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乡镇政权组织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新时期新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乡镇政权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群众对乡镇政权组织的依赖性在降低,对乡镇干部素质的要求在提高,这一低一高的新变化,对乡镇政权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二是农民向土地寻求发展的热情在减退,从非农产业谋取财富的愿望在增加,这一减一加的新变化,对乡镇政权组织引导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三是乡镇政权组织肩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农村地区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涣散的影响,地方黑恶势力不断向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渗透,并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其存在和滋长造成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弱化,阻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严重危害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并极易诱发出现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要从黑恶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渗透...  相似文献   

3.
税费改革后乡镇政权建设中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税费改革后乡镇政权制度创新的前提、目标及路径.指出乡镇政权要成功地应对与上级政权、村级基层政权及农民的关系,需要找到成功的"当家人",即了解农民和农村的乡镇干部.  相似文献   

4.
成汉政权是由南方的少数民族贝宗人所建,李氏宗族是成汉政权历代统治者的主体为期共45年,其势力范围除西南地区外还达到了西北的甘肃境内。与两晋之际出现的众多地方政权相比较,成汉政权和它们都同属于割据性质的地方政权,但却有着自己的诸多的特点:建立政权的时间最早;南部唯一的地方政权;实行武装割据,但并未断绝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关注社会稳定;大规模移民。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农民政权的观点,尽管不很突出,也不很完备,但它是新民主主义诸多理论的萌芽并为之形成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的农民政权观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延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政权建设经历了从统治型政权到革命型政权、发展型政权再到服务型政权的转变历程.革命型政权对统治型政权的替代使中国真正踏上了现代国家建设和政治解放之路.发展型政权的确立为强国富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服务型政权的建设则是开发政治资源和巩固执政基础的新的战略选择.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战略体现为发展型政权与服务型政权的双重构建.  相似文献   

7.
乡镇改革使得县级政权改革尤为迫切;县级政权在我国行政体制中的困境表现为权力与地位不对等,市管县体制的约束;已有县级政权的改革实践未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县级政权改革的思路选择;县级政权改革的目标定位与乡镇同中有异;县级政权改革的意义重大;改革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作为国家行政组织体系末稍的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直接面对着9亿农民,其运作绩效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固、人民的福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新的形势下,农村基层治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甚至隐藏着诸多危机,如何巩固和加强基层政权的建设,以便更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明清家族形成了以祠堂、族谱、族田、族学以及族长家法为特征的制度形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族权,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明清政权都希望宗族成为政府的基层组织,以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这种族权与政权互动的加强,也影响了明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参加国家政权的民主党派成员应该增强参政党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加国家政权的民主党派成员,不仅应有强烈的代表人民意识、公仆意识、自觉服从党委领导意识和公务员意识,而且应理直气壮地树立和表达自己的参政党意识。就是要承认,如果自己不是民主党派成员,很可能就不能在现在的工作位置上;就是要看到,自己今天能参加国家政权,是因为自己代表着民主党派,代表着参政党的参政行为;就是要知道,自己参加国家政权的工作,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为自己代表的民主党派履行政治职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以取消农业税为背景,乡镇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一个更为关键的方面是如何有效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通过分析安徽省怀宁县农村综合改革的实践,尤其是其中乡镇政权定位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内容,既可以看到值得借鉴的经验,也能发现一些深刻的问题。最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确定乡镇政权的地位并相应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乃至整个农村综合改革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协调机制的直接目的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能否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协调机制,①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政权的兴亡。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协调机制,是执政党赢得民心、赢得政权并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今许多政权的得失都印证了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构建社会协调机制,这是关乎政权能否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本文将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苏联共产党为例,探讨构建社会协调机制与政权兴衰的正向关联,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其执政地位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后,俄罗斯东正教与国家的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尽管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在实践上对于俄罗斯东正教会实行的基本上是打压和限制的政策,造成了东正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空前紧张,一定程度上给新政权带来了压力。而东正教会对于新生政权的态度也基本上是抗拒和排斥的,但是东正教的大多数,也就是中间力量,并没有走上与苏维埃政权完全对立的道路,在对待领土和战争以及解救饥荒等问题上,教会还是坚持了其传统的爱国主义立场,这为后来政教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常青 《当代广西》2009,(14):42-42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直接影响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效。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撤并、机构改革的深入,乡镇一级政府正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分析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用置换概念性的解说模式叙述了华北农村的全貌,用国家和乡村社会的权力互动解释框架建构了一个历史过程,而在这个历史过程的分析之中体现文化的关照性和复线的历史分析方法,使这一描述过程对今天华北农村的理解仍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胜 《今日海南》2006,(4):35-35
乡镇政权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处于国家权力组织序列的最末梢,上接国家而下联农民,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它在实际的权力运作中受到国家和乡村民间社会双重力量的交互作用。在当前农村改革过程中,乡镇政权工作压力弥重:——权利弱化,功能不齐。乡镇作为一级政府本来就是先天不足,它不具有完备的政府功能,特别是由于自身的财政能力十分有限,导致缺乏相应的施政能力,乡镇政府在治理结构上突出地表现为“职权小,能力弱”。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里各部门的政策制订者发起自上至下的收权运动,使强势的城市权力大举进入农村,致使乡镇的权力越…  相似文献   

17.
赵娟 《传承》2011,(28):20-21,2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战民主政权过程中对党与政权的关系进行了建设性的探索。这些探索弥足珍贵,对于今天我们党如何处理党政关系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锋 《同舟共进》2012,(6):24-24
农村蚁贪,是指某些搞贪腐的村支书、村主任这样一群握有实权的底层官员,像蚂蚁搬家一样将公有和他人钱财据为己有者。别看他们并非国家公职人员,但他们掌管着一方的一级政权,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有呼风唤雨的能耐,支配着那一方百姓的生存予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明确了我们党要建立的政权是统一战线的政权;刘少奇的《论党》明确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石;周恩来的《论统一战线》明确了我们党必须时刻依靠统一战线,必须领导统一战线。中共七大的“三论”指引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政权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总结1 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的重要内容。1 848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在理论上提到了关于国家政权理论的观点 ,但那只是基于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推理的结论 ,通过 1 848年欧洲革命特别是 1 871年巴黎公社的实践验证 ,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地补充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使之在概念表达上更为明确 ,在理论阐述上更为完备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