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全球自然灾害形势复杂,防灾减灾形势日趋严峻,需要各国联合起来携手应对。《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中期审议高级别会议于5月18—19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召开。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灾害管理机构、4个相关国际或区域组织代表团出席会议。与会代表与时俱进,提出了一些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概念。本文针对此次会议内容进行总结与回顾,并提出了5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5月,第六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4000多人参与,盛况空前。应联合国减轻灾害风险办公室和瑞士政府邀请,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付建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我国多位学者也前往日内瓦亲身感受会议现场,为全球减灾建言献策。本届大会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  相似文献   

3.
<正>5月下旬,笔者随由民政部、外交部等部门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相关人员和专家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五届全球减轻灾害风险平台大会。会议期间,笔者参加了国家和地方减灾战略、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监测、灾害风险防范等7个会议,并参观了展览活动。通过参与本届大会,笔者收获颇多,并对国际减轻灾害风险领域的热门话题、热门平台、热门合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正>在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讲话,他强调:"减少灾害风险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前线防御。这是一项精明的商业投资和拯救生命的明智投资。"会议重要成果之一——《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中,也将了解灾害风险,加强灾害风险治理以管理灾害风险等内容列为未来优先行动事项。可见,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全球防灾减灾战略的重点。如果说过去灾害管理的工作核心是应急管理,那么下一阶段新的工作核心将是"灾害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当21世纪新千年曙光照耀地球之时,全球减灾事业的新里程碑正在这颗星球屹立。20世纪最后一年,联合国为确立这新里程碑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其中1999年7月5-9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作出“21世纪,一个更安全的世界:减轻风险和灾害”的战略文件;1999年7月30日?..  相似文献   

6.
崔鹏 《中国减灾》2024,(1):12-13
<正>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巨灾和多灾种复合链生灾害多发频发,在全球范围屡屡造成大规模毁灭性灾难。巨灾和多灾种复合链生灾害的孕育、发生和演变十分复杂,灾害风险防范难度极大,这对国际社会灾害防范和应对提出巨大挑战。科学高效应对极端事件和跨境跨流域巨型灾害,是事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减灾合作,深化灾害风险认知,提高灾害风险防范的科技支撑和社会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8月21日,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会议听取了普查协调工作组、技术组和有关省份关于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方案和前期准备情况的汇报,对普查试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实施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一项基础性、科学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要  相似文献   

8.
正从今年8月起,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巴彦淖尔市市县两级气象部门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先后组织召开全市业务服务工作会议、全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组工作会议,成立了巴彦淖尔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技术组,各旗县气象局也组建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9.
<正>5月13日至17日,第六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应联合国减灾办公室和瑞士政府邀请,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付建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此次会议旨在聚焦并展示全球通过实施灾害风险管理和风险引导型发展投资,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维度的产出和回报,鼓励引导各国政府、相关国际机构、私营部门等加强对全球减灾目标任务实施的重视和投入,确保目标如期实现,并促进2030年  相似文献   

10.
<正>五月中旬,作者随由应急管理部、发展改革委、城乡住房建设部、气象局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六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会议期间,作者以专家团成员身份参与了开闭幕式、预备会议以及若干工作会议,重点关注本届大会的重点议题,对全球减轻灾害风险的新动向有了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正1月2日,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相关部署,总结一年来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进展,研究推进2020年普查重点工作。会议通报了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进展情况,并介绍普查技术规范编制、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20日,“性别与减灾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民政部和联合国驻华系统协办。来自43个国家及联合国系统负责妇女事务和灾害管理部门的部长、副部长、国会议员、高级别官员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的26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全球灾害频发,极端灾害事件屡屡发生,在灾害的救助和恢复重建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也面临着不断增大的资金缺口。灾害风险融资是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保险及与保险相关的金融工具进行多元化融资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但我国的多元化灾害风险融资仍面临多重挑战,从逻辑设计到现实执行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5年6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支持3月于世界减灾大会上汇总的成果文件《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强调落实行动真正减轻灾害风险的负面影响。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和灾害  相似文献   

15.
正一、深刻理解灾害综合风险监测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害风险监测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害风险监测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调研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正>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的影响正在加速,全球气候风险持续上升,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总体弊大于利,"防范气候风险"问题值得全社会关注。气候变化、影响、适应、经济社会过程等不再是简单的单向线性关系,需要在一个复合统一的系统框架下予以认识和理解。全球气候风险指数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气象灾害风险通常较发达国家高。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灾害风险不断加剧,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卫星遥感作为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灾害时空变化的高技术手段,在灾害管理中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放眼当今世界,灾害风险的变化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度耦合,而不再是单向关系。灾害风险防治是全球灾害治理的趋势所向,也是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旨在构建风险敏感型发展模式和风险敏感型应急模式,倡议推动这两种模式的践行。  相似文献   

19.
灾害风险管理与灾害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减轻灾害风险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等,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各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也将“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正式明确。本刊特开辟“灾害与风险”专栏,向读者介绍灾害风险、灾害风险管理、灾害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及经典案例分析等内容。推广最前沿的防灾减灾理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球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集中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有利于有效防控次生灾害,组建和培养一支坚强、高效的复合型灾害应急专业队伍,集中管控各种灾害风险,形成灾害防控的合力。我国应将疫情防控纳入集中型灾害防控体系,及时监测和果断阻断可能发生的灾后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的灾害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