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慎刑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残忍的刑罚制度和充满温情的慎刑思想并存。其慎刑思想体现在对于死刑确定了核准、复核和复奏制度,徒、流案的管理、审级和复核制度体系严密,监察制度发达。中国慎刑思想的形成主要受古代天道思想、儒家“仁”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胜渝 《求索》2008,(9):137-139
慎刑观是中国儒家的重要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刑法制度有重大影响。慎刑观对中国古代死刑审判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皇帝对死刑审判最后的核准权、死刑审判复核与复审程序、死刑会审、死刑复奏程序等方面。这对当今死刑制度的立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慎刑恤罚的法律原则、容隐制度、成熟的判例法模式、无讼的价值观等一些先进的法律思想,对当今的法治建设可以有所启发。了解中国自己的传统法文化,可以促使中国法治建设在自己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推进。  相似文献   

4.
一、儒家的“德治”思想 我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子最早提出“德治”思想,它是针对所谓“政”治、“刑”治思想而发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强调了道德、礼义的思想教育对治理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和优越性,在他看来,这样治理国家、管理人民比之单纯用行政、法律手段要优越,它能使人民更好地自觉遵守政府的法令,并提高了人民的思想素质。要实行“德治”,在上的统治者、管理者必须首先“自身正”;自身首先能遵守道德、律令,对人民起率先垂范作用。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  相似文献   

5.
慎刑作为中国古代法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冤狱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慎刑主要针对的是死刑及笞杖罪以上的判罚,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预想效果。慎刑与恤刑有着本质不同,而且明代的厂卫制度也并非对慎刑的监督,而是司法审判制度的一种弊政。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的人本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前沿》2008,(2):178-180
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儒家管理思想最鲜明的特色。先秦儒家人本管理思想,有着丰富的人本、民本、重人的思想,其最鲜明的特色体现在“仁爱”、“民为贵”、“和为贵”等思想。这些思想的精华对现代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战争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慎战"思想则是古代道家、儒家、兵家等思想家共同的智慧结晶。"慎战"思想是军事理想追求和现实操作相统一的产物,既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又有"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伐谋"战术,是力图维护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慎战"思想为和平年代认识复杂的形势、驾驭战争形式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8.
西周明德慎罚是当时的重要政治法律思想,其渊源于黄帝时代以德为主、德刑相济的治道观念。周公提出明德慎罚思想,成为西周统治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后世的德主刑辅就是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发展和深化,并成为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主流观点。在西周明德慎罚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德主刑辅成为秦汉以后治国理政的主体模式,在历史上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起了持久而积极的作用,也为今天我们国家治理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向达 《长江论坛》2013,(3):72-77
沈家本是清末著名法学家,修律大臣,礼法之争法理派的代表。在清末修律的争论中,沈家本系统地阐释了自己具有资产阶级启蒙意义的法律思想。其核心是学习借鉴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思想,以改造中国传统的以礼为纲的法律体系,主张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道主义、民刑分立、司法独立、改良监狱、建立陪审员和律师制度、对少年犯实行惩治教育、培养法律人才等,对中国法学的近代转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伯礼  王哲民 《求索》2011,(2):144-146
天、德、刑都是周人的重要概念。天包括神性的天、工具的天和德性的天,德是周人建立在历史经验基础上的价值自觉,从而影响到以慎刑为主要特征的刑的价值选择。天、德、刑共同构成一个惩戒系统,维持着周的统治秩序。其基本的逻辑关系是:天生德、德主刑和以刑维德,以德维天。考察周的刑,不能离开天和德,离开了天和德,就无法理解刑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虚”是张载思想中的关键字之一,《正蒙》中反复出现“太虚”、“虚空”、“至虚”、“心虚”等词语。然而,与佛老经典中的“虚”的意义不同,张载将虚与气相结合,认为“太虚即气”,“知太虚即气则无无”。虚气观明确体现了张载的儒家立场,同时也将张载之学与其他宋儒的思想区别开来。本文将对张载的虚气观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从根本上把握张载的思想特色。全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虚气观提出的背景;虚与气的关系;虚气观在张载思想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沈家本是清末博采中西的法学大家,中国近代法制改革的倡导者和不朽的先驱。沈氏提出的罪刑法定、化重为轻、感化教育、同罪同罚等一系列重要刑法思想在清末修订刑律的过程中得到了真正体现,并对我国当代刑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云剑 《人民论坛》2012,(11):92-93
"先教后刑"思想是儒家学者在阐述道德教化与刑罚关系时的重要观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犯罪预防理念。该文介绍了"先教后刑"思想的内涵及演变,结合现代犯罪预防的基本原理,从思想观念预防、环境预防和立法司法预防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古代的"先教后刑"思想与现代犯罪预防理念的契合。  相似文献   

