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梁发芾 《法制博览》2009,(24):76-76
三国时期曹操杀害华佗,《三国演义》的演绎是,华佗给曹操治疗偏头疼,认为曹操的大脑中有一种风涎的东西作怪,于是准备用斧头砍开大脑,取出风涎。结果曹操认为华佗要谋杀他,为关羽报仇,因此抓起来,杀了。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4,(11)
<正>是时候了,我们亟需重塑医患关系。和教育领域一样,医疗对于一个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无须赘言。一个是教书育人,一个是治病救人。同样是和教育领域类似,经过十余年过度市场化的腐蚀,普通民众依然看病难、看病贵,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美誉度依然在下滑。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其实都是医患关系恶化中的输家。医疗保卫着我们的健康,医患关系的恶化摧残着社会的健康。这是一个时代的悖论,也可以说是特定发展阶段出现的"阶段性特征"。其实,和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一样,医患关系也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个  相似文献   

3.
石勇 《南风窗》2014,(11):50-52
<正>医患社会冲突内在于两者关系的重新建构中。换言之,他们的社会冲突,不过是体制、市场,以及社会利益群体分化进行"设置"的结果。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身患疾病的人,他们的家属,和医护人员在医院这个社会空间里相遇。大多数时候,他们的相遇平淡无奇,医院保持着特有的秩序—包括医患在博弈能力上并不对等的秩序。但有时候,这种秩序会骤然间被撕破,就像有汽车在十字路口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一样,医患的相遇,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冲撞。它们构成了剧烈地冲撞人们心理的社会事件,这些年来接连不断地发生,并在公共领域得到传播和放大。  相似文献   

4.
李北方 《南风窗》2014,(17):2-2
<正>当下,我们急需讨论一下"改革是什么,不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动议莫名其妙。中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接下来的改革确定了目标并做出了具体部署,"改革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不是已经得到解决了吗?的确,在这个意义上,"改革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5,(18)
<正>如果找出过去30年多始终保持热度而不衰的词汇,"改革"无疑是其中一个。十八大后人们把改革和法治放在一起,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单翼难飞,独轮难行,这是常识。具体来说,改革又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改革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改什么。另一个是改革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怎么改,"对改革的改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改什么的问题,应该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大方向和总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自杀     
李北方 《南风窗》2014,(18):96-96
<正>最近,有人问我可不可以帮个忙:他的一个朋友是个风格偏玄幻的美女作家,要办一个对话会做宣传,想请我去对话一下,因为我是他认识的唯一的"作家"。我当然帮不了这个忙,因为我根本就不是作家。这个事倒是引起了我其他的一些联想。"美女作家"这个词,已经不像数年前那么时髦了,"身体写作"或者"欲望写作"的浪潮好像也过去了;"玄幻"则正当  相似文献   

7.
郑文鑫 《南风窗》2014,(12):32-34
<正>在医患纠纷"爆炸时代"背景下,建立一套健全、高效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虽然谈不上是治本之策,但可以降低患者不理性的维权方式和走极端的概率,减少悲剧重演。近年来,"医闹"愈演愈烈,患者弑医事件时有发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患者倾向于选择"医闹"而不愿走法律程序?假设有一套健全、高效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是否可以降低患者不理性的维权方式和走极端的概率,从而尽可能减少悲剧重演?纵观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8.
章韦华 《南风窗》2014,(9):50-51
<正>2008年4月的那次事件是我们这一批年轻人对西方迷信的一次祛魅,这一点还是有意义的;而对政治、社会方面的很多问题当时还都没开始面对,也没开始认真思考。我算是一个"4月青年"。之所以说"算是",是因为这个词跟"80后"联系得更紧密些,我出生于1970年代中,出去留学晚,当年一起奋斗的那些朋友都比我小不少,我在他们面前是老大哥,在组织活动方面是带头的。另外,"4月青年"这个命名是后来才有的,算是社会对我们所做的事情的一种"追认"吧,我过了好久才知道有这么一说,但也乐意接受;最近跟磊子说起"4月青年"这个说法,他竟然从来没听说过。磊子就是"80后"了,我们是一起  相似文献   

9.
医患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形成和谐的医疗康复氛围。医疗纠纷、医患矛盾,甚至恶性医患冲突事件不断发生,医患关系为何激化到如此严重程度?发生医疗纠纷后医患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不能及时公正解决,以至于造成医疗纠纷矛盾激化或被不适当扩大化,出现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难易避免。本文从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方面保障悲剧不再发生提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4,(17):27
<正>如果从1999年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算起,当下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是第三轮。如果用法官的形象做个简单的比喻,一开始是穿起法袍,拿起法槌,后来又强调放下法槌,走向"田间地头"。现在,"职业特点"、"司法规律"等提法预示着,司法改革再次回归到"职业化"这个本质。  相似文献   

11.
《法制博览》2008,(7):32-32
在曹操的私生活中,玩弄女人应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说“玩弄”,而不是说爱呀、情呀,就是因为作为“奸雄”的曹操,给人的印象是色魔,而不是情种。曹操有多少女人,已经无法统计,因为遗留至今的资料很不全面。从《三国志&#183;后妃传》的记载中,我们知道曹操最早有丁夫人、刘夫人、卞夫人(后来拜为王后)。  相似文献   

