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车坠车损伤系指人体由于某种原因从运行列车上坠落而造成的损伤。在铁路法医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其在损伤的构成条件、影响损伤形成的因素以及损伤特点等方面与静止基点高坠损伤有共同点,但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本文收集了18例列车坠车伤亡案例进行了分析。1一般情况18例坠车伤亡者中男性居多,共15例,女性只有3例。年龄组以21~40岁为多,共13例;20岁以下1例,41岁以上4例。其中21~40岁段占72.2%,男性占83.3%,坠车伤亡多见于成年人,且绝大多数为男性。18例伤亡者中盲流、外出打工者7人,盗窃…  相似文献   

2.
在铁路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中,发生火车撞轧行人或与其它车辆碰撞等情况,招致人员伤亡或其它车辆破损,均列为路外伤亡事故。此类伤亡事故在铁路尸体损伤检验中所占比例最大,有其自身的特征。如何与铁路线上伪装路外伤亡的他杀进行鉴别,是法医工作者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处1981年至199o年十年间辖区内发生的520例有完备现场勘验记录和尸检记录的路外伤亡事故的回顾性研究,试图找出一些规律性特征。一股资料分析1.季节及昼夜分布本组案例,发生在春季13O例(25%),夏季224例(43%),秋季IO7例(21%),冬季59例(l%)…  相似文献   

3.
浅谈交通事故案件中的法医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的人体损伤是由于交通运输工具在行驶中,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体发生作用,造成的人身伤亡。较明显的交通肇事易确定,但对那些肇事后逃逸案件的尸体,见证人说不清肇事车辆的种类特征及牌照号,这就需要我们对现场和尸体作细致勘查、检验、分析和判断。一方面要确定该尸体损伤是否是车辆造成,是自杀还是他杀所形成,需要鉴别与分析。另一方面,当确定为交通肇事案件后,还要为寻找肇事车辆提供可靠线索和依据。例如肇事车辆的种类、颜色、车型及可能遗留的痕迹,是否附有血迹、毛发及车辆逃逸的方向等,如何掌握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物证提取及尸体损伤的特点和规律,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年5月,某列车在行进时碾轧一卧轨人,司机紧急制动后将尸体拖出线路外,并报称系前行列车所碾轧。1.2现场勘查现场情况现场铁路线路为单线,现场及周围地面上无明显打斗、踏蹭、拖擦等异常痕迹,距尸体上行  相似文献   

5.
他杀后伪造交通肇事逃逸案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 2002年4月6日22时许,在一乡村公路上发现一具男尸。交警支队以交通肇事逃逸案,将尸体送我中心,要求进行尸表检验,确定死因。经尸表检验发现头、双上肢部分损伤有疑,随后要求复查现场,对尸体进行解剖检验。  相似文献   

6.
公安法医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公安法医检验工作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侦察破案、案件的起诉和审理。本文作者现就公安法医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1 突出而普遍存在的问题1.1 现场勘查工作不细,该检的没检 法医现场勘查工作不细,该检的没检,已成为案件难以办结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集中反映如下。1.1.1 对水上尸体、腐败尸体、看似自杀或意外死亡尸体的检验,马虎应付,得过且过 有些法医对水上尸体、腐败尸体的检验,通常只作外表观察,不进行解剖检验,仅根据尸表没有损伤而作出溺死或病死的结论;对看似自杀死亡尸体  相似文献   

