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法院在法治实现过程中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成熟的法治国家是以法院角色的正确认同和充分实现为前提的。法院的司法决策以及法院能动性的发挥和法院的自我约束的平衡是在法院对自身角色进行定位和摸索过程实现的。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法院应该也必将发挥适当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法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同类人审判”的根本性质 ,马克思主义者将法院定位在“人民的法院”这一层面上。在法院的具体标准上 ,他们认为法院必须依法成立、实行独立、遵守民主原则、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在法院的性质上 ,马克思主义者将法院看做是人民的法院而非官僚的机构 ,是中立的裁判者而非当事人一方利益的偏袒者 ,是普通的法庭而非特权的机构。在法院与法治的关系上 ,马克思主义者将法院看做是法治实现的载体 ,担负着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的重要角色 ,同时 ,法院可以通过对行政权、立法权的监督 ,来保证控制国家权力这一基本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对当前部分地方推行的,力图追求法院在大调解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本土实践的反思,并试图通过论述证明:法院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很难真正地扮演起大调解中的主导角色。这与执政党对法院的定位、社会公众对解纷机构的选择倾向和司法的固有限度息息相关。法院的这种角色决定了其在追求大调解格局主导地位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策略。这些策略的采用虽然极大提升了法院解决疑难纠纷的能力,但却同时进一步限制了法院对主导地位的追求。二律悖反的事实说明准确定位才是法院在大调解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4.
法社会学视角下,社会角色应是法律的定位。因为社会角色有着法的核心构造,是人的社会化的责任承担,是角色主体的法律人格,是构成法治社会有机运转的法治细胞;社会角色是法治社会为每个人提供的无限发展空间,角色主体的自我认知是法治社会有机运转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项坤 《法律适用》2012,(9):20-24
一、引言关于法院功能的定位与研究,学界通常以司法权和司法规律的角度切入,将其归纳为纠纷解决、规则之治、权力制约和公共政策创制等几个方面。但在我国的特殊国情条件下,法院并不只是纯粹法治意义上的法院,除了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法治政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上,法治政府成为政府自我角色的理性定位。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的践行者,法治政府必将引领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而政府更应在和谐社会视阈之下,从各方面来构建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7.
毋庸置疑,司法审判是法院的首要职责和第一要务,在国家机构体系中,法院的定位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法官无疑是法院系统最核心的职业角色,而书记员、执行员、司法警察、法医、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后勤服务人员,都属于为法官的审判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性角色。可以说,在所有上述司法辅助人员中书记员是与法官审判活动最接近的一种职业角色。法院的书记员是法院系统重要的具有独立地位的司法辅助人员,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书记员和法院的司法警察、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一样都不属于司法官的范畴,但书记员是保证法院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书记员的工作是专门为法官的审判活动提供服务,以保证诉讼活动顺利、明晰和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8.
相比改革开放前,人民法院正更多地分享社会治理的权力。现实中法院面临与党委、政府、人大、公众等关系的尴尬境遇,这既有社会环境及政治体制的原因,也有法院自身原因。在应然的现代司法理念之外,中国的法院还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谐社会中人民法院有不同于西方国家法院的角色特质。  相似文献   

