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做官者多多少少会沾染上"官瘾",而"官瘾症"则有种种不同表现。根据调查,最突出的分别为"认同有钱的不如有权的"等六大"官瘾"症状。认同"有钱的"不如"有权的",占72.3%症状解析:"当官就是吃皇粮,无后顾之忧,既不用担心下岗,又不用担心单位倒闭,工资往上加,捧着铁饭碗,混混一辈子",因而"人人想当  相似文献   

2.
陈四益 《同舟共进》2010,(10):66-67
一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是我想送给为官者的一句话,不论官大官小。为什么?因为现在当官的(无论大小)大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而非当官者也大都太把当官儿的当回事儿。何以见得?有事为证。  相似文献   

3.
在下痴想 ,本人积数十年之革命经历 ,对跑官、要官之说 ,在革命队伍里还是近几年来才听说的。据说有的跑官还真的跑出了“跑绩” ,当上了什么如意的大官、中官、小官之类。你看怪不怪 ?如照此办法可以当官的话 ,有官瘾者就有了升官的方便门路了 ,此门开不得 !现在官之瘾 ,有点传染趋势 ,连小学生也染上了“官念”。报纸上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儿子回家向父母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说他在学校当官了 ,是个组长 ,负责三个同学的作业本收发 ,并说当上组长有好处 ,同学们为了巴结他 ,从家里拿玩具和零食给他。还说 ,像他这样要求进步的同学很多。好…  相似文献   

4.
闲聊想当官     
听说某人为讨个官职,竟在领导面前哭起鼻子来。为了当官,到了如此寡廉鲜耻的地步,听后感触甚深,想闲聊几句。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自古以来,国人对官位的企求确实是十分热衷的,哪怕沾上点"官"字的边,都会沾沾自喜,感到与众不同。当然,想当官并不是坏事,"十年寒窗",就是为了"金榜题名",唐朝诗人孟浩然曾有"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视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诗句赠宰相  相似文献   

5.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一、目前在一些干部当中,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有以下六种表现一是少数干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可怕的变化,有的人入党不仅是为了当官,而且是想当大官。做了大官、有了大权,脸面利益样样都有。因此他们就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向上爬。这种干部,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成天设计自己的升官路线,琢磨如何拉关系、托人情,抓住那些有权的人,甚至不择手段的拉拢腐蚀,千方百计跑官要官。有的为了实现自己升官的目标,竟不择手段地贬低和打击别人,抬…  相似文献   

6.
拉关系     
刘刚和老婆分居两地,他尝够了相思之苦,就想把老婆从乡下一所小学调到省城。但要想把老婆调到省城谈何容易,因为刘刚是个小人物,没钱没权没关系,这简直比登天还难。一天,刘刚在街上走着,他看到了一个大腹偏偏的男人扶着一个孕妇在散步。刘刚从那个男人的长相穿着,一举一动认定那男人一定是个当官的,凭直觉这是一个大官。刘刚想跟那个男人搭话,如果认识了这位大官,说不定对他老婆的调动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刘刚试图要搭话,但他又想这样说话人家肯定有戒备之心,起不到任何作用。刘刚就跟在男人后面,目光直直地盯着那个孕妇,他希望孕妇能突然晕…  相似文献   

7.
宦游与漫游     
李白想当大官成了他生活中带有点喜剧色彩的事件。他一听说皇上召见马上就忘乎所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没有多少日子就翦羽而归,一变而为“举杯销愁愁更愁”了。后人对李白的怀才不遇似乎并不太同情,都说他不是块当官的料,对他抒发治国安邦抱负的大话也只是礼貌性地“故妄听之”,心里则不  相似文献   

8.
为体验当官的滋味,享爱一下受贿的感觉,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竟然冒充市委书记。令他遗憾的是,官瘾没过着,反倒进了监牢。  相似文献   

9.
周林森 《人民论坛》2012,(19):63-64
领导干部"用心讲话",才能情真意切,声声入耳、句句暖心,引起听者共鸣,才能打动人心,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常听一些领导讲,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官越来越不好当了。在网络上还曾看到一位县级领导把当官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人大代表选举中,一些人想当代表无门,一些人当了代表无能,还有些人在自己都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当上了代表。有人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完善差额选举,注入竞争机制,使差额选举真正成为好中选优的选举方式。  相似文献   

11.
《时代潮》2001,(3)
我本人当官十几年,没有给任伺领导送过礼我是农民子弟,在农家小院里长大,那时,觉得县长、县委书记就是很大的官,希望他们是一心为民、爱民的好官。上了几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市政府,在领导身边工作,看着他们做官、做事,想着有一天能像他们一样施展自己的抱负,干一番事业。真的到了县上,当了县长(孟州市为县级市),一门心思想的是把工作干好,当个好官,为那些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勤劳、朴实的农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相似文献   

12.
刘秋云 《半月谈》2004,(24):58-58
老师教出的学生多,被称作“桃李满天下”。但在众多“桃李”当中。谁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呢?在许多老师的眼中,首先是当官的。经常被老师挂在嘴边的往往是当了乡长的某某、当了县长的某某,等等。其次是特别有钱的。当上大老板、大富豪的某某,捕有上百万、上千万固定资产的某某。也经常被老师夸奖有加。让老师骄傲的这些人,其实无形中就会成为后来学生的榜样。  相似文献   