7.
路外伤亡是指非铁路人员在铁路范围内发生的与行车有关的人身伤亡事故。本文通过对400例路外伤亡事故的分析,探讨列车事故损伤的原因、分类、特点、与命案伪装事故现场的鉴别以及个体识别等。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5月11日至2006年6月5日,共检验路外伤亡事故尸体400具。其中男性298人,女性102人。列车直接撞击、碾压造成死亡377人,汽车与列车相撞致死10人,由运行列车坠下致死6人,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电击致死2人,列车相撞颠覆脱线致死中国法医学杂志CH IN J FO R EN S IC M ED 2006年第21卷增刊5人。1.2死者与事故的关系统计本组4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坠车损伤及与火车撞击损伤鉴别。方法对行人被撞23例和铁路客车坠车23例死者损伤的部位、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有两处以上损伤部位的分别累计计算,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躯干部与身体纵轴方向一致的擦伤是铁路客车坠车区别于行人被撞主要鉴别点。手部损伤伤是铁路客车坠车区别于行人被撞主要鉴别点。下肢损伤不能作为铁路客车坠车区别于行人被撞主要鉴别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尸冷推测死亡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命案现场的现场勘察和尸体检验中 ,常规的尸体检验中对尸体现象如尸斑、尸僵、尸体痉挛和尸表损伤等比较注重 ,这对分析死亡过程、推断死亡时间有一定的作用 ,特别是早期的尸体现象对推测死亡时间可以精确到小时以内 ,这对犯罪嫌疑人的认定和排除有重要意义 ,也是命案现场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死亡时间的推断如何做到精确 ,是全世界法医界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只有具备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联合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判断才能达到比较准确的结果。尸冷是早期尸体现象之一 ,正常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平衡状态 ,使人的体温恒定在 37℃左右 …  相似文献   

10.
112例他杀溺死案件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中尸体的检验是法医尸检的常见内容,主要解决死因及死亡性质问题。即是否溺死及溺死性质判断等问题。部分案例尚需鉴定尸体身源、入水地点、尸体损伤等问题,从而为查清案情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水中尸体鉴定死因是否溺死并不难,即使是高度腐败甚至白骨化尸体,通过硅藻检验也可鉴定是否溺死。但溺死的性质判断常是一大难题,单纯通过尸体检查常常难以确证,尤其是高度腐败甚至白骨化尸体,必须结合案情调查、现场勘查等情况综合判断。本文通过对1 1 2例已查破的他杀溺死案一回顾性研究,探求他杀溺死案件的特点,以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  相似文献   

11.
法医检验野外尸体,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是判断死亡方式。尸体有损伤存在时,结合现场情况分析损伤形成机理及过程,是判断死亡方式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本文报道一例野外头部损伤尸体的检验与分析,初步探讨此类尸体死亡方式判断的一般方法。1案例资料2004年9月17日下午,在某公路路基斜坡上发现一男尸。公路南北向,北接一在建的跨河桥,桥面尚未贯通。尸体距桥南端250m,位于路东侧路基斜坡的沟内,头下脚上,左侧卧位。路基沟为雨水冲刷后形成,沟底及两侧均为松软黄土。尸体所在部位及其附近路面未发现血迹,其黄土及可疑碎石经联苯胺试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乘坐火车出行人数逐年攀升,坠车案件时有发生。笔者结合铁路坠车现场勘察工作的经验,对此类案件的调查要点进行浅析,希望能为同行所参考。1法医学检验1.1衣着及随身物品的检查对衣着及随身物品的检验常可发现多种有价值的线索。坠车死亡者口袋内可能放有身份证、银行卡、名片、车票等可查明死者身份的物品。衣着也能提示坠车人身份及其他信息,衣着与周围环境不符,如在秋冬季衣着单薄,或身着内衣等,可提示其所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乘坐火车出行人数逐年攀升,坠车案件时有发生。笔者结合铁路坠车现场勘察工作的经验,对此类案件的调查要点进行浅析,希望能为同行所参考。1法医学检验1.1衣着及随身物品的检查对衣着及随身物品的检验常可发现多种有价值的线索。坠车死亡者口袋内可能放有身份证、银行卡、名片、车票等可查明死者身份的物品。  相似文献   

