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正常的人情是必要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尤其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更重感情。长辈、师长间有培育之情;父母、兄弟、子女间有血缘之情;同事、部属、战友问有亲近之情。领导干部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名成员,也有自己的人情。由于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能够主宰一些人的命运,有些人会打着“正常人情”的幌子,利用领导干部易被感情溶化的弱点,把领导干部拉“下水”。  相似文献   

2.
柳萌 《中国监察》2010,(21):61-61
偶然读到一则消息:一位领导干部在一次组织部门会议上,说要“三个方面留人”,一日“事业留人”,二日“感情留入”,三日“待遇留人”。这三方面的留人对策,尤其是“感情留人”,我看后颇有感触,曾接触过的那些官员,有情者与无情者,立刻都呈现眼前。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各级领导干部整体性换届的一年,大批领导干部已经或即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从以往的情况来看,这个时期容易发生一些问题。鉴此,笔者认为,应及时提醒履新的领导干部,做到“三戒”:一戒辞旧赴新讲排场。有些地方在干部履新时,原单位会组织大小车辆十几部浩浩荡荡欢送。表面上看,该领导干部与原单位群众感情很深,人“气”很旺。事实上,这样的排场对领导干部在新单位开展工作没有什么益处,会给新单位群众留下“谱太大”等不好的第一印象。二戒迎来送往礼难清。干部履新,原单位的同事、朋友和新单位的上下级同志热情祝贺和欢送…  相似文献   

4.
背景介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不会甚至不想做群众工作,在思想与感情上远离漠视群众,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此篇重在描绘一些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的原因,为后篇如何改进作铺垫。  相似文献   

5.
方未 《中国监察》2011,(11):46-46
据报载,重庆市组织大学生开展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实践锻炼活动,了解农民生活和农村现状,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增长实践才干,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也值得领导干部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监察》2010,(2):48-48
管荣保撰文指出,党中央一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党从严管理领导干部,可以事先预防腐败,只有在严格的监督下,才会让领导干部没有机会、没有想法去搞腐败。这不仅是强化“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需要,也是出于对领导干部成长和关心的需要。培养一位领导干部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实践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只有保护好每一位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7.
孟凡荣 《中国监察》2008,(22):36-36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对领导干部加强监督的一项有力举措。但从实践来看,这一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亟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同领导干部自觉地严格自律结合起来。”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领导干部连自己的言行都管不住,连家属都管不好,何以治党治国?因此,经常打扫自己头脑中的灰尘,加强党性锻炼,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应成为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这既是领导干部自身廉洁自律的要求,也是从严治党的需要。 一、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双重影响 我们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这场改革不仅引起了…  相似文献   

9.
谢水明 《中国监察》2009,(10):47-47
近年来,我国行政问责制日趋常态化,在一片叫好声中,被问责领导干部的去向问题开始进入人们视野。被称为“最牛县委书记”张志国和安徽阜阳众领导干部的纷纷复出更使舆论为之哗然。应该认识到,对领导干部进行问责体现了干部任免机制上的完善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一部重要基础性法规,《廉政准则》的颁布实施,再一次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政,毫不动摇反对腐败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党性强则官德正,作风好则事业兴。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在制度执行和品行修养上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自觉做廉洁从政的表率。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是依法治市的带头人,其地位决定必须首先学好法、用好法。自“一五”普法以来,广州市始终把领导干部的学法作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依法治市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从1993年起,建立和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每年对全市1500多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脱产轮训一次。到今年止,市里共轮训副局以上领导干部11200人次,使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广州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领导干部转为非领导干部职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此举一方面有利于精简机构人员,培养年轻干部,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造成人浮于事,人才浪费的现象。因此,如何管理好、使用好这些“转非”干部,则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领导干部‘精非”的优缺点,及其如何规范这一现象,加强对转任非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郝国宏 《政府法制》2010,(18):61-61
农村领导干部侵吞、占用土地补偿款的案件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农村领导干部在协助政府对土地补偿款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犯罪情况,另一种是农村领导干部在没有经过有关政府部门审批的情况下,与土地使用方私下达成占地补偿协议,在对土地补偿款世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犯罪情况。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带领群众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只有政治上坚定,思想上纯洁,廉洁自律,我们的党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经受住改革开放的考验。反腐败从领导干部抓起,必须抓领导干部贯彻、执行纪律的“到位意识”。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既是一名领导干部必备的品格,也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起码要求。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纪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有了好的制度,关键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监察》2010,(11):57-58
为进一步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范工程建设秩序,惩处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安全、廉洁、高效运行,现对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如下。一、党和国家机关中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有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的,依照本解释处理。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的廉洁问题,始终是人民群众热切关心的话题。如何让群众参与监督,进而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辽宁省抚顺市花了两年时间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廉政民主测评活动,走出了一条群众参与他律促自律的新路子。那么,这条路是怎样形成的呢?一项调查:引发新的工作思路那是1996年新年刚过,抚顺市纪委就反腐败三项任务的进展情况,对全市各阶层人士进行了一次千人问卷调查,结果有85%以上的人对“查处案件”和“纠风”工作表示满意,相反,却有6%的人认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成效不大”。许多人甚至直言:由于领导干部廉…  相似文献   

17.
领导的权力和领导的责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权力监督的核心是要有对责任的追究。 1、对领导责任的追究是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客观需要。腐败现象的蔓延与缺乏对领导责任的有效追究密切相关,完整的监督不仅对领导干部的个人行为要有监督,而且对领导干部承担的领导责任也应该有追究。忽视了一权力就是一种责任”,割断了与其从事的岗位职责、工作实绩考核刚性的联系,这样的监督是不完全的。加强对领导干部承担的领导责任的追究,是为了保证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实行监督的有效性。对领导责任的追究,为的是以健全岗位工作规范来弥补单纯依…  相似文献   

18.
廉洁自律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德,也是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自身内在素质的必然要求。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官廉则政举,官贪则政危。”领导干部只有自身正,方能正人。同样,在反腐败斗争中,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做到洁身自好,才能取得领导权和发言权。廉洁自律是领导干部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防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阶级的各种腐朽思想依然存在,产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如果不加强防范,领导干部就难以拒腐防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构筑坚不可摧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警、自省。廉洁自律正是构筑思…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党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党校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经成为党在新世纪执政的基本方略。为适应治国方略对执政党提出的转变执政方式、加强法律意识和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法律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0.
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培训,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素质和决策能力。文章在阐述了有针对性的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培训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组织培训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