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瞭望》2000,(36)
重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即将实施,这对国内以质量为生命的企业和饱受伪劣产品摧残的善良消费者是好消息,对国酒则是特大的好消息。生产优质产品和打击假冒伪劣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必须,也是中国消费者的期盼,企业对打假应该坚持下去。质量是企业的根本 中国假冒伪劣产品溯源应是来自80年代初期的商品相对短缺。当时唯利是图者伪造,目光短浅者滥造,再加地方保护和消费观念不成熟,假冒伪劣现象有增无减。当新中国第一次出现产品相对过剩时,在酒类行业中,以宜宾五粮液、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为代表的国酒以其品质优良纯正,被称…  相似文献   

2.
我们坚信加入WTO后的中国酒业能够再创辉煌。因为他们有一个洋酒业所没有的法宝──思想政治工作。也许有人不以为然,现在都什么时候了,现代企业制度当中哪一块是属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的确,要具体说属于哪一块,还真不好说,但有一条我们应该很清楚,就是无论哪个企业,一切工作都要以人为本,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国酒三巨头宜宾五粮液、青岛啤酒、烟台张裕葡萄酒正是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出发,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走出了一条成长为行业龙头的光明大道。不会落伍的法宝 无论是经济活动还是社会活动,人是最根本的要素,注…  相似文献   

3.
五粮液“五连冠”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1999,(16)
1998年底,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和中国企业信息交流中心联合举行的,1998年全国市场产品竞争力调查”显示:五粮液在白酒类产品中获得了1998年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实际购买品牌和1999年购物首选品牌“三项第一”。这是五粮液品牌继19...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7,(Z2)
正出差到青岛,我有幸参观了青岛啤酒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的基础上建设而成,是中国第一家以啤酒为主题的博物馆,同时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融合了古老的珍贵典藏和现代设计的青岛啤酒博物馆,是百年青岛啤酒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博物馆集青岛啤酒的历史发展历程、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瞭望哨     
《瞭望》1984,(47)
以崂山矿泉水酿制的青岛啤酒,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一九八○年荣获国家金质奖,产品百分之七十销往国外。据说,美国一商家经过化验后,认为青岛啤酒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污染的高质量啤酒’。因而,其价格在某些国家高于其他啤酒。但是,青岛啤酒厂对啤酒出口问题却极少有发言权。生产厂家与外国商人之间,宛如隔墙,不能直通信息,一切均由外贸部门包办。多年来,若干生产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1,(28)
6月在重庆参加全国白酒行业工作会议的有关专家、企业负责人等业内人士纷纷指出,我国白酒行业存在亟需解决的七大问题。 一、白酒行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即产大于销,市场恶性竞争问题突出。随着啤酒、葡萄酒、果酒类产品的发展,白酒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当前的白酒生产能力已经是远远大于消费者的需求,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部分白酒企业基本上处于微利状态。  相似文献   

7.
严海 《瞭望》2000,(14)
在WTO门前,各个行业都已嗅 到了中外企业一触即发的全 面竞争的气息,其中,葡萄酒业的竞争将是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 自1996年开始持续三年的国产酒与洋酒的激烈大战,像国产名牌家电企业联手抵御国外家电冲击、大举反攻收复失地一样,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第一轮交手尘埃落定,在以张裕、长城、王朝为代表的中国葡萄酒业强力反攻下,国产名牌已占据优势。但是,毕竟国外葡萄酒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在工艺、生产方式和流程、配料口味及品牌声誉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竞争优势。消费市场的发达使得国外葡萄酒产业达到了…  相似文献   

8.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国人似乎天生有与酒文化相连的情结。有一个近乎戏谑的故事。中国某品牌葡萄酒进入法国市场时受到限制。人家说:葡萄酒是我国特产,你们为什么打出这个酒类品牌。中方人员情急之下搬出一首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酒”在中国古已有之!对方哑然。  相似文献   

9.
深圳啤酒有限公司是香港粤海集团与深圳菜英达集团公司合资兴办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人民币,全套啤酒生产设备从德国引进,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公司由著名啤酒酿造专家主持生产,是当代最先进的啤酒生产厂家之一,年产啤惯酒20万吨。目前主要生产“金威’和“好顺”两种品牌啤的酒。自1990年8月公司竣工投江以来,公司在取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金威”啤酒被评为“中国当代名牌产品”;在全国产品品牌知名度调查中,荣获“全国知名品牌”;在全国食品行业评比中,被评为“全国…  相似文献   

