绕山头,盘旋而上过程中四溢的能量之光,15分钟后,一张罕见的摄影作品诞生了。【从小就对火车情有独钟】我们的主人公王嵬就是这其中一人,年仅22岁的他,从小在京包线旁长大,俯瞰着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那磅礴的气势震撼了他,从此俘虏了他的心。  相似文献   

2.
忙碌的“国际倒爷们” 从明斯克乘火车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只有两个多小时路程,可是我们却足足坐了一个上午。原因很简单:两国之间新设了关卡,仅出入境检查就花了一个半小时。 火车在立陶宛边境的凯恩尔小站停了下来。车厢里出现了几位身穿制服的立陶宛人。由于看不懂他们制服上的标记,所以也分不清是边防军人还是海关官员。见到我们这几位远道  相似文献   

3.
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特使鲍林到泰国,他带来一列小型玩具火车,作为女王送给拉玛四世王的礼物。这列小火车备有铁轨,设备齐全,与真火车一模一样。拉玛四世和他的宫廷大臣们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许这是泰国人第一次见到“火车”。 泰国第一条铁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3年。这条铁路是一家名叫“北榄铁路公司”的私营公司修筑的,全长仅二十多公里,它把首都曼谷和著名的海滨避暑盛地北榄联接起来,是一条专供旅游的铁路。二十世纪初,“北榄快车”已名闻全泰,从而也  相似文献   

4.
听火车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得知这次出差要坐一晚上的火车,一阵小雀跃涌上了心头:有近十年没坐火车了,真心盼望啊!希望是一辆慢火车,一如万芳所唱的:"慢火车,火车慢/我要爬  相似文献   

5.
情像一座城市,总有一些人出来,也有一些人进去。当许多年过去以后,当新鲜的记忆老去时,想起当年的朋友,心里常常泛起温情的涟漪,他或是她,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想起他们,就像是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娟子是我大学时代的朋友,尽管过去了十几年,但我仍然能记起,她向我憧憬爱情的那个晚上的情景。那时候我们都在上大学,上学的时候,我在她的下铺。那时候刚刚放完暑假,我和娟子是老乡,我们乘同一列火车返校,寝室里的其他6位还没有回来,那天晚上,房间里只有我和娟子。在没有其他人的晚上,我们好像一下子变成了亲…  相似文献   

6.
黄昏,从尼来吉哈早市登上返回布达佩斯的火车时,这雨仍不紧不慢地下着,十一月份还下雨,该叫“冬雨”了吧。出门的人最怕赶上下雨,身上湿漉漉的,脚上泥乎乎的。烦人的雨。 想起早晨去尼来吉哈早市时,乘坐的列车蛮气派,真像电影牛的国际列车,装着透明玻璃拉门的车厢,松软的皮靠椅,车厢内温暖如春,乘客中穿西服、系领带、提皮箱的一个个显得阔绰。坐在这种列车上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秘密组建纪实1.34次特快列车上的紧急会议976,一个东方文化特征的代号火车内挤满子军官,谢秋云语惊四座:……1993年3月17日,从南宁始发的34次特快列车徐徐停靠在广西柳州车站。在拥挤的上车人流中,方一位面容清瘦、风度儒稚的解放军大校军官疾步登上了软卧车厢。他叫谢秋云,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政治部副主仟。刚一安放好自己简单的行李,他便迫不及待地到各个车厢走了一趟。在软卧车厢、硬卧车厢、硬座车厢、餐车……他不断地同一些军人打招呼或者是以目光进行着无言的交流。面对着一些性急的部下询问的目光,他微笑着示意…  相似文献   

8.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6,(4)
误差马里列本火车站挤满了回家的旅客。一列又一列的火车不是误点,就是被取消。终于一位愤怒的旅客对车站职员说“:我不明白英国铁路公司干嘛要印时刻表!”车站职员说“:我也不知道,不过,要是不印时刻表的话,你就无法说出火车究竟误点多久了,对吗?”车站餐厅“服务员,这块炸猪排我已经嚼了10分钟也没嚼烂!”“别着急!先生。你乘的这班火车晚点3小时!”箱子科恩和格林坐在火车上,科恩头上方的行李架上放着一口大箱子。乘务员来了,对科恩说:“这口箱子不能当作手提行李随身带,必须托运。”科恩坚决不同意拿去托运,经过一番争吵之后,科恩依然态…  相似文献   

9.
姐姐     
阿瞳 《新青年》2004,(2):48-49
姐姐走了,她扛着一大袋子旧衣服心满意足地走了。从车站回来,我上了公交车。拥挤的车厢里拥挤着一群面无表情的人,人群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人:站着的和坐着的。车子开得很快,女售票员高声嚷嚷着,叫路旁的行人快点闪开,我扭头向窗外张望,情不自禁又想起了姐姐。在我的印象里,姐姐的面孔永远是真诚的、充满希望的。  相似文献   

10.
在苗圃     
正有一次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叫着我幼时的小名,且称自己是苗圃的老叶家的后人。这熟悉的乡音突地拽我到时光的遥远之处,便知道这是一个老相识,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来找我的。我们在北京火车站见了面,才发现他带着老母来京治病。这个老叶家的后代我叫他大哥,总有六十多岁了吧,他让我想起曾生活过的那个辽南的苗圃,还有诸多满族的老乡,在花甲之年的重逢,彼此的沧桑之感,都在那对视的一刻从双眸里流淌出来。  相似文献   

