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需要文明。一个进步发展的社会,应有一种文明的风尚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人崇尚文明,内心都在呼唤文明。确实,讲文明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普遍欢迎。精神文明建设要靠人,只有人人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才能在全社会真正形成良好的风气。要享受精神文明成果,人人首先要从自我做起。讲文明,每个人要有文明意识。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份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要求每一个人必须加强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现代文明意识。诚…  相似文献   

2.
潘石屹 《党课》2012,(12):99-101
每一个人都是非常优秀的,每一个人的才华都是很独特的,没有高低贵贱和高端、低端之分。好的教育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才华都挖掘出来。我们每一个人从学校毕业之后,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对社会的贡献,自己能力的提高,都不是靠学校排行榜排出来的,所以每一个人首先都要在心里面树立一个自信。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建区以来,贵阳市观山湖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行动者。  相似文献   

4.
"人人都可以成才"反映了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上的与时俱进,蕴含了科学人才观的核心内容,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实践性、进步性、社会性.要创造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社会环境,就要坚持党人才的原则,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体制.  相似文献   

5.
下期话题     
正如今是一个网络的时代,人人都是网民,人人都是自媒体。中宣部和国家网信办提出做个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新一代"中国好网民"的要求。传播正能量,让网络天空拥有"中国蓝",首先要有好网民,做个中国好网民,这就需要人人积极参与。因为每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在网络上活跃的"你"和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读书,本人有如下五个忠告——人要不读书,是没有希望的这句话是我家的"读书劝勉语"。我们家庭以"书香浸染全家,人人崇尚创造"为特点,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全国第一届文明家庭"等称号。不读书极可能导致灵魂堕落。为了激励全家人多读书、读好书,我便总结并强调这句"读书劝勉语"。记者来我家采访,问:"为什么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对书情有独钟?"我回答说:"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几乎都是拜书之所赐;而一个人在某个方面尝到了甜头,‘复制’就成为一种高度的生命自觉。"  相似文献   

7.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性运用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曾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恩格斯针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森林,从而使其变成不毛之地的教训,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  相似文献   

8.
正当社会关系网络因为人人都有麦克风而呈现出土崩瓦解的系统性风险的时刻,专业媒体必须扮演社会关系网络修复的角色,弥合社会分歧,降低社会摩擦,为更高程度的社会共识的达成而工作。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互联网的赋权,给了每一个个体直抵大众传播竞技场的快速通道。互联网给了我们太多美好的想象力,它以技术的力量把社会  相似文献   

9.
微博的"零成本"、"秒互动"的特点,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政务时代。自此,人民有了更畅通的向政府表达意见的渠道,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社会真相,了解到更多的政府信息。微博时代对官员们的"微"考验,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得力推手。  相似文献   

10.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是与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社会每一个成员人人有关、人人有责的当务之急和长期任务。能不能长期、深入、全面、正确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否自觉、主动、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不仅关系到发展大局的兴衰成败,而且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社会劳动者是发展主体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我们全体劳动者,都是现实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每个社会劳动者不仅要担负自己的社会责任、工作职责,还要肩负…  相似文献   

11.
正国际生态文明立法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工业文明引起的生态危机。1972年,首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规定生态文明权、代际正义,开创国际生态立法之先河,为生态立法提供了价值导向与理论基础。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宣言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1992年,"可持续发展"原则成为各国发展战略和生态立法指导思想。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倡议:建立一个崇尚人性、公平和相互关怀的全球社会。2012年,可持续发展大会宣言《我们憧憬的未来》"达成新的可持续发展政治承诺"。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专门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概念,使得党中央所确定的面向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这一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政治行动纲领有着明确的制度创新维度,并对我们深入理解与贯彻落实其战略部署和任务总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意味着,在制度层面上,我们需要同时依照生态文明所彰显的新理念和总体目标,全面反思与审视当前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制度及其组合架构。其最终指向则是,在经过一个漫长的不断创新和演进过程之后,我们能够建立起一整套崭新的或合乎生态文明的生态、社会与经济制度体系,从而构成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制度(组织)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离不开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理解人文关怀,需要拓展以人为本的领域.以人为本是有广泛的普适性,它应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同.社会的一切领域都存在着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问题.将幸福作为一种政策目标,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话语权",也应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坚持以人为本,应当重视人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张剑 《求是》2012,(20):62-63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长假,旅游景点垃圾成堆等现象再次引起舆论对国人文明素质的关注,中国游客在国外被宾馆拒之门外的新闻也引发人们反思。相比之下,许多去过欧美发达国家的国人,对西方民众的文明素养印象深刻。发达国家民众这种文明素养是哪里来的?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这种文明素养是在长期法治环境下养成的,是靠依法管理"管"出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多元的时代、充满机会与挑战的时代、人人追求自我的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强烈的占有欲和表现欲,时时刻刻都  相似文献   

16.
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创业的具体体现,是营造和谐创业良好社会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人人能创业、人人能创成业的重要手段。实施文明素质工程,可以为和谐创业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文明舒适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杭州市下城区在推进文明素质工程中,通过齐抓共管、健全机制、拓展阵地、创新载体等手段,为和谐创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伏瑞峰 《实践》2013,(10):25-26
"美丽中国"不仅是天蓝水美的环境之美,低碳绿色的发展之美,而且是国家繁荣富强的进步之美,人人享有美好生活的和谐之美。达茂旗是一个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美丽新达茂,就是要让山水更秀丽、让经济更繁荣、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当前,达茂旗立足自身实际,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总布局下,坚持"内外兼修",在富民强旗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草原文化保护,在改善民生的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过程""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建设"大美生态、科技文明"新宜丰,探索生态"3+1"发展模式,是我们这一任班子必须要走好的长征路。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走好我们这一任班子的长征路,关键看行动。深入实施"全面升级"行动主攻工业技改创新提升工程,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深入实施新工业5年行动,推动绿色高效储能系统制造走好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构建体系的发展之路,绿色装饰  相似文献   

19.
李芳 《理论建设》2014,(3):106-108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一项人人都应参与、人人都应尽责的伟大事业。本文立足三类行为主体承担生态责任的实践状况,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构建"双赢"式的责任体系: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公民在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都必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王佳麒 《党史博采》2009,(11):54-55
<正>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是人人都有责任感的社会,作为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应当具有爱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要奉献自己的爱心还要有脚踏实地和埋头苦干的精神,承德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