10.
卫东 《瞭望》2001,(44)
根据以往的规律,每年的夏季都是葡萄酒市场销售的淡季,但今年却出现了淡季不淡的喜人局面。 北京东方调查咨询公司在通过对相关市场深入的调查之后,找到了葡萄酒市场今年与往年明显不同的原因所在。首先,在超市和大商场的货架上,往日名优白酒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已明显改观,大批各种各样的葡萄酒摆上了货架,而且其领地日益向外延伸,有些超市葡萄酒货区已经占据了酒类货区的半壁江山,有些甚至于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佡孟泽 《侨园》2004,(1):17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知名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以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他们不仅看中了中国丰富的物产资源,更觊觎国内雄厚的人才资源。聘用本土员工高薪直接聘用中国本土的员工是跨国公司实施人才本土化的最基本的战略。许多跨国公司认为,本地化的优秀员工队伍及管理层更能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更能帮助企业将一流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2.
沈永昌 《党政论坛》2008,(21):64-64
市场上所有的酒类商品,都必须贴上由当地商贸局印制的标签,才被允许在当地销售。每一张标签,商贸局要收取0.08元至0.4元不等的费用。江西永修县近日实行酒类贴标管理的做法受到酒类经销商和民众的强烈质疑,而该县商贸局对此的解释是,贴标主要是为了保证酒类食品安全。但却有市民表示,多此一举的贴标管理实质就是职能部门借机敛财,最终还是要消费者埋单。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信息网络的时代,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及发展,网络的互动性使个性化营销成为可能。面对风起云涌的网络营销,消费者的价值观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消费的主动性在进一步增强,个性化消费正在也必将再度成为消费的主流。企业如何顺应消费者个性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有效地开展个性化营销,实施个性化营销渠道策略,已成为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营销文化是以营销活动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通俗地讲,营销是卖出商品换得货币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从W──G的惊险一跳”。那么如何“跳”?仅凭传统的降价、让利、还本等促销手段,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已难以奏效,企业家的视角已逐步转向以文化为主旋律的超经济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关注文化在营销活动中的渗透功能和促动作用,激发文化创意,丰富文化内涵,叫做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的目标,旨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其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如历史的追溯、心理的愉悦、精神的慰藉、情感…  相似文献   

15.
青岛是一个以名牌聚集而引海内外注目的城市,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青岛啤酒,5个驰名中外的民族品牌同城争辉;青岛又是一个强大企业聚集的城市,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青岛啤酒5个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都在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青岛更是一个优秀企业家聚集的地方,海尔的张瑞敏,海信的周厚健,双星的汪海,青啤的彭作义,个个声名赫赫。这一国内独特的现象,吸引众多关注、探寻的目光:到底是什么铸就这一独具魅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是 1993年在原北京市燕京啤酒厂基础上改制组建的,是国家首批择优扶强的 300家重点工业企业之一,目前是国家经贸委重点支持的 520家大型企业之一,连续进入全国 500家最大工业企业、 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在中国啤酒行业连年保持产销量第一和经济效益第一,并荣获“中国啤酒大王”称号。 20年来,燕京啤酒集团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先导,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争创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处处按照改革的思路,层层实施改革举措,从而保证了企业健康、快速、稳定地向前发展。 一、坚持内…  相似文献   

17.
五粮液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国酒和酒业大王中国白酒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酒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品牌,如茅台、五粮液等。解放以后,中国白酒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白酒名声大振,其中五...  相似文献   

18.
刘重 《求知》2003,(1):33-35
中国加入WTO已经一年多了。走出国门的企业直面国际市场的竞争。如何扩大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如何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是当前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卫东 《瞭望》2002,(36)
100年,真的不长,人类已走过几百万年历史,100年只是历史中的一小段;100年,真的不短,每个企业都渴望成为百年老店,然而真正的百年老店却少之又少。所以,当张裕走过一百年时,人们不禁心生敬意;当“传奇品质,百年张裕”的口碑四处流传时,消费者如沐春风;当国外葡萄酒厂商进军中国市场时,他们苦思冥想:  相似文献   

20.
卫东 《瞭望》2001,(28)
好像命中注定,中国的酿酒行业,总容易成为新闻的热点,一年前啤酒业两位大腕级企业,青岛与燕京杀了个天昏地暗,业内人士惊呼,此乃由“春秋”至“战国”的标志性交锋,赚足了国人眼球之后,白酒业又爆出集体涉足生物医药的焦点,媒体称搞不清楚属“分散突围”,还是“弃酒逃生”。一番争论尚未尘埃落定,不久前国家有关部门又出台了酒类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