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而核心价值是国家软实力中的“核心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统领全局的地位,充分反映了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与灌输,必然提出进一步凝练与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领跑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更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城市精神培育问题.审视当代湖州精神的价值观内涵及其实践品质,就成为时代要求与实践发展对我们提出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17,(6)
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文化软实力建设在目标建构、文化认同、价值观培育、意识形态引领、国际形象提升层面作出了诸多阐述,深刻揭示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科学内涵、当代价值和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高度的历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3.
李冬平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8):38-41,49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正确看待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问题。文化自觉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前提,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文化自强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只有实现文化"三自",才能在根本上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中西方跨文化译介传播中一直是以西方文化为强势主体。西方中心主义不仅是西方译介传播主体一直持有的意识、理念和理论自觉,而且在中国对外译介传播主体一方,也自觉不自觉地深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赛珍珠是第一位翻译全本《水浒传》的西方译者,她长期在中国生活,对中国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在英译《水浒传》时以反西方精神帝国主义为宗旨。但即使如此,她也在不自觉中以美国东方主义的潜在意识,在其译本中嵌入西方中心主义的内涵元素。新时代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亟须在中国文化外译传播中增强去西方中心主义的主体自觉。这其中,不仅要“去”西方中心主义直接、显在的呈现与影响,而且要“去”其间接、潜在的呈现与影响。  相似文献   

5.
建设"文化中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中国"的独特魅力、广泛指涉和博大包容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建设"文化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传统、提高建设"文化中国"的文化自觉,大力继承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6.
蔡陈聪 《求索》2007,(3):50-52
近代以降,中日应对三次重大历史机遇的方式、领域和程度不同,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轨迹和结局亦不同。中国现代化进程长期落后于日本,其深层原因在于近代以来中日文化因素的内在差异,表现为中国人的文化保守心态与日本人的文化开放心态、中国人的一元价值观模式和日本人的多元价值观模式、中国人的克己意识与日本人的自尊意识、中国人的宗族观念与日本人的集团意识等方面。分析中日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机遇及文化差异,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展国家成功迈向现代化道路,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对于实现全球化进程中的中日“文化自觉”、“文化竞争”与“文化认同”,可领悟到一系列有益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文化生态的剧变表现为:文化传播与交流机制破坏;文化传承与变迁脉络割裂;近代文化片面发展。这凸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严重危机,并催生出中华民族解除精神危机的迫切文化需要,包括:高扬主体意识,为民族复兴奠定文化基础;自觉进行文化选择,重构文化发展机制;调适文化心态,走理性的民族精神复兴之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民族精神振兴。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对此需要的巧妙应答,其文化价值体现为:创造性化解文化两难困境;"世界历史"条件下重构文化发展机制;推动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珠海山水相拥,江海一脉,毗邻港澳,地接广州。自明清四百余年以来,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海上走廊。近代以来,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的孕育、本土文化与“欧风美雨”的碰撞,使得这片并不辽阔的土地,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文化解放的发源地之一,诞生了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觉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与价值范畴,一直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前行,也见证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祥、发展与时代命运起伏。在文化自觉视阈下,通过审视当代中国从文化启蒙、文化自立、文化错位到文化自信的基本脉络,我们可以纵览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雏形的奠定、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经曲折与反复、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创新发展的演绎图景和艰难历程。厘清这一脉络,不仅是从理论上探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诉求,更是站在文化自觉的高度,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伴随文化强国理念的广泛认同,"文化软实力"议题从学界焦点开始深入影响到各国国家发展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中国正面临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议题。文化自觉是文化软实力的生命之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生动力。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提振中国特色文化凝聚力;培育文化自信心态,彰显中国特色文化生命力;激励文化自主创新,弘扬中国特色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才能内化和硬化,成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国力。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科学作为对真理辩护的角色并不成功。20世纪科技对自然的精妙控制,使科技文化的危机性日益彰显,人类在其划定的严格秩序下遭遇新的焦虑。从批判向度钩沉科技文化的焦虑根源与诉求,把握其文化自觉的脉络,攸关人类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蒋珍明 《今日浙江》2013,(24):46-46
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公安机关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承担着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管理社会、服务人民、护航发展的重要职责,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育警,打造过硬队伍,以文化软实力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这是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站在新的战略高度对推动文化发展作出又一智慧之举。加快发展国家软实力,关键就在于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11,(11):8-10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10月18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是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命题,这也是中共十七大以来的这届中共核心领导层,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这表明中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后,对文化领域提出了新的更高追求。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上,本刊特别策划推出此专题,梳理和重温十六大以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脉络,瞻望新的历史阶段文化改革发展前景,旨在启迪人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责任,深刻认识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价值论域下中国文化塑建的三个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立磊  吕新发 《求索》2012,(10):211-213
当今国家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家软实力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图从价值视域对中国文化发展路径进行梳理,从文化觉醒、文化内修、文化重塑三个维度对中国文化进行重塑,力图实现由文化自觉、反省到价值自觉、反思的突破与超越,从而达到由文化认同到价值认同的升华,最终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文化发展之目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本文提出中国文化塑建的三个路径将给我们指明一个文化发展新的方向,这对于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6.
杨金洲 《理论月刊》2003,(10):16-17,40
本文从古代、近代、现代这一历时性维度分别论述了传统文化、新文化、先进文化对民族的兴衰成败、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性.重点论述了"先进文化"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文化挑战这三方面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由此指出"先进文化"论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意识的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的“全球竞合”议题从文化软实力转向数字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建构“全球—地方”互动的数字创意产业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主题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能级。“全球—地方”互动启示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应当通过文化资本、数字资本以及多行动主体等资源要素在本地与非本地之间互动与重组,遵循对外建立文化关联又需强化本地文化创新的理论逻辑,在基于本我的历史性成就与立足全球的现代化创新的协调中把握文化自觉视角下的中华文化价值,在明晰自身定位、强化核心实力的基础上创想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华文化故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纲领下迈向文化自强导向下的全球文化治理。  相似文献   

18.
邱运华 《求索》2014,(2):175-179
文化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借助“区域研究”这一概念,加入“软实力”这个内涵,对它进行重新编码,可以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建立起新型区域研究的理论框架。区域研究作为新兴学科,在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存在着两条区域研究的路线:面向国际的区域研究和面向国内的区域研究。前者接近美国式的区域研究范式,后者则属于中国自身的现实要求创设。如果把美国范式区域研究归类于人类学意义上的战略智库,把中国民国学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研究归属于“政治+经济”意义上规划,那么,面向“软实力”的区域研究,则更具有当代文化发展价值。应建构一套包括社会发展和文化影响力评价体系,涵盖诸如产业结构、品牌、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文学艺术、若干领域的影响力评价,建立一套“软实力”指标体系,达到对各区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软实力予以量化表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全球化时代我国文化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剑波 《湖湘论坛》2009,22(1):64-65,70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当今时代所面临的重要生存际遇期,自觉认识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本质,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与我国民族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取长补短,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反对“文化霸权”;理性对待全球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积极回应全球化潮流,发展民族先进文化,对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锦文 《桂海论丛》2007,23(4):70-72
“软实力”主要包括相对“硬实力”而言的文化观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近年来,中国的“软实力”正在逐渐形成和强大。进一步构建和强化中国的“软实力”,要靠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还要善于施展和平外交影响力,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