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党建》2015,(3)
大国力量汇集、合作与竞争并存,一直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东北亚地区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依托,也是我国周边外交的前沿地带,对我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2014年以来,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出现诸多新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俄罗斯加速推行"东进"战略、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调整、朝鲜半岛局势在紧张中出现缓和迹象、日本在解禁集体自卫权后加快走上"政治、军事大国"道路。  相似文献   

2.
黄凤志  武星 《唯实》2015,(1):91-94
东北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地区,东北亚海域是中国崛起走向世界的战略通道,也是中国与美日等国交往的地缘政治互动的前沿空间,中美日地缘政治空间的折冲汇聚在此。而冷战遗留未决问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走向前景问题、中日战略抗衡问题凝聚了具有"火药桶"意蕴的"朝核问题"、"钓鱼岛问题",使得2014年东北亚政治与安全形势仍将运行在安全困境"无解"的时空。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东北亚地缘政治困境  相似文献   

3.
张英岗 《理论导报》2007,(12):32-34
冷战后,大国在中亚掀起了新一轮的大博弈,中国外交以周边国家为重点,实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本文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安全等领域分析了中亚对中国的战略价值,积极发展与中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艳 《保密工作》2023,(5):64-66
<正>近期,拜登政府发布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和非传统安全视为两大并列且相互影响的核心威胁,并将中国定位为首要竞争对手和最重要的地缘竞争挑战。立足于在“决定性的十年”如何维护美国切身利益,报告规划了强化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主要路线。梳理其有关内容,可为我国研判拜登政府网络安全的政策走向提供重要切口。  相似文献   

5.
刘云 《世纪桥》2005,(9):60-63
“能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角色”。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向石油输出国投资,石油输出国也向西方和发展中国家投资,而且中国、印度等石油需求大国与石油输出国的经贸往来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在能源业界的上游还是下游,也无论是石油输出国还是石油需求国,都已形成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局面。虽然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竞争仍然非常激烈,但参与竞争的各方都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到其他参与者的利益。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也必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进一步演变。——编者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中亚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再度凸现;与此同时,新独立的中亚五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项制度十分脆弱。在此背景下,大国在中亚的一举一动必然影响到该地区的安全。本文通过对冷战结束以来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以及俄美中三大国在中亚利益的分析,旨在探讨大国合作对中亚安全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新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在促进与协调大国在中亚合作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求是》2015,(1)
<正>2014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中国外交书写新篇章。在一战爆发100年之际,世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一轮动荡不安。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又一个甲午年,中国外交奋力书写崭新的历史,中国声音广为倾听,中国作用备受瞩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启新航程。2014年是地缘政治回归年。在欧洲,美欧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问题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激烈的地缘政治碰撞,对欧洲安全格局、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能源市场产生复杂影响。在中  相似文献   

8.
1996年是国际关系新旧格局转换的重要一年,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同时,动荡和不稳定的因素也有所增加。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正在进行以经济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力图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占据有利的国际地位。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军事安全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明显上升,一些国家军费有所上升,大国在地区的争夺更为加剧。一、多极趋势继续发展,大国关系复杂多变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最终形成,虽然“一起多强”(一超:美国;多强:…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印度,无疑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如今都跻身于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列,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对于尚未尘埃落定的冷战后新格局具有日益强大的影响力。因此,曾经几多恩怨的这两个邻国间的关系也成了世界地缘政治领域的一个焦点,西方甚至大谈“龙象之争”,认为两个同时高速发展的相邻大国不可能和平共生。  相似文献   

10.
叶自成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外交、国际政治。专著有《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俄罗斯政府与政治》、《新中国外交思想》等。这是一本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问题及战略选择的书。作者认为,走经济富强之路,走制度革新之路,走大国合作之路,走和平之路,走与周边国家共同安全、共同繁荣之路,这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的根本道路,也是最根本的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中亚既是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有丰富资源的地缘战略枢纽地区。作为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资源还是从文化来说,都对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冷战后,世界各大国及地区势力纷纷向中亚渗透、争夺。对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亚展开的激烈地缘竞争态势必然与中国的战略利益密切相关。势必对中国的边疆稳定、能源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梳理地缘政治学和政治地理学的分野,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如陆权和海权、地缘经济区和地缘战略区、地缘政治形态和地缘政治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地缘政治规律,探讨地缘政治与科学技术、历史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壮大,能源供应与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能源安全已经在一些大国外交议程中处于显著地位,围绕着控制能源产地和运输通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又进一步推动了石油等战略资源价格的暴涨。中欧亚地区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同时也是地缘政治争夺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世纪以来,中欧亚地区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焦点之一。中欧亚国家指的是南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的八个国家,前者由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三个国家组成,后者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  相似文献   

14.
地缘政治上的东欧为时代的更替所终结,但作为区域研究的对象并没有消失,只是转换为地理位置上的中东欧。由于民族、宗教的复杂性,由于大国势力渗透、干预的持续性,还由于社会主义在这里发展的曲折性,中东欧的深刻内容是其他地区不具备的。把中东欧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仍是正确理解欧洲政治乃至世界政治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5.
遥远的北极地区。长期以来留给人的印象都是茫茫冰川与寒冷气候,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地区在夏季部分冰川消融.这使得开通北冰洋海上航线成为可能。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估计.世界上大约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和30%的天然气储量都位于北极圈内。出于在未来世界又一能源宝库获取能源的考虑.世界各国特别是各大国纷纷踏足北极地区.北极地区未来几十年内将成为各大国进行战略博弈的又一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正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最终形成了关于国内形势和格局走向、战略目标、战略性质、发展方向等地缘战略。作为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中共在七大上制定的地缘战略也受到诸多外部政治力量的制约。这些外部政治力量主要包括:国民党、汪伪、美国、日本、苏联。这里仅介绍美国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至今,中国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当前的地缘环境。一、地缘政治方面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可能在北极开始",这是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作出的推测。由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北极冰雪加速消融,加上国际油价不断飙升,世界多个大国,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国,正视这一事实并在分析其利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成为当务之急。加入北极理事会有利于将北极问题纳入国际法的体系,符合我国对北极政策取向,有利于中国掌握北极立法动向,加强中国在北极经济领域的存在。但北极理事会自身存在的组织漏洞、"努克标准"等成为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障碍。因此,为实现中国在北极地区的现实利益,在国际法框架内合作、合理规划与北极理事会正式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北极原住民的直接合作等路径将成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记者:院长,您好!中央从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当前的国际格局、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您能给总结一下当前全球格局变化有哪些特点吗?黄仁伟: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地缘政治因素再度上升,大国对抗仍在可控范围之内。第二,美国全球领导能力下降,盟国体系离心倾向持续增强。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