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何文 《两岸关系》2002,(8):36-36
在台湾,酒后驾车是一种大量发生的违规行为,更有不少人是醉酒驾车,引发许多交通意外,让交管部门感到很头疼。现在台湾对酒后驾车的处罚金额已经提高到1.5万至6万元新台币,但铤而走险的人仍就大有人在。为此,台湾交管部门也采取了给触法者办“学习班”的办法。 而那些酒后驾车人员,本来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10-110
日本:对酒后驾车实行“连坐”处罚。对醉酒驾车者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1美元约合95日元)以下罚款,  相似文献   

3.
刑满释放人员过失犯罪是否适用人大常委会关于从重处罚或加重处罚的决定?编辑同志:我弟刑满释放后从事个体运输,酒后驾车肇事造成一死伤。伤的严重后果,最近被公安机关逮捕。其释放不足二年,是否适用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及刑法关于累犯的规定从重予以处罚?肖曲肖曲同志...  相似文献   

4.
关于酒后醉酒驾驶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郏红雯 《公安研究》2010,(3):75-79,90
酒后、醉酒驾车给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为了预防和减少这种危害,应加强关于酒后、醉酒驾驶肇事构成犯罪及其具体适用,酒后、醉酒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及应用,以及交通行政强制措施方面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5.
黄珊 《公民导刊》2013,(7):42-42
<正>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举不胜举,笔者认为,对酒驾应该一律追究刑事责任。严惩酒驾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所有驾驶员都知道酒后不能驾车,可有些人为何还是一意孤行?一方面是驾驶员心存侥幸心理。尽管每个驾驶员都知道"酒后驾车"的危害,但是许多人认为自己酒量大,开车技术过硬,以前饮酒驾驶从来没有出过事,在侥幸心理的驱动下以及在中国人劝酒方式的诱惑下,突破了"开车前不饮酒"的底线;另一方面就是对酒驾处罚太轻。酒后驾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11,(19):28-29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3G门户网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目前我国对酒后驾车处罚力度,81.3%的人认为“过轻”,只有11.1%的人认为“合适”,1.2%的人认为“过重”。仅6.4%的人表示“不清楚”处罚规定。  相似文献   

7.
对“酒后、醉酒驾驶”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郏红雯 《前沿》2010,(9):64-66
为了预防和减少酒后、醉酒驾车给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本文在简要分析有关热点案例的基础上,提出"酒后、醉酒驾驶机动车"在定罪量刑及其具体适用、交通违法行为处罚以及交通行政强制措施中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唐英 《求索》2013,(3):188-190
酒后驾车险是指以被保险人酒后驾车过失肇事风险为承保风险的一类保险的总称。酒后驾车过失肇事风险属于心理风险范畴,不属于法律禁止承保的狭义道德风险范畴,承保酒后驾车过失肇事风险的酒后驾车险具有合法性。由于以醉酒驾车为典型表现的危险驾驶犯罪属典型的过失危险犯罪,保险人承保酒后驾车过失肇事风险并不违反法律关于故意犯罪免责的强行性规定,"醉驾入刑"并不会影响和冲击酒后驾车险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国外治理酒驾之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波 《观察与思考》2009,(21):18-20
今年以来我国已有多起因酒后驾车而发生的严重交通事故,社会反响极其恶劣。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为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的政府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整治酒后驾车的专项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10.
刘瑜 《民主与法制》2011,(25):36-38
世卫组织曾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3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无疑,酒后驾车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许多国家都饱尝酒后驾车的苦果,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致远 《中国人大》2011,(14):7-7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把醉驾这一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自5月1日实施以来,公安机关查处酒后驾车数量、查处醉酒驾车数量、因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因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四项指标同比均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全部超过三成。  相似文献   

12.
岁末年初,新加坡警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节日期间酒后驾车的违法犯罪。 他们在2002年末展开了主题为“酒后驾车危害生命”的打击酒后驾车运动,并加大了街面抽检的力度。如果检测时发现司机酒精量超过限度,立即带到交警办公室请专家对其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果确定超标,则要受(?)酒后驾车的指控。  相似文献   

13.
正日本《道路交通法》规定,任何人不许酒后驾车;严禁为酒后驾驶员或者是疑似酒后的驾驶员提供车辆;任何人不得为即将驾车的司机供酒、劝酒;不得乘坐酒后驾驶员驾驶的车辆,违者严惩。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对于醉酒驾车者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1美元约合95日元)以下罚款,并当场吊销驾照,3年内不核发驾照;饮酒驾车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对于醉  相似文献   

14.
洪波 《人民公安》2011,(23):60-61
目前.每天大约有4000万人在血液酒精浓度超过限定标准的情况下在美国各地尤其是城市大街小巷酒后驾驶汽车。现在,美国酒后驾车在美国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率中的比重超过19%,如果再不下猛药,醉酒驾车行为将难以被遏制。  相似文献   

15.
时政     
中国将开展新一轮酒驾整治 公安部的消息,公安交管部门近期将开展新一轮酒后驾车整治,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是此次酒驾整治的重点地区,酒后驾驶摩托车等突出问题也将被严查。公安部的数据显示,“醉驾入刑”实施一年来酒驾行为得到明显遏制,查处酒后驾驶数量同比下降41.4%,醉酒驾驶同比下降44.5%。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2008年-2010年三年间,全国共处罚酒后驾驶192.8万起,其中醉酒驾驶29.1万起。仅2009年1月至8月,全国便发生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事故3206起,导致1302人死亡。酒驾同时也是"全球公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大约有50%至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成为车祸致死的首要原因。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范围内的交通事故造成33808人死亡,其中有10839例与酒后驾驶有关,约占总数的32%。这相当于平均每50分钟就有1人因酒驾死亡。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13,(7):42-42
<正>对酒驾是否一律入刑的问题,历来就受人关注。有人认为,生命的尊严是社会的最高尊严。对酒后驾车这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就应该从严追究刑责。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刑罚本身是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相结合,情节显著轻微的案件不应认定为犯罪,这是刑法总则的明确规定。酒驾该不该一律追究刑事责任?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18.
酒后驾车,是指饮酒后8小时内或醉酒后24小时内驾驶车辆。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5倍,有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醉酒驾车引起的。驾驶员死亡档案中有59%与酒后驾车有关。备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将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竟驶,情节恶劣或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列为"危险驾驶罪"。本文以两则真实案例,介绍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可能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宣正林 《传承》2010,(18):62-63
酒后驾车历来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一直深受社会大众的关注。法律法规在酒后驾车问题的治理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有道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治本的目的。因此,通过从道德角度思考,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参考意见,希望能够更好地解决酒后驾车这一顽疾。  相似文献   

20.
酒后驾车历来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一直深受社会大众的关注.法律法规在酒后驾车问题的治理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有道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治本的目的.因此,通过从道德角度思考,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参考意见,希望能够更好地解决酒后驾车这一顽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