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这是哈尼人形容自己梯田时的豪迈心态。走进哈尼族聚居的云南南部哀牢山区,我们被壮观的“哈尼梯田”震撼了:一眼望去,从山脚到山顶,气势磅礴的梯田层层叠叠,难以相信的是;有的竟达上千层。登顶俯瞰,云雾缭绕的山体水波涟滟,如湖海悬于苍穹,那线条清晰的田埂层层铺展,如同翻卷的天书,如同掀开的巨大乐谱写天谱地。人们说,哈尼人用鬼斧神工改造着自然。 “近20个世纪以来,哈尼族祖先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农耕文化’。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哈尼人对‘梯田农耕文化’内涵的丰…  相似文献   

2.
马莉 《今日民族》2013,(8):19-20
我国滇南亚热带山区的哈尼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的农耕民族。哈尼族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的大地奇迹——哈尼梯田,其雄奇的自然景观令人震撼,其灿烂的文化内涵令人敬仰。它所呈现出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蕴含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是现代二十一世纪崇尚自然的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作为其中至为重要的森林,或者说树,对树的敬畏和崇拜,在哈尼人心中、生活中,乃至祖辈传唱下来的诗歌、传说中,即哈尼文化中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3.
《今日民族》2013,(9):9-9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歌舞诗《梯田神韵》由开篇、春歌、夏语、秋韵、冬颂、尾声六个篇童构成,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梯田文化内涵。哈尼祖先过江来,用智慧和汗水开垦梯田,创造了天人合一的绿色家园。哈尼人民生生不息,和梯田其生、共息、共命运。《鼓韵锥魂》,锥鼓是哈尼人与天地沟通的神器,哈尼人祖祖辈辈都在敲打它,每个时代,哈尼人都能敲出动人的诗话。  相似文献   

4.
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审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哈尼族梯田文化 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梯田作为祖先的遗产,是中国梯田的优秀代表、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它不仅是哈尼族和当地其他世居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还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需要传承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尚书·禹贡》中就已记载了包括哈尼先民在内的“和夷”分布在自雅砻江流域以南的广大西南地区。至迟到唐代,哈尼先民已进入红河地区。红河南岸哀牢山腹地的地理阻隔作用,以及梯田内封闭的农耕生产体系,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使得红河哈尼族社会中保留了大量原始文化遗存。造型文化即是这一原始文化的形态之一。哈尼族造型文化由原始工艺美术、器用文化、建筑艺术(环境文化)组成。在这种造型文化中,实用原则、宗教内涵大于审美的形式法则,审美的形式法则较为初始、朴稚。在形式因素、造型特征之下呈现为隐层的  相似文献   

6.
梯田──哈尼文化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的人类文明启始来看,长江大河流域往往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启始摇篮。据史料记载,哈尼文化启始于长江和黄河上游的甘青川藏接合部地区,完成了由原初的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转型。唐宋以来,哈尼族以梯田稻作为轴心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逐渐定型于滇南的红河水系和澜沧江水系,在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得到完善和发展。到了明情已发展成规模。清嘉庆们临安府志》对红河南岸壮丽的哈尼梯田风光作了这样的描绘:“依山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约数里不绝”。哈…  相似文献   

7.
哈尼梯田     
“哈尼”,意为“居住在半山腰的人”。千百年来,森林、村寨、梯田和河流,养育、铸就着这个民族。哈尼人让生命在隐匿于深山的土地上朴素地绽放,精彩地完成生命的延续,在波澜不惊的生存活动中,在延绵的群山完成了大地上最美的雕塑,创造出了人世间的伟大奇迹--哈尼梯田。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哈尼人把每一个细节都密切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环境里,使梯田稻作农耕文明成为遵循自然规律、善待自然环境的农耕典范。可以这样说,梯田是哈尼人真正的人生舞台,梯田是哈尼人对生命最真实、最真情、最发自内心的演绎。  相似文献   

8.
白光红 《创造》2004,(4):16-18
一、哈尼梯田 文化的资本转化 哈尼梯田作为一种文化已得到了世人公认,可谓誉满天下.我国将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说明哈尼梯田文化已经步入世界文明的门槛.  相似文献   

9.
1991年国庆期间,深圳特区华侨城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开业庆典,滇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族蘑菇房山寨,作为文化村21个民族的24个村寨之一坐落其间。元阳县有名的哈尼族歌手朱小和与一批哈尼族青年男女应邀入村,在蘑菇房内生活,用哈尼酒歌“哈八”、乐器巴乌及民间歌舞等,向中国大陆、港、澳、台、侨和外国客人展示哈尼民居民俗传统文化的风采神韵。蘑菇房,是哀牢山哈尼族独树一帜的传统民居。鸟瞰哈尼山寨,那座座民居犹如破土而出的朵朵蘑菇,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浩翰的梯田一道,汇成一幅壮美的哀牢山图景。传说远古时,哈尼人住的是山洞,是难看…  相似文献   