11.
三月游江西     
正油菜花遐思江西三月婺源的油菜花天下有名。怎么有名,美呗。自从踏上夕发朝至的火车,听到车厢内周边的人时不时地提到油菜花,心中就盼望着早到目的地。清晨,拉开车厢窗帘,当我第一眼看到车窗外掠过的田野中的油菜花时——那会儿还不敢确定是否在江西境内——故意突然喊了一声:油菜花!睡在我对面的妻一骨碌爬起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一)     
暗中一吻火车进入隧道,车厢一片黑暗,只听得一声亲吻,接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车开出隧道后,车厢内四个素不相识的人都没吱声,唯有德国军官眼圈发青。老太婆想:“这姑娘人美心灵更美。”姑娘想:“真奇怪,这德国人宁愿亲老太婆却不亲我。”德国人想:“罗马尼亚人真狡猾,他偷着亲嘴,我暗里挨揍。”罗马尼亚人想:“我最聪明,我吻自己的手背,又打了德国人一个耳光,没人发现。”早已料到小幽默吃过晚饭,亭台鬼带着他儿子到街上散步。走到半路上,他忽然想起家里的油灯没吹灭,于是对)L子说:“糟糕,一个第纳尔白白丢了。”他…  相似文献   

13.
2000年 5月 3日上午,晴空万里。   英德华侨农场场部的路口,一辆满载广东侨友艺术团成员的客车,在送行的人群中缓缓起动。   一片泪光。   客车离场部越来越远,车厢里依然弥漫着挥不去的沉重。两天来在农场演出的动人场景,像一幅幅画面,在艺术团成员们的脑海里闪现,一种共同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在他们心中涌动着、交织着……   提起广东侨友艺术团,必然联系到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学院的前身是广州华侨补校,建于 1953年,是一间专门接收归侨子女的中学。   1995年 4月,深圳举办粤、港、澳广州华侨补校校友…  相似文献   

14.
温暖的睡袋     
《新青年》2008,(11)
悉尼的冬天很冷,清晨我和朋友坐地铁来到悉尼市中心,在中央火车站下车后,我们顺着人流往外走,心里想可算是从拥挤的车厢里出来了。人们在寒风里匆匆忙忙地向前走着,一位走在我们前面的女士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17岁     
火车驶进河南境界已近子夜,但从报站名称及偶尔传来的乡音中还是强烈地感受到了家乡的气息,老人就是被这种气息感染,才披衣从卧铺车厢来到与硬座车厢交接处的。交界处的门口正蹲着一位抽烟的年轻人,见有人走来,年轻人一惊,“忽”地站起来,老人说:“你没座位吗?要不到我的床上躺躺?反正我也睡不着。”“不不不。”年轻人慌乱地抖落烟蒂,一副欲走又犹豫的样子。老人看出他确实没有座位,就后退两步把这块地盘再次让给年轻人,年轻人也就继续斜蹲在了那儿。  相似文献   

16.
寻找罗拉     
我站在人来人往的候车室,忽然明白了什么叫想念.我抬头,黑色电子屏上红色的方块字显示着我还有半个小时就要登上一辆火车,去寻找罗拉的火车.我感到很拥挤,跑到厕所点上一支烟,吸了一口,我决定用半个小时时间重温那些美好.  相似文献   

17.
他乡遇故知     
如果在本县范围内,遇上同乡或同村的人就可以认老乡,出了省同省的也称老乡,要是出了国,那就都称"中国老乡",这仿佛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亲情。我在东京碰上一个"中国老乡",  相似文献   

18.
充满尊严     
坐在纽约地下铁道的车厢里,瞧着玻璃窗顶上狭长的广告栏中间,张贴了一张亚洲人脸庞的照片,旁边还书写着他十分愤懑的言辞,原来是一位华裔人士,抗议雇主出于种族歧视的原因,很傲慢地辞退了他,坚决表示要诉诸于法律的裁决。我的眼光掠过对面座位上几个白人和黑人的头顶,张望着这张拍摄得英气勃勃的照片,从心里称赞他充满自尊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既然美国的《民权法》已经规定了在任何公众场合的种族歧视都是违法的,那么就完全应该根据法律的条文去抗争。正因为涌现过许多英勇的有色人种前仆后继地反对侵犯人权的种族歧视,甚至还有像…  相似文献   

19.
飞机慢慢地升高,蓝桑从窗户里,看到津城,迅速地变小、变淡,直至最后,成为视野中,一个小小的方格…… 蓝桑一下火车,被一群人追赶着,甩不掉的稀泥似的央求她住宿的时候,她心里对于津城的爱恋,便开始淡了.连带着淡掉的,还有投奔左安的热情. 左安是她在这个城市里,认识的惟一的人.她弃掉熟悉的城市与一份让她恐惧已久的情感,不管不顾地要嫁给左安的时候,不是没有过顾虑.  相似文献   

20.
军车终于开出了城市,虽然送行的人把大家满是冻疮的手握得生疼,但战友们的脸上还是洋溢着凯旋的笑容.看着远处还在不停挥手的群众,列兵照天一脸夸张地说:"排长,今天咱们是不是享受了英雄的待遇啊?"车厢里顿时轰然大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