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广大农民互助合作 ,走集体化的道路 ,是一生坚信“欲得仓廪盈 ,天下重农耕”的毛泽东的一贯思想 ,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都把农业合作化作为经济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来抓。他主张发展互助合作 ,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他的合作化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近年来 ,国内理论界结合农村经济改革对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对理论的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较少。本文企图阐述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历史演变过…  相似文献   

2.
一八九四年,年逾古稀的恩格斯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法德农民问题》。这篇著作是恩格斯晚年悉心研究农民问题的科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这篇论著问世的第二年,恩格斯便与世长辞了。值此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之际,重读这一光辉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和农业合作化的学说,回顾和总结我国农村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历史经验,对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是很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其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广大农民群众的领导、组织、动员,成功地将农村分散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促进了农业合作化的顺利完成。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功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视和加强。对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所取得成就的考察及总结,对当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的问题。经典作家阐述了小农经济的解体与农业合作化是两个必然趋势,农民的意愿和利益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家支持和帮助,离不开文化建设等思想。经典作家"三农"思想启示我们,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以工促农和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做出解答,从而破解"三农"难题。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7)
本文从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入手,详尽地阐述了毛泽东消灭传统小农经济,释放农业生产潜能,使广袤大地上的农民走上了农业集体合作化道路的过程。同时深入探析了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原则与经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速我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缩小城乡差别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毛泽东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斯大林、毛泽东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包括:目的是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改善农民的生活,消灭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解决工业化所需的粮食问题;先合作化,后机械化、工业化;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循序前进,但后期急躁冒进,超高速发展;对党内的不同意见和正常争论,错上了路线斗争之纲;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陷入了教条式的理解,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不同点包括:苏联的农业合作化,导致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虽然比较平稳,未造成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并且改造结束后二三年农业还有所增长,但改造中模仿的苏联农业体制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苏联的农业改造花费17年,主要工作花了6年。中国的农业改造用了4年,主要工作仅花费了1年;中国高级社的体制和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不同点;斯大林强调集体农庄运动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贫农联合中农消灭富农。毛泽东提出的阶级政策是: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新中农中的下中农(包括中中农)、老中农中的下中农,反对中农中的富裕中农和富农。  相似文献   

7.
解放前,我国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小生产占主体地位.解放初期至五十年代中期,根据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党中央对合作化运动一方面采取稳步发展的政策,明确指出要用十至十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农业合作化,创出了一条从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合作社的正确道路,使农业合作化运动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农业合作化?什么是农业集体化?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有什么区别?搞清这些问题,对我们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正确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认识和发展现阶段的农业合作经济,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从农业合作化与农业集体化发生的时间看,二者是有区别的。作为反对资本剥削武器出现的合作社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就已出现了。十九世纪初,在西欧,甚至北美,合作社运动成为一种时髦。马克思说:“在英国,合作制的种子是由罗伯特·欧文播下的。”欧文带领一帮人先后在西欧和北美作了许多试验,结果都失  相似文献   

9.
王结发 《理论探索》2005,5(4):29-3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奋斗目标。毛泽东的公平观在农业合作化中得到充分体现。他希望通过农业合作化克服农村的两极分化,希望通过生产关系的改造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总结毛泽东公平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村股份共有制,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深圳万丰集团公司总裁、董事长潘强恩八十年代初,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全国解放以后,农村经历了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之后,走上了互助合作、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道路,农村从个体劳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上半叶以来,我国的学界、政界和广大基层群众对农村现代化进程从理论、政策和实践等层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验.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我国知识分子对改变中国农村社会,促进中国农村发展的有益尝试.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农村在农业基础社区的发展道路上经历过许多重大的变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的错误,农村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并稳步发展.新世纪以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瑰宝".只有科学把握,才能正确地观照现实和未来.把它用作否定我国农业合作化、重新恢复或建立私有制的论据,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联产承包经营的出现和发展,是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和生产关系下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发展到“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便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取消了农民独立自主权利,因而改变了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性质。联产承包制度的出现,恢复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合作制的基本特征,简单说,它有以下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李晓雪 《学理论》2012,(29):21-22
近些年来,对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理解上始终存在着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但综合研究的内容基本围绕以下观点:一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二是"直接过渡"转变为"迂回过渡"的社会主义观;三是关于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社会主义观;四是关于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五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社会主义观;六是关于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社会主义观;七是关于开展"文化革命"和进行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高度的自觉。邓小平不仅首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论断,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问题、原则要义及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发和回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的道路自觉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人民逻辑。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4)
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续奋斗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兴旺发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关键在于我们的青年一代是否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因此,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其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结了几代领导集体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是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和导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探索道路自信的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的成功不仅让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世界意义。中国道路开拓了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了一种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新发展模式。和平发展是中国道路的核心特征,发展是目的和追求,和平是实现路径和有效保证,其对内表现为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发展,对外表现为既为本国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外部保障,又以自身的发展成果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道路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模式,巩固了社会主义力量,提升了社会主义形象,展现出社会主义道路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中国道路跨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传统分野,创造了全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处理模式,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文明多样性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十八届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因此,党和人民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信。道路的选择决定了我国发展的方向,也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实现伟大中国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入研究对党和人民应对的新机遇与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掌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充分认识到现阶段阻碍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受到的挑战,才会正确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新文明道路。以十六届三中全会为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明道路探索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从现在到本世纪中期,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国际、国内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总结党和人民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作出了一系列新概括和新论断,使得我们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地位、内涵、要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需加深化对道路与目标、根本方向与实现途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坚定的结论与道路自信等关系的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