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家庭小型化以及"421"家庭的不断增加,社会养老、居家养老的不足及弊端日渐显现。作为对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补充,社区居家养老为日渐严峻的养老形势提供了"一剂良药"。本文通过对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生活状态的调查,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夏支平 《前沿》2012,(7):169-171
本文通过对广西田东县M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受经济的贫穷落后、制度政策的变迁和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瑶族村落的养老模式已经从"家庭+村集体+政府"三元模式转变为"家庭+政府"二元模式。这种模式的运行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家庭主导、政府扶助、村集体互济养老模式消失、自我照料的老人人数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子女数量减少及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的变化,加之人口流动的增加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等因素,导致人类社会进入多元养老时代,养老呈现四大趋势,一是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延伸;二是由道德养老向制度养老延伸;三是"养儿防老"向"养官防老"延伸;四是由他养为  相似文献   

4.
潘剑锋  刘峰 《求索》2010,(5):232-235
养老敬老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养老问题上,中国从先秦开始就奉行儒家的孝道。传统孝道中包含着养老敬老以仁为原则,以礼为先的养老思想,是我国传统养老敬老的道德准则和基本的行为规范。为使这一"孝道"被人民所接受,先秦时期的学者大力倡导并由当时的各个朝代颁布实施了许多养老敬老礼仪和养老敬老制度,其养老所需的养老场所、养老资源、养老观念及体制和要求等已初步具备或初步建立,形成一套以家庭养老为主线,家庭孝亲、社会尊长和国家的养老敬老制度这三种养老敬老形式并行的养老敬老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养老敬老体系已初步成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困境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08年底,我国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69亿,而且正以年均10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呈现出未富先老、农村超前于城镇、市场供给缺口大、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减弱化等特殊性,这使得我国老龄化问题更加复杂。在"十二五"开端之际,如何破解养老难题,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期围绕中国特色养老服务制度的重构,辑发一些研究成果,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不可避免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精神没有寄托,三是劳动责任没有减少,四是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6,(8)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家庭结构出现了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类型多样化以及家庭关系呈现新特点等变化,加重了社会养老负担,加大了社会整合难度,加速传统孝文化的衰退,同时容易引起子女身心健康问题。对此,应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养老功能,发挥社区的融合功能,发挥教育、法律和媒体以及社工的作用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龚俊  ;张禄勇 《前沿》2014,(17):93-95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关注老年人的养老权保障问题已成为重要的民生议题。在当前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新形势下的中国如何构建养老权保障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国应从加强立法、完善司法、平等保障城乡养老权、发展多种养老模式四个方面构建公民养老权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上海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成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一环。从5月份开始,市人大内司委对本市老龄事业以及"十二五"期间发展社会福利、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推进情况开展了监督调研。整体来说,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老龄事业发"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完善为老服务体系的项要求都落实得较好。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3%机构养老为一体的"9073"养老服务格  相似文献   

10.
黄河 《政协天地》2013,(10):30-30
福建省人口老龄化始于1996年,且呈加速发展态势。至2012年底,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61.5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31%。老年人群体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这种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形势下的"未富先老",客观上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大局。  相似文献   

11.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张总您好!近年来,未富先老的情况日益凸显,养老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中国家庭。在您看来,为什么我国会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呢?  相似文献   

12.
何处养老?     
要么排长队,要么住不起"我78了,今年还行,明年可不好说喽。"尽管还能做简单的家务,但聪聪爷爷已经未雨绸缪,开始考虑将来到哪儿养老。子女工作都忙,孙女面临中考,未来的日子他们一定是忙上加忙,"指望子女养老?不现实,他们有心无力。"老人家的未雨绸缪并非杞人忧天。当前421结构(4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力不从心,以往老人不愿进入养老机构的心态已经大为改观。今年春节假日期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人口发展呈现"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的特征。尤其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开始步入老年,"421"家庭日趋增多,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社会养老服务压力持续加重。城市老年人口的迅猛增长与养老服务需求相  相似文献   

14.
孙慧明 《前沿》2011,(23):202-204
传统孝道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我国社会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曾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家庭养老的思想基础即传统的孝道又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为了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利用传统孝道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等方面,来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处于支撑地位。随着湖南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和家庭的空巢化,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指示精神,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7月制定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湘政发(2011]19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湖南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业的总体目标: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居家养老服务是老人们最贴心的养老服务方式,如何以社区服务的方式,将政府、社区和市场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提供居家养老的模式,需要统筹处理好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传统家政、机构养老等方面的关系。一、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关系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有交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家庭模式的改变,必然会促使养老模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养老机构成为老年人养老模式的一种选择。养老服务产业的初步发展,也使我国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大,但也存在诸如养老机构多而杂、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根据大连地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研究大连地区养老机构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影响养老机构品牌建设的原因,可以看出,大力发展养老产业,重点是对养老机构进行积极的宣传,进行养老机构品牌建设,促进社会养老服务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前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压力,居家养老是其现实选择.针对居家养老过程中出现的服务标准有待提升、服务内容不能满足群众现实需求、服务体制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服务工程”、拓展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机构职能、加快信息化建设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试点工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目前已有失独家庭100万户以上,失独家庭普遍在养老、心理创伤、返贫、医疗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上难以得到很好的维护。我国在制定出台《失独家庭社会养老保障法》时,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对我国失独家庭社会养老帮扶对象、失独家庭社会养老帮扶原则、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重要措施等作出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与广西"新农保"制度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状态,并且呈现农村老龄化严重、经济发展滞后等特征.农村人口老龄化弱化家庭养老功能,制约经济发展,并给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带来影响,同时也向其提出迫切要求.因此,通过对可行性、思路及具体措施的分析,提出在广西逐步推广"新农保"的建议,以解决老龄化背景下农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