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媛 《团结》2010,(2):29-32
当前.我国正在由税收法治国家向预算法治国家转型,《预算法》的修订已成立法的迫切任务。分析国外的预算法治国家建构历程.将能找到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行政与法制》2000,(10):43-43
姚建宗在《法学》2000年第7期撰文论述了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的问题。作者认为:一、法治的生成与运作的表达的社会活动主体与作为客体之法治要素的相互塑造与型构。彼此赋予对方以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与人性的契合.呈现出的乃是社会活动主体在法治问题上的审美立场;就法治自身而言,它所呈现的乃是法治的审美观点,即法治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成需要具备四大要素:法治之法、依法之治、尚法之人和辅法之德。法治之法是制度要素、依法之治是运行要素、尚法之人主体要素、辅法之德是支撑要素。  相似文献   

4.
张振勇 《求知》2015,(1):46-4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建设法治机关,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关键。各级行政机关一定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政府预算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改革以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最终成败。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 实践表明,推进政府预算制度建设,必须与民主和法治建设配套进行。没有完善的民主体制与法治,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 意义上的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因此,进一步深化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民主与法治必须先行。  相似文献   

6.
罗星 《求知》2015,(4):7-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设方面,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维度,以及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要求的角度,提出要从不同的层面推进依法治国。无论是思考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还是探索依法治国的动力,或是寻求依法治国的路径,党的领导都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理清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7.
当下,对成为社会热议和理论研究关键词的"法治思维",人们各有不同的界定。而法治思维是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治国方略为前提,顺应我国法治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提出的,其主体应是针对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法治思维应以人民主权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保障与权力限制、法律至上等核心概念为基础;法治思维的形成,有赖于法律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杨孝明 《求知》2015,(2):32-3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揭开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篇章,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明确、清晰的方向和道路。建设法治公安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具体体现,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监督各部门、各警种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办理案件,指导民警正确执法、规范执法和高效执法,努力提高执法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是天津市公安局法制总队的重要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民是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词,受政治形势变化影响,这一概念在新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改革开放以前强调其阶级性特征,之后越来越强调其法律意义。人民的内涵发生变化,人民主体地位的表现形式也随之改变,这充分体现在新中国法治进程的四个历史时期之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所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只有充分发挥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作用和力量源泉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我们国家向着法治中国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0.
正法治中国是指法治主体在法治信念与法治精神的导引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制约法治的客体,实现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通过提升中国在全球的法治竞争力实现国家发展的根本价值。一、法治中国的主体维度1.法治自觉。指社会主体对法治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应有的高度并从一种知识发  相似文献   

11.
伴随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利益的分化和社会矛盾的增加,我国社会治理问题凸现。法治既是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充分利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依宪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精神的契机,摒弃长期出现在中国社会治理中的运动性治理,将运动性思维转变到制度性思维上来,确立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规范性和保障性作用,最终实现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2.
法治理性是"法治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合规律、合目的、合真理,构成法治理性质的规定性和现实价值。法治理性的基本要义重在五个方面:一是宪法、法律至上。宪法和法律必须在事实上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绝对权威。二是以法治替代人治。法治永远优于人治。在公正的法治社会,法律不是工具而是"法之统治"。三是以人民权利制约政治权力。人民是法治的主体,政治权力则为法治的客体,它必须接受体现人民公意的法的统治和约束。四是以契约自由驱逐天然自由。以规则取代无序,以简约取代复杂,以理性约束行为。五是以法治文化建构公平正义。全社会信仰法治、推进司法正义、法治成为公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构成法治文化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15,(3)
<正>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当代中国面临着双重任务,深化改革和实现法治,实现法治又可为深化改革提供保障,因而依法治国虽在党的十五大就已提出,但目前来看依然是重中之  相似文献   

14.
<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贯彻"法治"价值,就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表明了作为执政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提倡法治精神"的集体态度。精神是一种力量、一种信仰、一种信念。一个集体有了精神引领,就有昂扬向上的  相似文献   

15.
牛汝极 《民主》2015,(4):15-16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这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时间纵向上的合理展开。从1997年中共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后,我国法律条文越来越完善,中共十五大,依法治国方略首次被提升到执政党和国家政治的层面,并在历次党代会上一再重申,中共十八大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15,(7)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提出,要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作风建设专门会议上提出,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这对于我们用法治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正确理解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时代意蕴、基本思路、战略部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绘就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开启了法治中国的新征程。法治中国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对现实的积极回应。《决定》体现了中国改革发展对法治建设的要求,深刻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贯彻强化问题意识及问题导向,彰显了清晰的改革思路和强烈的改革精神。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战略部署包括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根本遵循、基本原则、重大任务、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它不仅要求公务员治国要依法,而且要求政党执政要依法,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依法,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和法人也要依法。法治中国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今天中国要辉煌必须有法治的积极跟进。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发达靠的是两个东西:一是市场经济,二是法治。市场经济释放了民间创造财富的热情,允许人们追求个人利益、鼓励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实现的时候,国家利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9)
法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对法治观念的科学内涵缺乏系统化、逻辑化的挖掘。本文从法治观念这一概念的内在逻辑出发,分别探讨法治和观念的内在含义,指出法治观念的科学内涵是法治在人民群众心灵中的三重呈现结构即理性之认知、敬畏之感情和坚定之信念。  相似文献   

20.
法治的隐喻     
法治是人类社会治国文明的结晶 ,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智慧所能创造的最少缺点的治国形式。法治思想寓意深刻 ,法治是理性之治、善恶之治、法律之治、规则和制度之治、正义之治、权力与权利之治、程序之治及法律人之治。我国的法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