13.
腐败的产生总是从领导干部思想观念的变化开始。在众多影响思想观念的要素中,角色冲突影响深远。尤其在我国有讲人情、重面子的文化土壤,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角色冲突会对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决定了领导干部的权力观、事业观和政绩观。领导干部面临着两大类角色冲突,一是角色内冲突,即当官与发财、当官与当大官之间的冲突;二是角色间冲突,指领导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化解角色冲突对领导干部的影响,不能从消除角色本身出发,而要从改变影响角色冲突的条件入手,主要包括从思想上入党、树立法治思维、建立健全合理科学的薪酬制度、完善干部晋升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退休     
刘援朝 《人大论坛》2010,(10):54-54
到了规定的年龄,该退休的都得退休,不管你当不当官,不管你官有多大,谁也绕不过这座“奈何桥”。 退休是人生的分水岭。退休之后,一切都与从前不一样: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节奏、生活的待遇、你与别人的关系、别人与你的关系等等。而且,总体说都不如从前。因此,虽说人人都知道“终究会有这一天”,但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时,谁也不愿去想它,尤其是官当得越大的人,越不愿去想它,因为“退了”就意味着“休”了。  相似文献   

15.
黄镜天 《当代广西》2005,(12):51-51
孙中山曾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其意是做官是为了做事。领导干部的楷模、人民的好干部郑培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日记里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这次到省里开会,省领导告诉我已被提名作副省长候选人,这是省委对我的培养和信任。但原来没有思想准备,因此,内心很激动。对当官一事,我比较淡泊。但党和人民的信任,仍是激发我永远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重  相似文献   

16.
陈抗行 《小康》2004,(4):3-3
从政快乐吗?当政治家快乐吗? 问过不少政界的朋友,他们都说"累"。 翻看史书,古往今来搞政治的其实都很辛苦,很劳心。哪怕是当了皇上,拥有了天下,还得时时提防 被人抢了位置去,心事重重,"快乐"何从谈起? 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当累了,就想在私底下找些乐子。当时的长安流行玩鹞,这种鹞鸟经过训练,会 用喙来为主人梳头、挠痒痒,会用翅膀为主人打扇,还可以为你做头部按摩,有奇效。长安城的唐代愤青 都这样唱着:"交个女朋友,不如养只鸟!"老百姓都在玩的宠物,皇帝想玩当然没问题,唐太宗玩鹞就曾 一度玩入了迷。这位历史上口碑最好的皇帝曾有一个有趣的比喻:日子短得像是在玩鹞,总没个够。  相似文献   

17.
吴可  孙博 《小康》2004,(2):74-74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部落,就开始有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官。社会总是要有人搞政治的,搞政治就得想办法当官。对一些人来说,当官升官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所在。但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来说,社会上的官职总是太少或太小了。因而,想当官就得跑官,就得先让人家认识自己。什么动作都不搞,突然有人让你当一个官,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如果抛开价值判断,只用经济学分析,跑官现象的出现,实在是事出有因,合乎情理。握有选票或有决定权的人,假如不了解你,或压根儿就不认识你,你不跑,不向他们传递你的信息,他们如何选你做官?所以,跑官本身并没有错。不论哪朝哪代、中国外国,做官都需要"跑"的。不过体制不同,跑官的路径也不同。有的往上跑,有的则往下跑。  相似文献   

18.
官贼之辨     
官贼之辨刘润为远看,官贼之分如水火,官治贼,贼则专一给官添乱。近观则不然,其瓜葛连络、根节纠缠,颇有几分“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有些官原本是贼,谓之由贼而官。如秦王李世民的许多爪牙,原本就是瓦岗寨的贼。李世民当了皇帝,他们也便作了大官。至于因无力讨...  相似文献   

19.
有人想做官,有人想辞官,人生选择多样化,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的人经商发财,有的人从政当官,有的人治学出名,有的人散淡有闲,人们发展的志向与机会都是多元的。但在我国,崇官、尊官、当官的传统极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为的就是“官袍加身”。“学而优则仕”的心理基质至今仍然潜在多数人的内心。人们为什么想当官?这是历史与社会造成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劳心者治人”,若想“修齐平治”,手中得有权力;想改变生存状态,只有做官,才算“人上人”,“升官”才能“发财”。新中国成立后,虽说政府…  相似文献   

20.
说“拒礼”     
自古道:当官不打送礼的。历史上的大官小吏大都如此,临之以利,不讲其廉,对“礼”来者不拒,受之泰然,以至为之驱使、舞弊枉法。不过,也确有一些廉洁官吏,他们轻实惠重操守,不为“礼”动,在史册上留下了闪光的一笔。 悬“鹅”明心。一天有人给明朝按察使周新送来一只黄澄澄肥嫩嫩的烤鹅,请周新尝个新鲜,周新不收。送礼者硬是留下东西抢步出门走了。周新望着烤鹅想:有一次就有百次,必须慎初。于是叫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