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根成 《前进》2008,(7):47-48
近年来,屯兰矿大力实施循环经济,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积极探索煤炭生产、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的道路,初步摸索出了既符合科学发展观又具有企业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煤炭主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成为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能量流转规律,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有机地组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反馈式流程,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的统一。煤炭城市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煤炭城市因为受到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面临地表沉陷、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结构失调等社会经济问题。本文试图以黑龙江四大煤炭城市的发展为例,阐述煤炭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化城市发展模式的一般理路。  相似文献   

3.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劣势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对转变煤炭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分析和探讨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并找出劣势的原因就非常重要,这也是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当前比较紧迫的课题。从内部来看,煤炭企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自身认识不足、缺少发展规划、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有限,这都限制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从外部来看,煤炭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不协调,区域政策不到位以及我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法律体系不健全造成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软环境的缺失。为此,应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信息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资金支持等方面着手促进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4.
煤炭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要求资源利用型的煤炭产业也要积极参与到转型经济的队伍中,努力实现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也要求有有效的途径和合理的配置。煤炭企业的经济转型,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加强市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能够响应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于企业来讲是必要的,必须的。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循环经济模式及其对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健 《求索》2008,(12):29-3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主要有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和日本模式三种。国内模式有生态产业模式、生态工业园模式、生态城市和生态区域模式。本文评价国内外模式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启示是: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实现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依靠技术进步为发展循环型工业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必要政策和制度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废展的工业产业结枸。  相似文献   

6.
推进首都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近年来首都发展循环经济成功模式的基础上指出,目前首都推进循环经济面临政策措施上行政区域分割,在城市功能分区以及经济和产业发展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首都要有更高的起点和定位、必须跨越行政边界实现区域政策联动、要重视科技进步等来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谭元发 《求索》2010,(6):27-29
本文分析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和生态化产业发展战略。按照"装备制造4R"原则,装备制造业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装备、核能源装备、双能源装备;对现有产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持续不断改进;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和再制造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企业绿色再造、生态工业园、产业生态系统是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五种途径,也是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五者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明确的理论、实践和运行机制。本文结合循环经济的特点和本质分析了以上五种途径的形成机理、内涵、国内外实施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艳涛 《人民论坛》2012,(17):68-69
由企业聚集而引起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进一步升级的重要模式,而我国快速发展的各产业集群也面临着没能形成较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的明显"软肋"。在循环经济背景下,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弊端,探讨了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云燕  张彪 《中国发展》2013,13(2):18-22
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是中国的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较多。该文以钢铁行业为例,提出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布局不合理已严重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行业能源消耗巨大,经济效益较好,对循环经济的示范效应明显。因此,开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该文建议必须完善重点行业的产业组织政策、结构政策、布局政策和技术政策,推动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福田区作为深圳中心区,具有观念创新、产业优化、率先发展、政策配套等四个方面的优势,完全有可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让循环经济成为福田科学发展的新动力。产业结构向循环经济调整。为确保产业结构向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真转真变,福田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商业和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搭建“1 3”经济架构,努力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新型都市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更加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新格局。用循环经济的概…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和资源短缺已阻碍了中部经济的发展,本文尝试在分析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理念对中部产业集群的指导作用,并探索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中部产业集群进行生态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煤炭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基本没有变化。本文对我国目前煤炭产业的融资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煤炭产业为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强化多种融资渠道,必须在融资结构上采取更加开放的姿态。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困境与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模式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本文围绕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走出工业化困境的途径,提出以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废弃资源再生系统为重点,构建区域资源共享、产业共生模式,以及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7,(6):I0001-I0001
近年来,乐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积极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根据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特点,用循环经济的理念重构传统经济流程和工业发展模式,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体系,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具体企业的循环经济问题已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从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模式和战略选择以及钢铁企业循环经济水平评价研究等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析,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未来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明宏 《前沿》2005,(1):20-25
本文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并阐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高级形态的区域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时候,我们往往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对发展区域循环经济重视不够。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阐明循环经济的区域性和区域经济的可循环性,进而说明区域循环经济是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此外,对循环经济的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的三分法提出了质疑,探讨了按地域空间划分企业、园区、区域和区际循环空间的“四重划分法”标准。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深入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载体和路径,也是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要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向纵深发展,从生产领域向流通、消费领域延伸,培育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探索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循环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12,(19):2-3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是浙江海洋经济国家战略中的九区之一,也是台州市"主攻沿海、创新转型"战略的主平台。集聚区以"发展模式循环型、产业导向高新型、空间环境生态型"为目标,着力打造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