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司法保护确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普陀区看守所近年来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并不断探索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司法保护的方法,确立了“寓管于教,寓教于管”的司法保护模式。去年以来,该所以此模式积极实施对在押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一、以“四种现象”为析点,创造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条件为了有效地实施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普陀区看守所在工作中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规范程序,从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查研究入…  相似文献   

2.
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益格局的调整、流动人口的增多、各种关系更加复杂,250万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成长社会环境不容乐观。从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外地来沪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经占上海未成人违法犯罪总数的50%左右,整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从原来比较单一的财产和性违法犯罪向多元化、多类型方向发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影响上海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成为千家万户倍加关注的社会问题。上海在教育保护未成年人问题上,有良好的传统和较为成功的做法,其…  相似文献   

3.
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未成年人陷入迷途,违法犯罪,往往出于对未成年人权利侵犯所产生的恶果。特别是有的虽然出于保护的目的,结果却适得其反,保护失当,侵犯了未成年人的权利,“爱”变成了“害”,严重的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导因。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悲剧。本文就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失当及其认识原因,和侵害未成年人权利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关系作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期对本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进行了调查,总结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违法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而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人数明显增加。据福建省检察院统计的数字,1995年批捕的未成年人1629人,其中在校学地286人。1996年批捕未成年人2364人,在校学生321,比1995年同期分别上升24%和12%。1996年全省平均每天有5.4个少年沦为罪犯。其中学生犯罪占未成年犯罪的比例均为11%左右。为剖析我省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探索预防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全省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作了一次较为系统的专题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和我们的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探讨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个性结构与特征,目的在于揭示未成年人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性格、情绪体验等方面的严重缺陷。本文考察和分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以及道德教育的缺失与违法犯罪的关系,提出了个性矫正的观点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未成年人痴迷网络引发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未成年人因痴迷网络而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因痴迷网络而导致犯罪的未成年犯的调查,分析了未成年人因痴迷网络引发犯罪问题的特点、原因,初步预测了这一问题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结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实践,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痴迷网络引发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是人类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牵动着整个社会和每个家庭。近几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违法犯罪年龄越来越小,违法犯罪手段和方法也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违法犯罪作为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已引起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为深入掌握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根本成因和发展趋势,科学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客观规律和主要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与措施,2009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地方团省(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操学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法机关确保社会稳定而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恩平市人民检察院2004年以来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试作分析,以期对预防未成年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论述了有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在对武汉市调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的模式,即“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社区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进一步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共青团中央于2006年1月20日在四川成都联合召开“为了明天——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顾秀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3.
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向刑事化方向发展,由单纯的司法消极预防向积极保护发展,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重要任务。我国防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律制度建设初见起色,但由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新情况和新矛盾不断出现,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特殊保护制度还存在较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的快速增长,已引起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和预防,将严重制约和谐社会的发展,危害社会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走出未成年人犯罪研究的误区,客观剖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全面掌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切实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及司法防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是国家与民族、社会与家庭的未来与希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关系到未成年人一生的幸福,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美满,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之邦,充分挖掘自身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其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领域的独特作用,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如何应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些见解,认为应开展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7.
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山东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为切实掌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笔者通过调查山东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女子监狱、少教所等有关机关和单位,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组织了对在押1600余名未成年犯的大型问卷调查活动,对2001年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专门调查,现将有关调研结果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沾染上毒瘾或者酒癖的未成年人更容易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俄罗斯对此的态度是承继前苏联传统惯例,又创新转型期特别处遇的规定。在前苏联时期,吸毒酗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惩罚主要有劳动教养、教育感化强制措施两种形式。劳动教养由法院作出判决,对吸毒酗酒人员剥夺自由,羁押在特定医疗场所,以强迫劳动形式予以戒毒戒酒治疗。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明确宣布废除劳动教养制度。至此,对未成年吸毒酗酒者违法犯罪的规制仅保留教育感化强制措施。以警告、转移监管、赔偿损失、禁止令等为核心的教育感化强制措施,预示着俄罗斯对未成年吸毒酗酒者的处遇越来越宽缓化。教育、挽救的宗旨无论是对吸毒酗酒实施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还是涉嫌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都是俄罗斯政府的一贯追求。俄罗斯对吸毒酗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理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9.
涉罪未成年人强制亲职教育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具有一定关联。对于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通过强制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受一定时限亲职教育,有助于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预防未成年人再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促使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弥补现行法律关于监护干预措施的不足。应当明确强制亲职教育的主体、对象、法律依据、执行、结果反馈与监督等制度性因素,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有效衔接,落实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近十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特征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对河北省近十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比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内容包括违法犯罪的状况、特征及发展趋势预测,为进一步分析违法犯罪原因,寻求治理良策提供了基础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