12.
叶竹盛 《南风窗》2014,(6):10-10
<正>近年来中国的医患冲突愈演愈烈。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各有各的抱怨—病人抱怨看病难、医院乱、收费高、态度差;医生则抱怨工作累、病人多、收入少、保障差。双方都满腹委屈,出路到底在哪里?职业社会学的创始人弗雷德森揭示了医患冲突的根源。他认为所有职业的从业者与普通人之间都存在难以避免的潜在冲突。医生诊治病人实质上是将医学的普遍规则适用于个体病人,病人被看作医学规则适用的对象。但对于病人来说,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健康与否也是  相似文献   

13.
南方朔 《南风窗》2010,(8):98-98
<正>上期《南风窗》对西部开发10年做了回顾,这是个重要的起点,有许多延伸问题可以来讨论一下。从西部开发10年我突然想起一则陈年旧事。在大西部开发这个观念提出之前,1990年初期曾有过所谓的"大循环"之说。当时中国的东岸已开始发展,于是有人相信,可以借由东岸的发展而逐步向内陆及西部"滴漏"(TrickleDown),对于这种说法,我的质疑是:根据全球的经验,有许多地方发展,它的效果并不会"滴漏",反而是向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4.
李楯 《南风窗》2010,(25):6-6
<正>蔡定剑走了。4天前,我和社会主义学院的王占阳、中央党校的蔡霞、政法大学的刘小楠去305医院看他,"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只不过为推进中国的民主……"蔡定剑这些话,使几年来一直和他一起工作的刘小楠泪流满面。蔡定剑是我今年送走的第三个比我年轻的人——另两个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白南生——他曾对中国的改革,特别是中国农村的改革作出过贡献,以及,只有一些人知道的赵铁林——他以他的镜头记录了这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对于朋友们的离去,我不悲伤,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一医院发生患者捅死1人、致伤3人事件后,腾讯网转载的此事件新闻报道后面,竟然有4018人次(占65%)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了"高兴",而选择"愤怒"、 "难过"和"同情"的,分别只有879、410和258人次. 患者捅死医生的悲剧让人震惊——可比这种医患冲突悲剧更让人震惊的,是"65%网友表示出了高兴".这种莫名其妙的"高兴",这种不合时宜的"高兴",让人感受到了比医患冲突更可怕的网络暴戾之气,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和冷峻.  相似文献   

16.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9,(15):F0002-F0002
在历史人物中,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曹操。这个人小的时候,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务学业,可后来执起权杖来,却游刃有余,并成就一番不世功业。而且“不务学业”的曹操却对诗歌、文学、书法、音乐都有精湛的修养,为“建安七子”之一。不过,曹操幼年所受教育,并不精到,这倒是真的,曹操在《善哉行》一诗里曾慨叹自己“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相似文献   

17.
邓晓芒 《南风窗》2010,(1):100-100
<正>近年来,"潜规则"这个词频频出现于媒体,比如某某女星被"潜规则"了,或某某向某某行贿是业内的"潜规则",等等。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到底什么是"潜规则"?为什么要"潜"?既然"潜"了,又何来约束力?人们为什么要服从它?直到最近,我才略有所悟:原来所谓的"潜规则",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18.
邢少文 《南风窗》2010,(15):64-67
<正>"说我搅局是不全面的,首先是市场有这个低价的需要,我去满足它,究竟谁是搅局?这个‘局’最后应该是市场这个大局,是市场需要这个大局。我的出现是迎合了市场需要,我们的定位是自掏腰包的人。"不必讳言,王正华频繁地接受媒体采访是追求一种低成本的营销方式,"要不然机票怎么卖?"他说。与其他航空公司不同,他们既不经过中航信的售票系统,也没有通过代理,他们开发了自己的B2C售票系统。  相似文献   

19.
<正>吉赛尔斯是对的:这场危机和他们无关,这场危机和乌克兰这个刚刚起步的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有关。"那么从犹太人的角度看呢?"我问约瑟夫·吉赛尔斯。这位乌克兰老牌持异见者、犹太活动家、乌克兰"卖当"运动的强烈支持者,刚刚向华沙群众传递了运动大获全胜、总统亚努科维奇被推翻的消息。"没有犹太人的角度,"他回答说,"分裂两边都有犹太人。"他说得太对了。比如,乌克兰犹太人基金会主席亚历山大·费尔德曼就是著名的支持亚努科维奇的地区党的国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4,(22):43-43
<正>"下一个能超过我成为首富的人,一定出现在医疗领域。"马云说。今年初,阿里投资了中信21 CN,启动了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腾讯用7000万美元投资丁香园的同时,加速布局微信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百度悄然搭建的"百度健康"云平台;连"不安分"的小米,也投资了九安医疗。当一个行业被BAT同时相中的时候,或许就意味着这个行业正在进入快速上升期。移动医疗,一场抢滩市场的战争刚打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