14.
罪刑法定是现代刑法的基石性原则。中国封建社会既无规范意义上和制度层面的罪刑法定 ,也无观念层面和思想层面的罪刑法定。中国封建社会里 ,类推比附制度的存在 ,封建法律体系阶次性、明确性 ,民间法的存在 ,君立的绝对立法权 ,礼刑互用 ,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绞合在一起 ,是中国封建社会设有形成规范层面和缺席层面罪定的主要因素。中国封建社会刑事和司法上的主客体思维 ,围绕儒家“礼治”来制刑、量刑和用刑 ,封建统治者在法价值上重秩序、轻权利 ,罪刑关系上的功利主义和刑法工具立义 ,对实质正义的过分追求和迷恋 ,公法文化的强盛和私法文化的贫弱 ,社会本位和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 ,封建司法官吏在规则内无自由裁量权和规则外无限自由裁量权的“角色冲突”,刑法主观指向无限性与文本客观涵盖的有限性的矛盾与不谐辱因素 ,致使中国封建社会没能形成观念层面和思想层面上的罪刑法定  相似文献   

15.
死刑复核复奏制度萌芽于汉代,确立于北魏,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制度,是慎刑思想在立法与司法上的体现。这一制度对现今司法改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能够有效的减少冤假错案,使中国刑法更加科学化、人道化,促进我国人权状况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四、儒家学说中的“民本”价值观对中国民商法经济法的影响。首先是儒学的“民本”价值取向对统治者道德行为的规范。民本思想的形成,可以上朔到商周。人们从桀、纣之亡国的教训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促进了民本思想的发展,到先秦春秋战国,民本思想已很丰富。就民的个体而言,处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宝塔式建筑的最底层,“礼不下庶人”,因此民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而是“治于人”的客体c相对的贵族阶级成员即“治人者”,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并且“刑不上大夫”。不下,确定了“礼”调整的不限;不上,确定了施“刑”的上限。换言之,…  相似文献   

17.
荀况(约前328—前235),战国时期赵国(故里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具有和孟子同等地位的大师,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弟子。《荀子》共32篇,著名的《劝学篇》说:“学不可以已。青出于蓝,胜于蓝。”荀子身体力行,坚持学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各学派,取其之长。荀子是一位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又有法家思想的政治家。他主张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对立。“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以后天才要接受礼仪的教化。教养好的,以成为圣人;教养不好的,就成为人。这说明教育和学习对人非常要。荀子是儒家学…  相似文献   

18.
洪仁玕(1822—1864年)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其政治、经济思想,已经研究者们阐发,唯其法律思想则鲜有人论及。现据《资政新篇》和《立法制喧谕》,将其法律思想择要试述并稍加评论如后,以求方家指教。 《资政新篇》是一个纲领性的政治、社会改革方案。该篇分为“用人察失 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四个部分。第一类旨在察“用人”之是  相似文献   

19.
刘宏  熊丹 《人民论坛》2011,(9):92-93
死刑复核复奏制度萌芽于汉代,确立于北魏,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制度,是慎刑思想在立法与司法上的体现。这一制度对现今司法改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能够有效的减少冤假错案,使中国刑法更加科学化、人道化,促进我国人权状况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哲学主流思潮的儒家德化人学思想,对当代中国人学理论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当代中国人学植根于传统土壤的人性探索,在和谐的人的塑造、爱的现代诠释和完美人格的现实考量上赋予了人性以现代意义.全球化、生态文明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又向传统的儒家人学思想提出了挑战,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儒家人学思想指明了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