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犯罪心理测试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测试的科学基础是犯罪心理痕迹具有的特定性、稳定性和反映性等三个基本属性。犯罪心理测试仪的研制和应用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科学性使犯罪心理测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周晖 《公安研究》2008,(9):36-40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通过相关的言语刺激,有效唤醒被测人经历的违法犯罪特异心理活动,利用测试仪提取相关心理活动信息。被测人对测试题目言语刺激的反应是被测人对测试题目言语的理解解码过程。测试中,语音、词汇等语言因素和背景图式知识,包括与犯罪相关或无关心理等非语言因素,均会以不同方式影响被测人对言语的解码,解码原理研究有助于提高犯罪心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认定一起凶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此次案件的实测中,较为充分地表现出犯罪心理动态分析在心理测试中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对案件进行客观的、动态性的分析,完整地把握案情,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4.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心理内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使犯罪心理测试变成了刑事测谎 ,导致犯罪心理测试业内的争议和业外的质疑。心理学家改变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 ,主流心理学思想对犯罪心理测试重新进行了审视 ,形成犯罪心理测试的定向反应理论 ,开创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科学认识。现代犯罪心理测试研究揭示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特异生理反应所反映的是被测者对犯罪的记忆状况 ,与犯罪有关的记忆状况决定着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反应的水平 ,反映被测者是属于作案人、涉案知情人、一般知情人 ,还是属于无辜者。  相似文献   

5.
科学探讨和正确阐述犯罪心理测试反应的心理机制对于正确分析和推断测试结论,明确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科学性的发展和提高乃至于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心理测试技术在犯罪案件侦查审理中的应用,它由相关的理论、方法、技巧和软硬件测试系统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其具体应用过程由3个技术环节中的6个阶段技术组成。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共同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理论的拓展和实践的普及上,提供不同的技术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试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谎仪”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 ,科学的称谓是“心理测试仪”。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是运用现代基础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原理以及神经心理学、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 ,通过专用测试仪器软硬件和智能化计算机系统 ,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物反映指标 ,进而评判受测人有无特异心理痕迹对映相关度的实验心理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实战部门的应用证明 ,它既有很强的科学性 ,又可以体现公正性。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刑讯逼供的发生 ,在保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同时提高公安机关的办案效率 ,有助于司法公正的进一步确立。  相似文献   

8.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运用。我国心理测试人员资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可通过规范从业者的学科标准、培养实践基础、进行专业准备、确定从业组织标准、建立案例库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心理测试技术已在我国广泛应用,虽然它仍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作用,只能作为刑事侦查的一种辅助手段,但从近几年的应用情况来看,利用心理测试技术破案的案例不胜枚举,心理测试已成为刑事技术破案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说,对于能使作案人形成深刻印象的案件,有扎实、客观的前期现场勘查和侦查工作作为基础,就可以进行犯罪心理测试。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美国的"测谎"和"测谎技术"。厘清黑白,经纬天地,心理测试技术结论绝非游戏。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是办案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心理测试技术应用的成败七分在人、三分在仪器。  相似文献   

11.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运用中的科学化和法制化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要提高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科学化的程度,关键在于犯罪心理痕迹描绘和测试编题技术的改进.为了提高犯罪情景测试法的准确率,编题人员在掌握测试方法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必须对形成心理痕迹的相关因素、重要环节的心理痕迹描绘、采集相关因素技巧编题等重要问题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浅谈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刑事侦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侦查机关在运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时存在一些问题 ,侦查机关应加强对犯罪心理测试的配合。而测试人员应注意严格把握测试条件 ,选择最佳测试时间 ,结合具体情况开发准绳问题和在测前谈话和测后谈话中为测后审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心理测试是基于某一案件,对被测人采用涉及案件的相关问题提问,或显示案件相关图片等刺激方式,对所诱发的生理反应参数,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作为侦查犯罪的重要辅助工具,心理测试应该朝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建立国家级的具有示范性的心理测试实验室,尽快引入并应用国际上脑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如事件相关脑电位(ERP)这种基于脑电的心理测试。只有这样,心理测试的结论才更加具有科学性,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各类案件的侦破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投毒案件中犯罪心理有其独特性,投毒案件中心理动态分析对该类型犯罪心理测试编题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犯罪心理痕迹破案,首先要充分发现和收集犯罪现场遗留的各种犯罪物质痕迹,透过犯罪嫌疑人的反常表现揭示其犯罪心理痕迹,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不同气质和性格特点分析被审讯人的心理痕迹,通过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再现犯罪心理现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与应用概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开发,以国产PG——I、A心理测试系统的研制和使用为标志,是综合运用现代心理学和实验心理技术成果以及神经心理学、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通过国产PG——I、A型心理测试仪和智能计算机,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理反映指标,进而评判心理痕迹对映相关度的实验心理技术。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出的刑侦审讯心理技术,近20年来已成为刑事案件侦查、审讯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同任何刑事技术手段一样,它在应用中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我们既要充分认识这项技术的先进性,又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进行应用研究。使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必须在法律制约下进行。  相似文献   

17.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由于其独有的特点和功能,实践应用中能够从区别于文书鉴定的角度对文书物证进行同一性认定、甄别真伪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弥补文书鉴定之"不所为",增强鉴定结果的把握程度。通过案例分析,确立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文书鉴定功能的逻辑性和可行性,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司法鉴定领域的发展前景有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根据心理的实质及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基本途径:犯罪心理痕迹——犯罪行为活动——犯罪心理活动及其状态——犯罪人的主体状况及现场情境——犯罪人基本情况及基本案情。根据犯罪心理痕迹研究利用的这一思路和模式,可探索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广泛运用于刑事案件立案、现场勘验、现场调查、现场分析、侦查措施、侦查讯问等侦查过程中。但在实际运用中 ,存在着或怀疑 ,或盲从 ,或认为只有在特别复杂、疑难、久侦不破案件中才能使用心理测试技术等误区。应从法律上对心理测试的主体、客体以及程序进行明确、统一的规范。  相似文献   

20.
黑话的使用与犯罪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话是民族共同语在犯罪亚社会群内产生的特殊变异 ,它的使用往往折射出种种犯罪心理现象。黑话的使用与犯罪心理梯度、认同心理、禁忌心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