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起诉是检察机关的当然权力龙宗智《人民司法》1995年第5期发表了易杜非的文章《免诉、不起诉制度存废问题探讨》以下简称易文。易文提出应废除免诉和不起诉制度,其中涉及的免诉制度存废问题已有各方面的意见发表,易文并无新鲜看法,这里不再赘述。但易文提出不起...  相似文献   

2.
免诉、不起诉制度存废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诉、不起诉制度存废问题探讨易杜非免诉、不起诉制度的存废是法学界近年来经常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的这两项制度是留是废,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态度,从实际出发,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进行论证,为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 有关免诉制度存废的问题,报刊上继续展开了争论,现综述介绍如下: 《法制日报》1993年12月19日发表崔敏的《立法建议》;《免予起诉弊多利少,建议立法予以废除》。指出免诉制度存在诸多弊端:1.免诉造成了审判权的分割,它同审判权由法院统一行使的法制原则相违背;2.免诉是作为控诉方的人民检察院单方面的决定,它完全漠视和彻底剥夺了被告人的辩护权及在被定罪以后应当享有的上诉权;3.免诉使检察机关集侦查、起诉、审判三权于一身,违反了刑事诉讼中的制约原则;4.免诉常常引起有关机关互相扯皮。  相似文献   

4.
<正> 一、存废之争近年来,法学界在对免予起诉研究日渐深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系,这便是免予起诉制度的“保留派”与“取消派”。关于免诉制度的存废,两派各执一端,见仁见智。笔者不揣冒味,愿就免诉制度的质疑谈点不同认识: (一)对刑事案件实体处理是否为法院专属? 刑事案件的实体处理权系指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对被告人的行为作出实质性评断或藉此确定其相应的刑事责任从而终止刑事诉讼的权利。审判机关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人民法院应当拥有此项权利,但是,它却不应成为法院的专属。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关于免予起诉制度的存废在我国法学界有较大的争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中,取消了免诉制度,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免诉制度在我国从产生到终结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深入贯彻新刑诉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依法治国,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免予起诉制度的产生我国的免诉始于50年代中期的“镇反”和处理战犯的工作,成立于1979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195…  相似文献   

6.
免诉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司法实践中,随着免诉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免诉决定程序制度、免诉申诉和复查制度、备案审查制度和免诉帮教、回访制度等等,使我国的免诉制度日臻完善,免诉制度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充分的体现。最近,我们对鞍山地区检察机关重建以来执行免诉制度的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免  相似文献   

7.
免诉制存废之争焦点分析王克勤免予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独创的一项制度。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围绕此项制度的存与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项由司法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法律上已经获得确认的制度,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竟然还受到怀疑挑战,废除之声由始至今日渐宏大,这...  相似文献   

8.
免诉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新的条件下产生种种弊端作者提出了改革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坚持和完善免诉制度方运祥,季为民免予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特有的一项制度,是在总结我国司法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但随着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检察制度的发展,免诉制度暴露出某些缺陷和不足,以致理论界对免诉制度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  相似文献   

10.
取消免诉规定完善不起诉制度张泗汉免于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于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犯罪分子,定罪但不予起诉的一项制度。长期以来,这一制度对于及时了结轻微刑事案件,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免诉制度由于它自...  相似文献   

11.
来稿摘登     
《法学》1995,(9)
完善免诉制度的新设想——检察院提请免诉、法院裁决 人民检察院提请免予起诉、人民法院依法裁决的制度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或自行侦查的案件审查后,认为符合刑诉法第101条规定的条件因而提出免诉意见并提交法院,由法院依法裁决的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大量增加,所作出的免诉决定数量也不断上升.但由于免诉制度不完善,出现了免诉后有关衔接工作严重脱节的“后遗症”.下文就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免诉后出现的几个普遍性的问题略陈浅见,目的在于引起司法和立法机关的重视. 一、免诉后被告人党纪、政纪处分的衔接问题免诉后对被告人的党纪、政纪处分,有关党纪和法规已有明文规定.1988年5月12日中央纪检会印发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三十  相似文献   

13.
免予起诉最早见于1956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之中,应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免诉制度是起过一定作用的。当时国家法制不健全,财力有困难,加之法院人员少,任务重,适用免诉有利于及时打击和分化瓦解日本战犯,且能与当时的日本刑诉法有关免诉规定相适应,利于日本战犯认罪伏法。但是,免予起诉制度毕竟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只是一个国家法制不健全、不成熟的标志。在国家法制不断完善和健全的今天,显然已格格不入,无论从法学理论,还是从司法实践来看,都没有继续保…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中,诉审双方通过多次反复的博弈,达成了现存的注重配合的非正式制度,而这种制度的稳定,依赖于双方建立在拥有博弈惩罚权基础上的相互实施。本文在剖析司法实践中诉审双方博弈惩罚权相互实施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制度实施中可能存在的例外情况及原因,并进一步阐述了非正式制度带来的强化诉讼线性结构、限制正式制度实施空间等后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是世界民事诉讼法上的首创,民事调解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一枝花”,它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化解民事争议,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然而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该制度暴露出种种弊端,在司法改革过程中,学者们对调解制度的存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在阐述调解制度的优越性的同时指出现行调解制度的某些弊端,并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死刑的存废以及死刑制度的取向一直都是理论上和立法上的热点问题。我国现行死刑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明显弊端。在认真分析我国现行死刑制度现状及其弊端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采取种种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国死刑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免诉,也要乡党委同意吗?方广明某县检察机关决定对一名贪污罪行较轻的乡干部给予免诉处理。按照法律规定,凡免诉均需召开一定范围的会议,公开宣布免诉决定,开展法制宣传,从而起到教育当事人和宣传法制的作用。可出乎意料的是,当办案人员前去与该乡党委分管政法的副...  相似文献   

18.
对部分免诉人员应给予治安处罚余嘉泽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自侦案件中的被告人作出免予起诉(简称免诉)以后,通常都能及时地建议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而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免诉案件中的被告人,经审查作出免诉决定后,往往只将免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了事,一律不...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养制度始创于上世纪50年代,50年来尽管在执行过程中日趋完善,但也暴露出很多弊端,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成为现实法律运用中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完善免予起诉制度,提高免诉案件质量,天津市和平区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的民主和公开性的原则及《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免诉案件的听证申辩程序,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项程序的主要内容有:在诉讼过程中,允许被告人自我辩解,并有最后陈述的权利;允许被告人委托律师为自己辩护,律师可以阅卷和会见被告人;允许被告人和辩护人提供新的证据和请求检察院调查新的证据。允许被告人对检察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审理案件时检察院要公开进行。以上这些内容充实到免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