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藏族史学界对吐蕃的历史分段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如“吐蕃王朝”、“吐蕃时期”、“吐蕃”等概念有不同的解释和时空界定,导致很难把握整个吐蕃王朝在具体时间范围内的历史进程,出现某一时段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分段内有不同的结论.对这些概念梳理不清,难免给吐蕃史学科建设及藏族古代史的理论研究造成诸多不便.根据藏汉文历史文献的记载及藏族古代社会历史具体发展进程及纵向分析,“吐蕃”一词的时间概念即可分为前吐蕃时期、吐蕃王朝(大蕃)时期及后吐蕃时期三个时段.  相似文献   

2.
松赞干布是藏族吐蕃王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赞普。他不仅在藏族历史上开拓疆域,统一西藏地方各部落,建立一个强大的吐蕃王朝,还从事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等改革,发展了西藏的地方经济,创造了灿烂的藏族文化。同时,他也为加强藏、汉民族的团结,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及内地和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松赞干布生年和享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关于松赞干布生年和享年的研究和讨论普遍展  相似文献   

3.
后藏"望果节"仪式作为一个复杂而多义的综合体,其仪式结构和象征意义充满隐喻。结合前人研究、相关文献分析以及后藏"望果节"的田野实践来看,显然"王"的符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正如"仲德苯"的王政治理方式依然鲜活于民间,由此吐蕃王朝对于藏族社会的深刻影响昭然若揭。吐蕃王朝"伪装"成各种符号而并存于佛苯之间,这就像谜语本身,对于打破佛苯二元论框架的藏族民间宗教及仪式研究,多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自元朝开始,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管理体系之中,后宏期①藏文文献中关于汉藏关系的大量记载,以无可争辩的史实证明了藏族在历史的演进中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历史成员和现实成员这一事实。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中,所体现的藏族自身对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属领关系的认同,实际上也反映出藏族精英对藏族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所做出的光辉贡献的一种自我肯定。  相似文献   

5.
清代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为今日中国疆域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云南地区围绕疆土认同而展开的改土归流过程中,清代王朝国家观念发挥出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清王朝通过权威重构,将土司地方性权威转化为国家性权威,在国家一统观念下熔铸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共同体耦合.清代王朝国家观念下的云南土司地区改土归流,不仅有效防止了边疆土司地区割据的可能性,而且推动了王朝国家观念的整体性认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促成历史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吐蕃迅速崛起之时,佛教也传入了进来并得到了松赞干布的大力支持而有所发展.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佛教传入吐蕃的根本原因.王权的强大在佛教的传入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边信佛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对松赞干布的崇佛也起到了催化作用.佛教的传入适应了吐蕃社会的需要,因而得到了藏族人民的信仰与拥护.  相似文献   

7.
吐蕃王朝占领西域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区后,以绿洲城邦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地理条件及与之相应的当地社会生活方式,对驻扎吐蕃势力的社会控制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藏汉典籍及西域、敦煌出土古藏文文献对吐蕃在西域的统治多有反映,从中可以看出,吐蕃在西域的军事建制是以吐蕃王朝建立之初的"三勇部"及军事部落联盟制度为基础,在军事扩张过程中逐步军事区域化、集团化的结果;吐蕃的基层军事建制,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西域绿洲地区传统意义上的以交通线路与城邦保障为主的管理模式,实现其对区域内部的军事控制;吐蕃在西域地方的既得利益由贵族势力进行均分,这符合统治阶层在社会控制中的心理机制;而通过对西域地方土著政权的利用,辅助了其对扩张区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8.
布达拉宫     
晏华 《统一论坛》2004,(5):54-55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是祖国大陆著名的宫殿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界公认的藏民族的象征。“布达拉”或泽为“普陀,”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与唐朝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建宫室,当时称“红山宫”,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而逐渐毁弃。公元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的旧址上重新修建了宏伟的宫殿,称“布达拉宫”。此后这里一直作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吐蕃王朝是中古时期在青藏高原建立的一个强大的地方性政权,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与南亚、中亚和东亚三大文明区域相毗邻,所以吐蕃文化体系的构建过程,从一开始便具有强烈的多元色彩,尤其是从南亚古代印度佛教文化和唐代中原文化吸取了大量养分,形成独具特色的吐蕃文化面貌。但是,吐蕃文化色彩的丰富多元并不能掩蔽其"底色"的坚稳性。吐蕃民族在哲学、宗教和思想文化各个方面最具时代特征的要素,都与唐代中央王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纵观吐蕃王朝时代思想文化潮流的演变轨迹,可以清晰的看到,无论从上层精英还是到下层民众,都始终以仰慕和追随唐代文化为时尚,通过一次次的认知与选择,最终经过改造、整合,形成了吐蕃思想文化的根基与"底色"。敦煌文献中所见汉地儒学思想的影响、吐蕃佛教与汉地佛教的关系、汉地阴阳风水输入吐蕃及其产生的影响,成为吐蕃文化"底色"形成及其表征的三个重要维度,清晰地呈现出吐蕃文化最为核心层理的内涵及其与中原文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南诏的建立及其对唐王朝的臣属关系(公元756—902年) 南诏归附于吐蕃后,吐蕃趁着唐王朝内乱,于756、757年命令阁罗凤与吐蕃合兵夺取巂州(西昌)、会同(会理)、台登(泸沽)、昆明(盐源),进据清溪关(大渡河南),直逼川西平原。使成都暴露在战线的前沿。南诏发动这次掳掠战争对今广大的西昌地区的社会经济破坏极大。在此后二十年间,唐王朝困于内乱,而吐蕃又集中力量夺河西、陇右地区,并一度攻入长安,南诏得到休整的机会,统一了云南,开始建立制度,修筑道路,设置城邑,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云南的经济文化发展。762年,阁罗凤亲率大军,“西  相似文献   

