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族权与政权的关系对农村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一方面 ,族权全方位影响着政权 ;另一方面 ,政权则多角度制约着族权 ;双方还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互适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原美林 《求索》2012,(1):240-241,236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中国古代家国组织的社会形态及其法律文化传统是古代司法二元性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古代中国是一个宗法制国家,以家为基础,集家成族,合族成国,是家国一体,家国同态的二元组织形式;国有国法,治理国家,族有族规,约束子孙族众,故家国二元性决定了古代法律治理的二元性,古代法律的全部内容都反映出政权与族权联合统治、家族法和国家法相互融合的特点;古代家族司法与国家司法两者内容不相龃龉,基本精神一致,作用完全相同,是中国古代司法二元性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3.
王丽霞  张景明 《思想战线》2003,29(4):114-118
契丹族是辽代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其族源由古代鲜卑的一支演变而来。辽国政权建立后,随着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民族融和等因素的影响,契丹族人口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形成了其人口构成、密度、素质、增长速度、分布状况等方面的特点,他们对中国北部边疆的开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肖卫华 《理论月刊》2004,(4):123-125
明清 交 替时 期阶 级 和民 族矛 盾 日益 尖锐 化,民 众 的生 活动 荡 不安 。此时 期 上海 县的 著 姓望 族正 处 于剧烈 的换 血 阶段 。本 文 着重 考察 了 明清 交替 时 期上 海姚 氏 望族 的兴 衰 历程 ,以 期对 这次 上 海 著 姓望 族 的 整 体衰 亡有 较深 的 认识 。  相似文献   

5.
谈谈妇女问题(二)黄启■二、关于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中国妇女为争取自身解放,走过了一个艰难曲折而又辉煌壮丽的历程。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妇女的处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深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种代表中国全部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权力的压迫,挣扎在...  相似文献   

6.
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高鑫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村委会等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我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保证。然而,近年来,农村的宗族主义日渐抬头,宗族势力已形成一定气候,对基层政权构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笔者...  相似文献   

7.
王思明  李昕升 《求索》2014,(11):161-165
晚清以降,中国传统宗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在经受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后,由于族权被严重削弱,反而激起了宗族势力的反扑,加之封建国家强有力的扶植,族权在太平天国失败后空前强化,族权强化的方式有修葺宗祠、广置义田等。这种逆潮流而动的"回光返照"的确起到了延缓宗族制度土崩瓦解的作用,是晚清乃至民国宗族制度都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政府改革运动的全球化趋势,掀起了政府创新的热潮,地方政府创新也成为全球政府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执政党和政府而言,政治正当性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不同类型的政府创新(以及创新能力的高低和创新效果的强弱)在不同程度上对政治正当性产生着不同的影响。由此,考察中美两国地方政府不同领域的创新活动对增强政治正当性效果的异同,有益于执政党和政府择优而从,以增强政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洪向华 《新东方》2005,(4):51-52
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①政党制度和议会制度、政府制度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0.
士族地主,也称世族地主,是地主阶级中世代做官的一个阶层。地主阶级中不世代做官的阶层,被称为庶族地主。士族地主阶层,基本是东汉时期形成的。到魏晋时期,其势力发展到顶峰,完全垄断了政权,因而形成了士族门阀制度。到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11.
张志锋 《前沿》2023,(6):69-77
地处藏彝走廊南部的丽江纳西族地区,自古以来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在此交融。道教自东汉创立以来,吸收西南地区民族巫术等成分,在纳西族先民中初步传播。明清时期,道教分别受到土司制度以及改土归流政策的影响,进一步在纳西族领主阶层以及普通民众间广泛传播,推动着纳西族对中央王朝以及汉文化的认同。道教在纳西族中的传播充分体现了藏彝走廊上多元文化的交汇以及纳西族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塑造和认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女劳动与就业李冠生在旧中国,妇女身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的禁锢和奴役,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劳动权利遭到剥夺。1949年以前,全国城镇女职工不足50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7.5%,大多数女工在纺织、缫丝、卷烟等行业从事一线生产劳动。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关于农民政权的观点,尽管不很突出,也不很完备,但它是新民主主义诸多理论的萌芽并为之形成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的农民政权观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即墨黄氏家族由最初的农耕之家跻身一跃成为活跃于明清两代的仕宦之家和文学大族,与其独特的家风、家学传统密不可分。良好的家风、家学是一个家族世代延续不竭的精神动力。从明代中叶至清代,黄氏一族形成了重视教育、诗文继世的家学传统;耿直为官、不畏强权的为官之道;淡泊名利、乐善好施的处事风格。黄氏一族的家风、家学传统一直广为流传、垂范后世。  相似文献   

15.
乡镇政府是我国国家政权中最低一级政府,代表国家直接面向农村行使国家权力,是国家政权、政策在农村地区的直接实施者和具体负责者,是联系国家和农民的最主要的桥梁和纽带。然而,乡镇政府行使职权困难和职能错位,影响了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权威和乡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利益结构、行政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是中国在转型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着重研究和探讨行政发展对利益结构的作用和影响 ,并重点指出 :国家政权 ,行政方针、措施和指导思想 ,行政无序现象 ,利益激励制度安排的不合理 ,以及政府缺陷都会对利益结构的形成和变迁发生根本性的影响。主张通过行政发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形成合理有序的利益结构。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权合法性和稳定性的来源。树立廉价政府的形象 ,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 ,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是 ,廉价政府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个新政权的确立,并非简单的机构更替,更是一种中央到地方的全面权力接管,甚至是更进一步的权力渗透。土改运动中的农民协会帮助新政权实现了权力下移、秩序确立以及基层权力的相互制衡,其提供的政治条件和意识形态条件,为整个新政权提供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确立的可能,并最终确立起了民主主义政府的权威。  相似文献   

19.
政权建设逻辑和乡镇所处的独特场域决定了乡镇改革是以县、乡、村治理体制衔接为出发点,围绕增强乡镇政权的合法性与提高乡镇政权运作的有效性而展开的制度重建。提高乡镇政权的合法性,需要扩展乡镇政权的民意基础,改变乡镇政权的单一行政授权来源,建立基层政权与乡村社会于一体的利益格局,从体制上确保乡镇政权既能维护乡村社会利益又能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提高乡镇政权运作的有效性,建立为农服务的服务型政权,最根本的是在对政府、社会与市场进行合理的职能分工和权力重组的基础上提高乡镇政权的行政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乡村政权组织的信誉在政府信誉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乡村组织在历史上有过良好的信誉 ,但目前其信誉度有下降趋势 ,农民对乡村政权组织的信任、依赖、评价、期望、归属都在降低。这既是乡村组织自身运作造成的 ,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重建乡村政权组织的信誉应从推进基层民主、强化乡村政权组织的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