14.
一从现场勘查入手。有的玩忽职守案件是有现场可查的,如重大的火灾现场、事故现场等。侦查人员在接到报案以后,应迅速及时地赶赴出事现场,查明是否有人伤亡及伤亡人数;查明财产的损失情况,以及是否造成了严重恶劣影响。全面、细致地发现、提取对查明案情有重要意义的痕迹和物证。向周围群众了解事故发生经过;了解直接责任人员与案件的关系。询问有关证人,询问受害人,并对死亡人员进行法医检验;分析事故的经过和原因;详细记录勘验结果;查明有关人员的责任和案件的重点嫌疑人。  相似文献   

15.
在尸体检验过程中,对尸体具有的特征,如损伤部位、损伤形态以及一些病理变化,由刑事技术照相人员从不同角度根据案件的需要进行照相固定下来作为依据。尤其是死者家属在怀疑执法人员存在不文明执法时,也要提出照相作为依据问题。办案单位有时为了平息争执尽快处理问题允许死者家属照相。是否允许家属在尸体检验中照相目前尚没有法律依据及规定。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并认为死者家属进行拍照须有法可依。同时提醒刑事技术人员一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T117-1995,现场照相,录像要求规则”和”GA/T119-1995, 刑事照相制卷质量标准”的规定执行,保质保量的完成好照相固定任务。  相似文献   

16.
枪弹损伤1例     
1案例资料2001年6月17日晚,某镇发生一起枪杀案,犯罪嫌疑人持猎枪将坐在一辆面的车内的一名男子当场打死,案发后第二天,刑技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对尸体进行了检验。在对尸体的检验中,刑技人员对尸体头部一处损伤的形成有争议,后经反复研究,达成共识,报道如下,以供参考。现场勘查:尸体臀部坐在面的车的副驾驶座位,头部倒在驾驶座位右侧外,两扇车门均呈打开状,车窗玻璃匀被摇下,头部所在处痤位上有血滩伴脑组织,顺车门而下地面上有流淌型血迹。车内反光镜前挡玻璃内侧及驾驶座位靠背上有喷溅血迹,驾驶座位右侧座位…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王某,男,48岁,某日被发现在家中院子里死亡,头部多处损伤(尸体发现前曾下过一场大雨)。经仔细勘验现场,在尸体附近发现拖拉机转向拉杆和摩托车减震杆两种可疑致伤工具。为明确致伤工具,要求对可疑致伤物能否形成死者王某头部的损伤进行鉴定。1.2致伤物检验拖拉机转向拉杆(图1):黑色铁质棍棒,长94.0cm,质量约5kg,两端分别在19.0、22.0cm长度范围内呈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无名尸体尸源认定的方法主要有尸体相貌、DNA分析、指纹等等。当命案现场中的无名尸体高度腐败时,尸体面容完全改变,相貌辨认条件丧失;同时,高度腐败尸体细胞中的DNA已经高度降解,DNA测序大多难以得到准确结果。对于这类案件,可以通过尸体指纹与生前所留指印的同一认定来进行尸源认定,如何成功的提取高度腐败尸体的指纹是能否通过指纹进行尸源认定的关键。笔者就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案例介绍一种教科书上未提及的高度腐败尸体指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日在某水库内发现1具成年男性尸体,经调查确认,死者现年28岁,已婚,生前与某女护士有婚外恋情。曾先后2次进行尸体检验,各器官淤血,未检见明显机械性损伤。常规毒物分析检验为阴性。肺组织硅藻检验见少量与现场水样相同的杆状羽纹目硅藻,肝、肾组织未检见硅藻。因案件审理需要要求法医再次进行鉴定。1.2尸体检验解剖检验于发现尸体18d后进行。尸体呈中度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资料李某,37岁。8月28日晚借住于外地朋友家,30日早上6时左右,被朋友发现死于家中羊圈内。现场勘查该男子尸体赤裸仰卧于羊圈内,仅穿一双黑色皮鞋,足跟外露。羊圈内地面上有羊粪、落叶等杂物。在羊圈外树棍上搭有一条男士内裤。西侧为厕所。尸体检验全身未见明显损伤。睑结膜可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