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山水画萌芽于晋朝,初期的山水画往往是人物活动的背景;配景,即使是独立为一个专门的画种,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山水画初期的这种形态是不足为奇的,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得睹于六朝时期的山水画作品,而且见于史料的早期山水画家也不是很多,晋朝时期顾凯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第一句就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  相似文献   

2.
人生山水画     
雪含冰 《党政论坛》2010,(10):50-50
人生像什么?人生就像一幅山水画! 所谓山水画,有浓淡、深浅、远近、高低、起伏、明暗等种种的色调与伏笔;透过色彩浓淡的铺陈,才能显得出山水画的意境:有时千山万水,层峦叠翠;有时风强雨急,枯枝败叶,这不都像是人生的写照吗?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3,(11):F0004-F0004
郭福深擅长画水墨山水.以水墨韵律抒发情怀,其山水画浓墨淡写,都寄托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艺术内涵,他十分注意画面氛围的营造和渲染,有较强的层次感。郭福深的画作常以山的苍茫厚重和水的雄浑博大为骨架,  相似文献   

4.
费春 《各界》2007,(11)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影响巨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受东西方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表现对象、审美思想、表现手法和形式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有助于促进两种伟大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4,(8):F0004-F0004
阚传好,字翰真,又名宗好,生于湖北革命老区湖北大悟,先后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曾在天津、甘肃、上海、山东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入选国家及省市大型美术展览并获奖,多幅作品被英国、韩国、乌克兰、美国等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相似文献   

6.
远在先秦时期,庄子就在《知北游》中说":游乎太虚"。"太虚"的概念是指以"气"为基本元素所构成的宇宙和生命的本体,而这种"气"也正是在中国绘画史中特别是山水画史中最为重要的精神命脉。画家通过对"气"的完美、极致的表达,才使得在对自然中的山川溪流的主观描绘中具有了万般神奇的虚幻意味。  相似文献   

7.
正王铁君师从著名文化学者、山水画家刘中澄先生。他从导师身上汲纳了文化修养和笔墨修养,他的山水画注重意象和心象,不刻意追摹自然,墨韵深厚,简洁娴熟,随机处置而能皆和法度。王铁君是一个有天分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淡墨晴峦》《辽东春色》《墨山图》《峡谷飞流》《秋林独语》《茂林远岫》《高山仰止》《云山清趣》《层林尽染》《山溪图》等无不深藏着画家对生活的真情挚爱。同时,王铁君的山水画作品还  相似文献   

8.
郭永元 《求知》2012,(9):49-F0004
郭永元,号三正翁,现为津东书画院院长兼秘书长、中国书画印研究院副院长。作品经常参加国际、国内大型美展,曾获东京“现代中国书画名作展”、中国“首届国际神农杯”等书画大展奖。有大量佳作发表于各种报刊、书画册和年历专集。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6,(7)
正刘人岛的山水画作品大致有两种风格类型,一种是以写生或记忆中的实境为基础的全景山水,另一种是以画家对大自然的印象或感兴为基础的大写意山水。前一种作品显然是他家乡湘西南新宁崀山景色的艺术转化,层峦叠嶂、飞瀑流泉被低云薄雾掩映装饰,山间瓦舍和  相似文献   

10.
我请中年画家吴悦石鉴赏一幅山水画,画卷刚展开一半,他就说:“这好象是老画家颜地的作品。”我说:“你真有眼力,这幅画就是颜地的儿子颜士摹仿他父亲笔意画的。” 颜士原名阎吉才。他父亲颜地因受“四人帮”的迫害,身心遭到严重摧残,离开人世已经七年了。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20,(2)
正"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犹记得深秋时节,细雨生凉,漫步云龙湖荷风岛,见秋荷萧萧、铅华洗尽,不由想起画荷名家之壶先生作品《清涟》。之壶本名杨正伟,中国美协会员、书协会员,徐州书画院国家一级画师,曾任徐州市政协委员、民进书画支部主委,现任徐州西楚山水画会会长、徐州民进书画院名誉  相似文献   

12.
当午后的夕阳像壁虎似的慢爬行,我们充满欲望心灵可曾为之震撼?当春风吹绿了路边的树叶,我们单调眼球可曾为之流转?沉浸在物质生活中的我们,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已很长时间远离那曾丰富我们心灵的自然。曾几何时,我们与自然是那样的融洽相处,所谓“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所谓“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在以艺术为生的我们眼中,自然中的山山水水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灵魂的净化器,是我们心灵的停泊处,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所谓“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刚     
《侨园》2020,(7)
正李刚先生对中国山水画的最大贡献,不仅是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而且把中国画引上一个新的境界,新的髙度,推到一个时代的髙峰,是新时代的标志。李刚山水画是继傅抱石丶李可染之后,我国画坛出现的又一座髙峰。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3,(12):F0004-F0004
时云鹏,1968年生于天津。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会理事、东方杰书画院常务理事、天津现代国画院招聘画家、大藏天承国画院特聘画师。他自幼喜爱书画、酷爱丹青,师从李毅峰老师,潜心研习中国画艺术多年,博采众长,重视写生,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洋洋大观的桂林山水画中,有三卷动人心魄的“漓江百里图”。首开桂林山水长卷画纪录的,是当代山水画巨匠关山月。其次的是广西著名画家黄独峰教授。第三人是“漓江画童”阿西,他作画时年仅六岁,但却以非凡的气魄先声夺人,一画就是《我走漓江二百里》! 前两位,作为岭南画派第二代嫡系传人中的佼佼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07,(5):F0004-F0004
段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196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矿业大学  相似文献   

17.
《理论视野》2013,(7):F0002-F0002
画家简介:崔晓东,1953年出生。1988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教研室  相似文献   

18.
郭淼 《学理论》2009,(32):132-132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暂而特殊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但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元代的写意山水画却创造了自己的辉煌,由此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具有转折与开创意义的历史时期。它标志着艺术更加注重对自然本质的领悟和人的主体精神的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19.
学画山水,不能全凭一已白手起家,必须学习传统.但是学到传统之后,不能停留在传统上,还必须"化",化为自己的东西,化为时代的东西,闯出一条新路来,形成自己的风格面目.绘画艺术和别的艺术一样,贵在创造,使人看了有新鲜的感觉.如果抄袭别人,不加以"化", 完全是别人的东西,尤其一些大名家,为大家熟悉的面目,那就不新鲜了.也就不能吸引人,失去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正和爱君,1956年出生,河北曲阳人,出生于北京市。擅长中国画。198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获学士学位。曾受著名油画家高虹、何孔德、李天祥指点。后转学中国画,拜山水画大师何海霞为师,专攻山水。他善于把古代和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美学理念、表现技法融合进行比较、研究并加以吸收,逐步找到了自己追求的艺术气象。他的山水画用笔苍劲有力,泼墨酣畅,水、墨、色相混交融,形成了既粗犷雄伟又秀雅飘逸的风格。在考察当今中国山水画坛的时候,和爱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