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把科学招商与选商结合起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有力促进了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协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是最美的画卷,文明是最美的语言,党建是最有力的保障”。近年来,蒙阴县围绕建设“绿富美”生态家园,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万绿丛中党旗红”活动,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相融共进、互促提高的路子。动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212作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吹响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嘹亮号角。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历史性跨越,应当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以生态现代化为长远发展目标。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产业发展长期构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有效开发利用特色优势资源,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协调加速发展的贵州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支部生活》2011,(8):F0002-F0002
宣威市委把创先争优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以“三围绕三争创”为手题,扎实推进生态宣威、文明宣威、健康宣成、快乐宣威建设,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加快尼勒克县跨越式发展,应从四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强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主要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加快发展水电、煤电产业;加快优势矿产勘探开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步加大选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个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是优先发展现代畜牧业,培育增收主导产业;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围绕生态富民目标,全面推进林果业发展;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努力提高农牧民非农产业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环境;建立健全保障措施,强化“三农”服务功能。三是以提升旅游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四是加快生态型城镇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秦慧杰 《世纪桥》2013,(1):5-6,25
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执政战略中的理念定位、策略定位和政策定位三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阐述了“四大战略”部署“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纲领。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中国·新蔡生态文明与能态经济研讨会在新蔡县举行,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谋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同商能态经济发展大计。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授予新蔡县“中国生态道德教育基地”称号。这是一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高层次学术交流盛会,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高端引领与基层实践密切结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大致经历几个阶段:将“生态良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起来;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原则;从“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原则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到“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具体途径;直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方针和政策的成熟。  相似文献   

9.
中共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目标,这与其后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相契合。安徽打造生态强省,让安徽的生态文明建设迈入全国前列,不仅是推动安徽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不仅是改善、保障民生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如何打造生态强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位于全国前列”的战略目标?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前列的江苏和浙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安徽应学习和借鉴苏、浙经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加快安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学习月刊》2009,(2):F0003-F0003
近年来.长江航务管理局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十部职工队伍建设,坚持三个文明全面、协调、健康发展,通过深人开展“三学四建一创”、“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活动和文明样板航道创建活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长航局先后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所属长江海事局、长江航道局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在长航局管辖的长江干线航道中,三峡、洪湖、澄通、武汉、宜昌等5个航区获得“全国文明样板航道”称号。  相似文献   

11.
蔡紫薇  林震 《前线》2023,(11):41-44
“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深植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态文明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绿色发展观的引领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红庙煤矿党委结合煤矿实际,创造了一些符合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作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创建新机制,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的系统性机制创新是这个矿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显著特点。─—建立“一体化”工作机制。近年来,该矿出台了《红庙矿党政干部“一职双责”实施办法》、体庙矿“双文明建设”、“全方位管理”、“一体化”竞赛考核实施细则》等文件,从认识上、部署上和考核上,把两个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两个文明建设一体化,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一体化,“核心”和“中。C”有机…  相似文献   

13.
杨萍 《理论建设》2008,(2):8-10
本文从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入手,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力模型”,即从五个方面的“力量”入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文章对其五个方面的内容也进行了详细的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1,(19):54-55
近年来,贵阳国家高新区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线,以“建设生态科技之城,争当跨越发展先锋”为目标,结合“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努力探索建立与高新区实际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奋力推动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云喜顺 《实践》2013,(7):26-27
改善阿拉善的生态环境,实现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阿拉善盟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强盟、和谐幸福主题,着力构筑生态安全、边疆安全两道屏障,倾力破解“水困行难”两大瓶颈,统筹发展三次产业,全面推进文明城镇创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四大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阿拉善的“一二二三四”发展思路,积极践行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把沙生植物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来抓,通过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化逆向拉动生态保护与建设,变沙成金,化害为利,加快建设美丽富裕阿拉善。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六个结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干部群众头脑,以市委中心组为龙头,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学习大讨论为载体,围绕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完成“两大历史任务”这一主题,联系我市实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有力地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一、学理论,求突破.在拓展工作思路上下功夫市委中心组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着眼全局,突出重点,不断拓展工作思路.为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根据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的部署,市委96年…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是继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政治报告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讲话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和“战略任务”的高度,首次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中央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将之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实现了从“三个文明”向“四个文明”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规律和对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的反思,形成了伦理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共同体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割裂还是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关系。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基础,批判地吸收西方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理论的有机论、整体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创造性转换,提出了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这“四个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个向度,其核心是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机关系与树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个共同体”形成的生态共同体理念奠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不仅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和理论创新,而且也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生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围绕“三个发展”加强机关思想建设,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我省机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它要求始终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全方位强化思想建设,强化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文明和谐”机关创建力度,加快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机关思想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