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问题,城市不断地蔓延,城市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土地供需矛盾严峻、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道路交通拥堵严重、社会稳定存在隐患等综合性问题。本文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建立立体城市的城市化创新发展模式,以期能够解决居民的居住、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土地供需矛盾及社会和谐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的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社区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增加;随着经济、化的高速度发展,社区内各种经济、化、社会组织日渐丰富;随着城市化、市场化和民主化的进程,自然人和法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既带来了城市的繁荣,也带来了某些城市问题。由于城区政府管辖范围过大,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城市化速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入新世纪后,中国城市化实现了加速发展,以年均1%以上的速度推动城市化进程。这无疑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城市化通过加大固定资本投资需求,为工业化提供就业载体和推进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等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过快的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这种正负效应引发了中国城市化如何才能合理发展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应当既是高速度又是均衡化的速度,即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要求下,各种城市化要素供给与需求实现均衡所达到的速度,包括由城市就业弹性所决定的城市就业供需均衡,城市建设面积弹性系数要求的城市化土地供需均衡,城市公共物品供需均衡和城市均衡发展中公共管理制度供需均衡。论文最后就国家如何引导城市化高速而健康地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晓军  孙权 《求索》2023,(1):158-166
在集中型城市化政策导向下,中国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边界快速向郊区蔓延。但这种作为城市外部扩张结果的“郊区”更多是以一种过渡形态存在于城乡社会之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由中产阶层向“城市边缘”迁移形成的“生活化郊区”存在重要差异,其实质是城建思维主导的“边缘城市”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边缘城市”型郊区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趋凸显,人民追求低密度、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还需进一步得到满足。及时调整集中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关注和重视作为“城”“乡”社会“边缘”与“衔接处”的郊区,逐步将郊区发展的战略定位由“边缘城市”转向“城市边缘”,建设满足人民高品质需求的生活郊区,是未来中国城—郊社会健康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5.
金浩 《重庆行政》2010,12(2):65-66
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持续加快,城市外扩力度加大,城区面积迅速膨胀,城市建设占用耕地资源逐步增加。同时,国家的保障粮食安全政策和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促使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形成了新的矛盾,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一、城市化是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城市化是指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也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对中国经济跨世纪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1、城市化是世界潮流。联合国提供的资料表明,全球正在迅速城市化。195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9%;1995年则上升到45%;2025年将达到65%以上。在世界城市化的大潮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比发达国家更快。从1950年到199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由4.47亿增…  相似文献   

7.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和城市化的生命力在于发展,不发展,城市就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颓废衰落,最终被淘汰。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支撑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城市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抓住城市建设,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重点,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就发展形势看,我国已加入了世贸组织,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施西部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化的挑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 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 ,中国的城市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如何面对城市化的挑战 ,研究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旖聃 《前沿》2004,(5):44-47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源和助推器。其论据如下 :①加快城市化步伐 ,有利于形成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②城市化的推进 ,必将大大推动工业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③推进城市化 ,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 ,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④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 ,才能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使农民更快走上富裕之路。⑤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 ,才能用现代城市文明有效地改造农村 ,并缓减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 ,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可以这样说 ,没有城市化 ,就没有工业化、现代化。根据我国国情 ,我国应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协调发展 ,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要加快城市化 ,就必须实行“经营城市”的战略。即运用市场经济手段 ,对城市的各类资源、资产进行资本化的运作与管理 ,走出一条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新路子。具体说 ,就是从土地资源、城市资产、资本市场、产业发展四个方面经营城市 ,从而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 ,提升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化之前,人类生活产生的垃圾会被自然界自动降解掉。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城市垃圾处理也成为城市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据悉,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