9.
相比改革开放前,人民法院正更多地分享社会治理的权力。现实中法院面临与党委、政府、人大、公众等关系的尴尬境遇,这既有社会环境及政治体制的原因,也有法院自身原因。在应然的现代司法理念之外,中国的法院还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谐社会中人民法院有不同于西方国家法院的角色特质.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在重大敏感案件中的舆情危机和被动局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法院系统逐渐得到推行。这一实践探索是对司法权性质的悖反,增加了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风险,致使法院审判目的指向混乱,容易形成普遍性的法院信任危机,在试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在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取向的基础上,厘清法院职权界限,客观评判"法院案件社会风险评估"的实践合理性,探寻法院减少社会稳定风险的发展路径,以达到既回应社会,又树立法院权威的目的,确保司法改革符合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1.
曾凤辰 《华中电力》2021,(2):157-168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有关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关系的司法政策可化约为一项法律规则,授权法院在一定条件下援引反不正当竞争法为知识产权提供附加保护。这项政策的适用难点在于其适用条件。该政策的一阶适用条件为,知识产权法未予禁止的情形构成法律漏洞并且立法者未禁止法院填补漏洞。可是,存在一些阻却漏洞认定或填补的知识产权法律规则。只有为阻却漏洞认定或填补的规则设立例外,一阶适用条件才能成立。而为阻却漏洞认定或填补的规则设立例外以法院拥有对这些规则的续造权为前提。法院的续造权因此构成二阶适用条件。按我国国家机构权力配置的标准,法院应享有续造权。法院行使续造权应受论证负担规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应当按照一定的原则创造性地解释和适用法律,这是现代法学理论在法律解释问题上的主导观念。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立法上赋予法院或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司法解释构成了司法过程中的一项基本作业。作为特定制度结构下的集体智慧化的产物,司法解释权由最高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具有正当性和现实合理性。建国后沿袭下来的我国司法解释权制度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缺憾。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当代中国,正日益面临着发展和创新司法解释权制度的历史重任。重构我国司法解释权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在正确界定不同审级法院职能分工的基础上,促进最高人民法院功能由司法审判向法律统一适用转变;按照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树立司法解释在法律适用上的应有权威;从法律解释的内在规律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司法解释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王彬 《北方法学》2011,5(2):104-111
分权的政治逻辑要求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保持克制与谦抑以维护多数主义的民主价值,然而解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使法官解释的能动性成为既成事实,通过司法实现正义又成为美国宪政制度的法治追求。分权逻辑与解释学逻辑在话语上的对立构成民主与法治的张力,形成法律解释的宪政困境,这从根本上缘于西方宪政民主制度内在的结构矛盾。在美国司法语境下,对于法律解释的宪政困境存在着司法积极主义和司法消极主义两种司法哲学的对立,温和的司法积极主义对于法律解释宪政困境的缓解是可行的理论进路。  相似文献   

14.
法院政治功能的学理疏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凌 《法律科学》2003,5(4):29-37
现代的法院制度与古代的相比,其区别主要不在于法院纯司法功能的变化,而在于司法与政治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嬗变。法院作为国家政治权力架构中的重要一环、法治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关、民主制度的维持者与裁决者以及人民的法院,就必然要与政治发生关系,具有相应的政治功能,从而在权力分立的政治架构中,通过个案的审理与相关政治行为的判定,发挥着制约其他国家权力,规范权力运行秩序并维护宪政制度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司法、司法机关的中国式解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正处在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深化司法改革的新时期,清晰界定何为"司法"和"司法机关",意义重大。比较外国和联合国的法律文件,洞察中国国情,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式"司法应为国家的诉讼职能活动,司法机关应为法院、检察院。这种解读既有理论根据,又符合我国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6.
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价值可从四个层面加以分析。法哲学基础:自由和秩序必须得到综合考虑,自由价值更为重要;宪政基础:公民权利是政府权力的本原和归宿;行政法基础:现代行政法理念实际上蕴含着相对人权利第一位的倾向;现实基础:相对人权利与行政法治化、行政民主化、立宪主义的践行。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司法变更权实际上是国家权力机关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人民法院的职权,是国家权力的具体配置。目前我国行政诉讼的司法变更权适用范围过窄,扩大行政诉讼司法变更权有利于充分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对行政权的全面监督,是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Despite its rampant presence, judicial corruption in China has often been regarded as the idiosyncratically deviant behavior of a few black sheep eluding prescribed judicial conduct. This entrenched assumption has both discouraged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judicial corruption and inhibited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ing of China's courts. This article, based on an empirically grounded examination of the processing of court rulings tainted by corruption, showed that judicial corruption in China is an institutionalized activity systemically inherent in the particular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guid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instrumental rule‐by‐law ideal. In investigating wha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judicial corrupti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law and party politics in China's courts was also examined. The findings, therefore, also shed light on behind‐the‐courtroom judicial activities and on the enduring perplexity of the gap between the law in the book and the law in action.  相似文献   

19.
共和精神与宪政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和主义是西方宪政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共和传统是西方宪政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和精神与当代宪政理论之间至少存在法治原则的推崇、权力制约的强调与公共利益的彰显三重契合。共和精神是宪政中国建设的重要精神指引,其中,天下为公是宪政中国之情感凝聚纽带,和谐均衡是宪政中国之构建运作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