10.
红河哈尼梯田农业生态及景观, 由高山森林、 中山村寨、 下半山梯田所构成, 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和整体的大地艺术景观。 因此, 对她的任何部分的破坏,都将失去整体, 所谓 “牵一发而动全身”; 也因此, 对她的恢复和保护也应该全方位进行。 在大量运用现代理念、 现代理论、 现代手段对红河哈尼梯田进行保护和发展的时候, 我们应该“发现传统”, 利用传统知识和传统保护方式服务于今天。 实际上, 红河哈尼梯田农业生态及景观的现代恢复, 就是全面恢复和发展哈尼族的传统文化, 就是保护和发展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  相似文献   

11.
哈尼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140多万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但由于哈尼族历史上没有文字,许多宝贵的哈尼族文化没有得到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中散佚。值得庆幸的是,哈尼族利用民歌这种形式,使哈尼族文化得以传承,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12.
<正>文化惠民,包括但不限于物质方面给群众带来的实惠。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对元阳梯田的文旅开发,其给当地带来的好处,就不只是就业、脱贫,或者红米卖得好价钱这样简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当地人在获得实惠以后,更有动力和能力去维护人与人的和谐,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红河哈尼梯田,是红河,甚至是云南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本无字天书。数百年间,梯田见证的不仅仅是哈尼族等当地少数民族勤  相似文献   

13.
绿春县,在哀牢山区众多的哈尼族聚居地中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边境县。然而,它的知名度在海内外却很高。因为这里完整地保留着哈尼族同胞古老的农耕文明、梯田文化等民俗,特别是那被称为千古一绝的“长街宴”,  相似文献   

14.
在上千年的定居--迁徙--定居的发展过程中,哈尼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式文化,其中,哈尼妇女的服饰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哈尼迁徙史.在此,笔者仅以哈尼族支系碧约妇女服饰为例,作一些解读,读者就能领略到哈尼服饰所传承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论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机制白玉宝大江大河流域往往是人类早期文明启始的摇篮。地理因素和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类早期文明的发韧,并深刻制约着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变异趋势。哈尼文化最初启始于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地区,即甘青川藏接合部;在长江上游和珠江...  相似文献   

16.
他撒行记     
前年7月,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的资助下,我们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民族学专业的15名学生(其中有3名韩国留学生)来到红河县甲寅乡他撒村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期间,学生们住在村里的哈尼人家,与当地群众结下的深厚的友谊,哈尼族的梯田文化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我们。  相似文献   

17.
看梯田的眼     
元阳山区的哈尼族村寨大多坐落在美得出奇的梯田景观中。红河人说: “元阳梯田甲天下”,元阳人说: “多依树梯田甲元阳”,这样说来,多依树的梯田就算是美到极致了。近十年中,摄影界的大师小师已经把这一带哈尼人作为饭碗粮筐的梯田“咔嚓”个遍,让城里人用眼睛看懂了“种田原来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18.
大山里塑成的奇迹——元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阳,是滇南边疆的一个小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因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寂寂无闻,但是近年来却声名鹊起,一跃而为云南省旅游观光与文化考察的热点,原因是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哈尼族梯田奇观。目前,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推动下,元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工程正在切实地开展…… 世界遗产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共同享有的宝贵财富,它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利益和前途,一旦申报成功,将受到全世界的保护,哪怕世界大战也不能破坏它。梯田 1995年,一个秋后阳光灿烂的下午,在元阳县攀枝花乡勐品村一个叫“老虎嘴”的梯田旁边。 仿佛上天刻意安排,抑…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总策划--以元阳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 ,都是大自然生态圈中的一个物种 ,都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中动态的生命体。以哈尼族为主体的元阳各族 ,创造了以哈尼文化为主体的江外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代代传承 ,形成庞大深邃的文化宝库。其中已经整合成型的有梯田文化、村落文化、火塘文化、节日文化、贝币文化、艺术文化、口传文化、土司文化、谱牒文化等等。每一种文化都应当保护和传承 ,都应当在旅游市场中展示其魅力  相似文献   

20.
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顿时"哈尼梯田"成为一块热土,各样人等纷至沓来,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对于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问题,呼声最为强烈。针对红河哈尼梯田农业和景观的破坏,当地政府以及有识之士做了大量的工作,红河哈尼梯田生态及景观虽有恢复,但衰退的趋势并没有彻底遏制住。也许是因为我们太注重发展,太注重现代理论,太注重现代保护手段而忽视或轻视了"传统"。传统是联结今天和明天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