11.
9世纪中叶,由宗教势力代表的拉隆贝吉多杰刺杀了吐蕃赞普达磨乌东赞,吐蕃卫、藏、康等地内讧不断,赞普的后裔威宋和云丹王子分别由王族和外戚支持,分成卫如和夭如两派势力争战不息。吐蕃重新沦为四分五裂,无复统一。随后,吐蕃王朝在臣民大起义中彻底崩溃。而这时唐朝亦在  相似文献   

12.
普学旺 《今日民族》2021,(11):49-52
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籍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硕果.云南自古就是伟大祖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远在石器时代,云南各民族先民就与中原地区、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广泛的文化联系.由于云南各民族先民与内地各民族在族源上具有诸多渊源关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云南各民族先民与内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一直未曾中断,中原王朝也很早就关注对云南的经营和开发.  相似文献   

13.
张宁彬 《传承》2009,(16):86-87
吐蕃迅速崛起之时,佛教也传入了进来并得到了松赞干布的大力支持而有所发展。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佛教传入吐蕃的根本原因。王权的强大在佛教的传入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边信佛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对松赞干布的崇佛也起到了催化作用。佛教的传入适应了吐蕃社会的需要,因而得到了藏族人民的信仰与拥护。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拥有漫长边界线和广阔边疆地区的国家,现代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代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持续经营治理的结果。历史经验表明,中原王朝开拓边疆的最有效手段是进行制度移植和文化传播,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边疆地区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国家认同,最终形成共同的国家意识,从而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地处岭南边疆的广西早在秦代就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但是原有土著民族的  相似文献   

15.
赵靖 《传承》2011,(17):74-75
通过史料中关于尼泊尔与吐蕃两者间发生的交流沟通进行时间维度以及内容上的探讨,从尼泊尔与吐蕃两条线索双向论述,从交流史上的文化、政治、艺术、实物等多方面来逐步构建尼泊尔与吐蕃交往的时间及内容。  相似文献   

16.
吕偲 《前沿》2011,(16)
笔者以藏族语言、节日、饮食、葬俗等藏文化的核心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香格里拉县200名藏族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藏文化在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人中认同和传承的具体情况,进而探讨了如何使香格里拉县的藏族青年既主动融入现代化潮流,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强化对藏族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生熟户的统治政策,始于宋代。宋王朝以距离内地远近、受汉文化影响的多少,以及接受其统治的程度等多种标准,把西北地区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蕃落分为生户、熟户,实行不同的统治政策。生熟户的存在和变化对宋王朝西北边防布署、市马贸易、民族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者指出,宋王朝对生熟户所采取的统治政策虽然有民族压迫和歧视的消积方面,但历史地看,它对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霞 《今日民族》2006,(12):23-27
2005年7月,我与同事和顺华赴迪庆藏族自治州就藏语文使用情况及藏汉双语教学等内容开展了调研,在迪庆州民宗委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对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奔子栏村的藏语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奔子栏村是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德钦县境东南部,距离县城102公里,国道214线穿境而过,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省得荣县相望。吐蕃王朝时期,该地便为西南入蕃古道,又是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这里的海拔在2000米左右,地处山地河谷地带,属亚热带气候。奔子栏村的村民以藏族为主,只有极少部分是嫁到此地的其他民族,藏族占全村人口的99%以…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7,(6)
作为亚洲近邻,中泰之间有着近两千年的友好交往史.十四世纪中叶,素可泰王朝兰甘亨国王邀请中国陶瓷工匠到暹罗传授烧瓷技术,烧制出著名的宋加洛瓷器.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采取了许多形式不同、内容丰富的优惠扶植政策。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将宗室女文成公主下嫁于当时吐蕃王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